柳梢青·錦樣江山

《柳梢青·錦樣江山》是明末清初詞人張煌言創作的一首詞。這是追懷故國之詞。上片借鶯花、燕子、雨嶂煙巒等繪出國破後的衰殘之象,包含著對腐敗朝政的憤怒斥責。下片轉嘆自身,雖謙言天性愚頑,依然透出有志難伸的悲悽涼。全詞風格悲壯沉鬱,慷慨激昂,表現了一個抗清英雄的忠憤情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柳梢青·錦樣江山
  • 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張煌言
  • 作品出處:《張蒼水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柳梢青1
錦樣2江山,何人壞了,雨瘴煙巒3。故苑鶯花,舊家燕子,一例闌珊4
此身付與天頑5。休更問、秦關漢關。白髮鏡中,青萍匣里6,和淚相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柳梢青:詞牌名,又名“隴頭月”“玉水明沙”“早春怨”雲淡秋空”“雨洗元宵”等。雙調,四十九字。前段六句,三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
  2. 錦樣:錦繡般的。
  3. 雨嶂煙巒:形容故國山河破碎,一派烏煙瘴氣之狀。
  4. 一例闌珊:全呈現衰落之象。闌珊:衰落。
  5. 天頑:天生糊塗,愚昧無知。
  6. 青萍匣里:劍鞘里的寶劍。青萍:古代寶劍名。

白話譯文

錦繡般的大好江山,究竟被誰毀壞、斷送了?只見瀰漫的煙雨籠罩著山嶺峰巒。故國官苑的群鶯繁花,舊時紊族的雙雙燕子,都毫無例外地衰頹敗落了。
我這個人天生愚頑,決不會順時應勢,更不必去問什麼秦時關隘還是漢時關隘了,清軍已長驅直入,憑藉雄關抵禦敵兵入侵成了笑柄。我含著眼淚,窺看著鏡中蒼然自發,撫看劍匣中鋒利的青萍寶劍,無限悲愴淒涼。

創作背景

明末清兵入關時,詞人投筆從戎,起兵抗清,鬥爭了二十年,最後退居懸岙。詞人有萬千感慨鬱積於胸,便寫下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的上片,對腐敗的朝政進行了憤怒的斥責。表現了詞人難以抑制的激憤感情。“錦樣江山,何人壞了?雨瘴煙巒。”起句是對華夏山河的讚美。次句中的“壞”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指異域的侵略踐踏者,另一層是指只知苟安享樂。毫無奮發圖強的明王朝。但就詞意來看,詞人所指斥的還是腐敗的朝政。“雨瘴煙巒”句,更形象地道出奸佞當道,把個大好江山搞得破碎淪亡,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的慘象。在“故苑鶯花,舊家燕子,一例闌珊”句中,詞人故作一拗,更加重了憤切的感情,頗有鬚眉怒張之態。“舊家燕子”化用唐朝詩人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句,感嘆人世變化。王、謝兩家是東晉時期豪門貴族的代表,但隨著歷史的演變,歲月的消失,王、謝等封建官僚、豪門世族也成了歷史的陳跡。以上三句是說,上至皇家,下至貴族,毫無例外地都衰敗了。這裡詞人在感嘆人事演變的同時,譏刺了腐敗的明王朝也如過眼煙雲且流露出詞人對統治集團政治腐朽、奢靡逸樂,不思抗擊外患的激憤之情。
與上片憤怒斥責朝政相比,下片詞人把筆轉向寫情感的起伏。表現出年華流逝,壯志未成的心境。“此身付與天頑,休更問秦關漢關”。“此身多指詞人自己。“天頑”是謙詞,是說自己天賦愚昧無知,不能順從時勢的意思。“休更問”句,言明王朝已滅亡,更不要說秦關還是漢關了,字面有國事不堪問的意思。這一句詞人是從反面說出的,不應作消極語看。對國破家亡的現實,詞人是痛心疾首的,但自己又無力拯救,因而那種欲罷不能的心情,也只好曲曲傳出。“白髮鏡中,青萍匣里,和淚相看”三句,言明詞人國讎未報,壯志未酬的深切悲憤之情。“白髮鏡中”,嘆此身已老; “青萍匣里”,說國讎未報,“寶劍已封”“和淚相看",嘆壯志未成淚空流。這三個四字短句,說盡了詞人暮年的悲涼心境,具有一種迴腸盪氣的力量。詞人在下片中,表現出一種深沉的尋思和低徊的沉吟。語氣是極為沉痛的,它滲透著對代的創痛和苦難,表現出詞人蒼涼悲憤的心情。
這首詞上片表現了詞人深沉的滄桑之感。其中,“錦樣江山,何人壞了,雨瘴煙巒。”滿腔悲憤如江河決堤,奔騰翻卷。“何人壞了”四字,浸透血淚,飽含斥責。詞的下片轉寫自己的懷抱。故國多難,詞人意欲力挽狂瀾,自謂天生愚頑,決不順從時勢,屈事新朝。最後三句,感慨尤深,對著鏡中的白髮。他想到自己壯志未酬,再看青萍寶劍,只能空鳴匣中,氣難平,意難消,自己年歲已老,回天乏術,只有憤慨和痛苦。詞從開頭便是一句憤恨的發問,情感激盪全篇,幾乎純粹抒情,並以含淚默看的方式,收回似江水般的情緒。全篇純周白描化浯言,不雕琢,不矯飾,一任真性情自然地流露,意境慷慨悲涼,而又深曲含蓄。

名家點評

清郭則法《清詞玉屑》卷一:張蒼水《柳梢青》詞,亦激昂慷慨,其詞云云。當其荒波龍徙,絕島猿依,留眼看天,立身無地,宜有此孤憤之作。
近代詞學家趙尊岳《惜陰堂匯刻明詞提要》:遺集附六詞,風格搴舉,雅韻欲流。《柳梢青》云云,可以窺見一斑矣。

作者簡介

張煌言(1620—1664),字玄箸,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崇禎十五年(1642)年舉人。抗清義軍將領。南明魯王監國,賜進士。加翰林院編修,擢右僉都御史,進兵部右侍郎。在浙東沿海一帶堅持抗清十九年。康熙三年(1664),滇南平定,乃遣散部曲,入普陀為僧。因叛徒出賣,就義於杭州。有《張蒼水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