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杜鄉

柳杜鄉

柳杜鄉地處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西南端,西鄰交城,南接文水,東靠汾河,全鄉轄北社村、東南社村、喬武村、柳杜村、西寧安村、拔奎村、新堡村、西青堆村、東青堆村、南青堆村、成子村、常豐村等12個行政村,國土面積38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柳杜鄉
  • 外文名稱:Liudu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山西省太原市
  • 面積:38平方公里
  • 人口:2萬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基本信息,農業生產,工業建設,社會評價,相關信息,林業改革,

基本信息

柳杜鄉轄12個行政村,國土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20100餘人,5500餘戶,耕地3.7萬畝。全鄉社會總產值完成31023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 8 %; 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 23023萬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7.6% ;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完成 1910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 %; 農業總產值完成8000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 %;財政收入完成980.1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4548元,全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都按計畫圓滿完成。
柳杜鄉地理位置

農業生產

農業上以糧食種植為主,綜合養殖為輔。近年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已初步形成以葡梨蔬菜種植、經濟林種植、綜合養殖為主的新的農業產業結構模式,初步形成兩線兩片七點的六大農業生產區域:一是清文路—線以拔奎、常豐為主的10000畝葡梨生產區;二是新堡、西青等北片五村15000畝糧食生產區;三是北社片1000畝小麥生產區;四是西乾渠—線以東青、喬武為主的3200畝蘆筍生產區;五是成子2500間日光節能溫室生產區;六是東青、新堡、南青、拔奎、成子、東南社等六村的奶牛、肉牛、豬、雞、魚等畜牧業養殖區。全鄉農業發展呈現“一村一品一特色”,特別是2004年在成子村引進了白靈菇種植項目,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農業發展逐步向優質高效、精品化、特色化發展。

工業建設

工業上形成以冶煉、煤炭加工、鑄造、化工為主的格局,並逐步向農副產品加工業方向發展。近年來,全鄉經濟發展較快,逐步構築起以出口金屬鎂錠、活性炭、酚酞等產品為主的外向型經濟結構,企業發展初具規模,並具備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成為全鄉經濟支柱。同時企業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結合自身行業特點,選擇生產適合自身發展的產品,形成企業自身獨特個性,現已初步形成一行一企、一企一品的經濟特點。

社會評價

隨著經濟的發展,該鄉在黨建、精神文明、社會綜合治理方面出有了長足發展。全鄉20個黨支部中,達五好支部標準的有8個,標準化紅旗支部有3個,99年被市委組織部授予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鄉,2000年被太原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安全文明標兵鄉鎮”,特別是2001年該鄉被省委學教辦確立為學教試點鄉,由於在學教活動中組織嚴密,成效顯著,2002年該鄉先後被省市縣評為學教活動先進單位,並被推薦為全國學教活動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該鄉在社會綜合治理、基層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中也都取得優異成績,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肯定。

相關信息

柳杜鄉三措並舉促發展
2008年,柳杜鄉將堅持好字優先,三措並舉搶抓新機遇,謀求新發展,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一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拓展農業功能,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養殖業,發揮農業增收功能。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增強農業生態效益保護環境,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二是大力發展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科技含量高的企業,整合倒閉企業的閒置資源,推動科學發展,盤活原紫晨有限公司,扶持柳青二期工程、中天煤化有限公司,引導農副產品加工項目上馬。三是加大城鎮化建設水平,興建柳興商貿一條街,引導人口集聚,大力發展商貿業服務業運輸業。藉助太中銀鐵路,大力發展物流倉儲等。
柳杜鄉擬定城鎮建設及產業規劃初步思路
柳杜鄉依託新農村建設,以鄉政府所在地為重點,推進該鄉小城鎮建設發展。
規劃柳興大街兩側建設臨街二層商用住宅房,形成柳興商貿一條街,同時規劃建設多功能文體廣場及老齡、醫療等公共設施,構建經濟發達、生活富裕、文化繁榮、公益設施完善的和諧新柳杜。
在此基礎上,推進全鄉產業結構調整,深入發展特色經濟,壯大規模經濟,推廣集體經濟,在全鄉規劃葡梨筍林菜種養及商貿六區一街,即:“一村一品”三大特色經濟區——北社林木種植區、成子溫室菜種植區、柳杜工業園區;“多村一品”三大規模經濟區——清文一線葡梨種植區、汾河一線蘆筍種植區、東青、東南社養殖區和柳興大街商貿街,從而全面推進全鄉經濟發展。
柳杜鄉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能力建設
柳杜鄉從提高五種能力入手,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能力建設。一是農村基層幹部要認真學習領會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提高執行政策的能力。二是農村基層幹部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聯繫本地實際,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以提高加快發展的能力。三是農村基層幹部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準確把握民眾所需所盼,善於通過服務來宣傳民眾、組織民眾、發動民眾,以提高服務民眾的能力。四是農村基層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把法律規範變成自覺的行為意識。要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切實維護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以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五是農村基層幹部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經常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注重改造主觀世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

林業改革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聯動促進林改。成立了由鄉主要領導擔任組長,林業站、國土資源所、農科站、司法所、水管站、財政所等有關站所負責人為成員的林改領導組,全鄉參與林改工作的人員達300餘人。二是強化政策導向,科學指導林改。結合實際情況,在制定《柳杜鄉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及《實施方案》過程中,充分尊重民眾意願,把決策權交給民眾,讓民眾自己選擇合法、有利的改革方案和辦法。三是強化力量整合,整體推進林改。統一在鄉林業、國土、財政、司法等相關部門抽調精幹力量52人,組成12個林改工作組,實行定點聯繫,分赴各村進行指導、督促林改工作。四是強化宣傳培訓,全民參與林改。緊緊圍繞林改任務、範圍、政策和目標,召開林改動員大會14場次,組織各級培訓會11次,深入各村召開林改工作安排會15場次,進入村組召開民眾代表座談會8場次,使參與林改的幹部和民眾不僅明白了林改的目的和意義,還知道了怎樣又好又快的搞好林改。五是強化摸底調查,規範實施林改。圍繞“三個堅持”,組織40餘技術人員進行了林木資源調查和渠道調查,同時著力調處林權糾紛,確保林改後既能夠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的關係,又能切實減少甚至消除林權爭議。六是強化原則重民意,因地制宜林改。實行四簽兩不準,做到五公開一優惠,在自願結合、平等公開、合理公正、有償流轉的基礎上,促使集體林產權明晰化、經營商品化、投資多元化、權益穩定化,保證改革不留後遺症。七是強化試點效應,認真抓好林改。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結合各村實際,按照“246”工作步驟做到“兩個三分之二”、“四會四公開”全面推進林改工作。八是強化監督指導,紮實推進林改。建立了林改工作督導制度,加強對各地林改進度、工作紀律、人員到位情況以及林改過程中問題處理情況的監督和檢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