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殼斗科柯屬植物)

柯(殼斗科柯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柯(學名: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是殼斗科,柯屬喬木,高可達15米,胸徑40厘米,葉片革質或厚紙質,頂部突急尖,基部楔形,上部葉緣有齒,中脈在葉面微凸起,雄穗狀花序多排成圓錐花序或單穗腋生,果序軸通常被短柔毛;殼斗碟狀或淺碗狀,硬木質,小苞片三角形,甚細小,堅果橢圓形,暗栗褐色,7-11月開花,次年同期果成熟。

分布於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地,但北回歸線以南極少見,海南和雲南南部不產。日本南部也有分布。生於海拔約1 500米以下坡地雜木林中,陽坡較常見,常因被砍伐,故生成灌木狀。

樹皮褐黑色,不開裂,內皮紅棕色,木材的心邊材近於同色,乾後淡茶褐色,材質頗堅重,結構略粗,紋理直行,不甚耐腐,適作家具,農具等材。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柯
  • 拉丁學名:Lithocarpus glaber (Thunb.) Nakai
  • 別稱:石櫟、青剛櫟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山毛櫸目
  • 殼斗科
  • 柯屬
  • :柯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Nakai,1916
  • 異名:Synaedrys glabra
  • 異名:Quercus sieboldiana
  • 異名:Quercus glabra
  • 異名:Pasania thalassica
  • 異名:Pasania glabra
  • 異名:Pasania sieboldiana
  • 異名:Quercus thalassica
  • 異名:Lithocarpus thalassicus
  • 異名:Kuromatea glabra
  • 異名:Quercus thalassica var.obtusig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15米,胸徑40厘米,一年生枝、嫩葉葉柄、葉背及花序軸均密被灰黃色短絨毛,二年生枝的毛較疏且短,常變為污黑色。葉革質或厚紙質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4厘米,寬2.5-5.5厘米,頂部突急尖,短尾狀,或長漸尖,基部楔形,上部葉緣有2-4個淺裂齒或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凸起,側脈每邊很少多於10條,支脈通常不明顯,成長葉背面無毛或幾無毛,有較厚的蠟鱗層;葉柄長1-2厘米.
雄穗狀花序多排成圓錐花序或單穗腋生,長達15厘米;雌花序常著生少數雄花,雌花每3朵、很少5朵一簇,花柱1-1.5毫米。果序軸通常被短柔毛;殼斗碟狀或淺碗狀,通常上寬下窄的倒三角形,高5-10毫米,寬10-15毫米,頂端邊緣甚薄,向下甚增厚,硬木質,小苞片三角形,甚細小,緊貼,覆瓦狀排列或連生成圓環,密被灰色微柔毛。
堅果橢圓形,高12-25毫米,寬8-15毫米,頂端尖,或長卵形,有淡薄的白色粉霜,暗栗褐色,果臍深達2毫米,口徑3-5毫米,很少達8毫米。花期7-11月,果次年同期成熟。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秦嶺南坡以南各地,但北回歸線以南極少見,雲南南部不產。日本南部也有分布。生於海拔約1500米以下坡地雜木林中,陽坡較常見,常因被砍伐,故生成灌木狀。

繁殖方法

種子處理:10-11月,石櫟孥果由青色變栗褐色時成熟,選擇生長健壯、結果率高、無病蟲害的優良單株作為採種母樹。在地下鋪塑膠薄膜,用竹竿敲打落地後收集,採用水浮法除去空粒種子和混雜物、忌曬、稍晾乾,48小時後用細潤沙在室內採用層積法貯藏、底層沙厚不少於5厘米,種子均勻平鋪擺放。上層沙厚5-6厘米,保持水分適中,以手握沙鬆開後不散為合適濕度。
播種:圃地要求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無病蟲害。播種前種子用90℃的開水淋潑一遍,並用溫水浸種24小時後播種。苗床寬度100-120厘米,苗床高15-20厘米,苗床面鋪上1厘米厚黃心土,均勻擺布種子,密播,上下不重疊,採用黃心土覆土,厚度為2-3厘米,拱蓋塑膠薄膜,遮密,保持土壤濕潤。60天左右普遍發芽,出土後撤去遮蔭網,用甲胺磷、殺滅菊酯、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噴灑防治病蟲害。
營養袋苗:石櫟苗主根生長強,裸根苗移植成活率低,採用營養袋苗造林以確保造林成功。營養土採用黃心土50%+腐殖土30%+火燒土20%配置,營養袋裝好土後用竹籤在中間插一個深約2厘米的小孔,用於芽苗移植。當芽苗長到2-3厘米時起苗,剪去主根長度1/3-1/2,植入營養袋,輕輕壓緊,使根與營養土充分接觸,及時澆水,遮上透光率30%的遮蔭網,保持土壤濕潤,60天后陰雨天期間揭開遮蔭網,不再遮蔭,以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促進苗木的粗壯和根系生長。九月中旬左右,苗木根系開始穿透營養袋,此時進行苗木分級和移袋,不同規格苗木分級管理,促苗木側根生長。

栽培技術

造林地選擇: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土壤肥力較好的山坡中下部及山谷地帶,山脊、山頂及山坡上部不宜種植石櫟。
栽植:石櫟幼齡林耐蔭蔽,可採用帶狀清山,利用原有植被作側方遮蔭。挖穴規格50x50×40厘米,株行距2.0×2.5米或3.0×2.5米配置,每穴施基肥(複合肥)250克,用表土覆土至半穴,回表土時必須清理枝椏和草根等雜物,將肥料與表土攪勻,再覆土填滿,於早春2-3月的陰雨天,或小雨、透雨後,選擇健壯苗木,小心撕去營養袋,勿弄碎土團,小心種植,填土夯實,只要保持土團完整,成活率很高。
撫育管理:栽後3年,每年分別於4-5月和9-10月撫育兩次,結合除草淺鬆土擴穴,在幼樹樹冠滴水外圍開環形溝,每株追施複合肥150克,覆土。下次撫育在另一側開溝施肥。環形溝隨著幼樹長大而向外擴展,施肥量適當增加。

主要價值

石櫟是中國南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的優良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樹種,木材紋理直、質地硬,容重0.83克/立方米。石櫟光澤好,是家具、建築、船隻及膠合板貼面的良好材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