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文手勢

柯爾文手勢

柯爾文手勢,指的是幫助學生理解首調唱名體系中音級之間的高低關係、調式音級傾向,使抽象的音高關係變得直觀、形象的手勢。其是19世紀70年代優翰·柯爾文創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柯爾文手勢
  • 類型:手語手勢
  • 創始時間:19世紀70年代
  • 創始人:優翰·柯爾文
  • 作用:音樂指揮
  • 地位: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一個組成部分
簡介,基本作用,教學方法,內心聽覺訓練,音樂記憶訓練,二聲部訓練,音階調式轉換訓練,

簡介

“ 柯爾文手勢”是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手勢是19世紀70年代由優翰·柯爾文(John Curwen, 1816–1880)首創的,所以稱之為“柯爾文手勢”。手勢藉助七種不同手勢和在身體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來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在空間把所唱音的高低關係體現出來。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音高、音準的調整、交流的一個身體語言形式。
柯爾文手勢

基本作用

教師用直觀的手勢表示出各音的相對高度,引導學生觀察手勢掌握音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運用恰當的手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教學方法

識譜教學中,並不一味地強調這個音符應該唱多高,那個音符應該唱多低,而是恰當地運用柯爾文手勢。由於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勢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勢再輔以不同的空間位置,可使學生產生對音符唱名及相對音高的聯想,將學生覺得難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視覺化,形象。
柯爾文手勢
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學著用手形的變化及手位的高低調節來學唱簡單的音階;新歌教學時讓學生在老師的琴聲引導下邊做手勢邊識譜,這樣邊唱邊動學生們很感興趣,於是對識譜的畏難情緒在不知不覺地減弱了,並且音準的準確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內心聽覺訓練

教師不出聲歌唱,僅僅用手勢表示出一個個短小的樂匯片段,要求學生唱出它們的音高,做內心聽覺的訓練。
例如,老師用手勢做出:s l s m,l dˊl m,m dˊs l讓學生邊看邊記但是不準唱出聲音,當老師每做完一組之後,再讓學生唱出這一片段,練習時教師可以哼唱出各片段第一個音的音高,然後讓學生邊看老師手勢邊唱,或自己做手勢唱,如果學生音準教好還可以讓學生直接唱。長期訓練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內心聽覺,培養學生的音準。

音樂記憶訓練

教師還可以利用手勢的配合,與學生做即興的卡農(輪唱)練習:教師即興地慢唱旋律,並伴隨著手勢,學生在教師歌唱兩拍後模仿,做二聲部卡農,鍛鍊音樂記憶。

二聲部訓練

使用手勢進行二聲部訓練。教師用兩隻手的手勢表示不同聲部音高,調整音準、訓練聽覺,使學生學會互相傾聽、配合。或者是選擇學生二聲部歌唱中困難的片斷單獨進行練習。練習時不看譜、不使用鋼琴,只是按照教師的手勢歌唱。

音階調式轉換訓練

利用手勢輔助,做同主音的音階調式轉換,這是熟悉音階調式、在首調唱名中進行轉調練習的很好方法。柯爾文手勢是具有線譜音位和簡譜形象的“圖譜”,是“具有音高的指揮動作”,是“音樂的體操、不花錢的樂器”,運用到教學中使教和學都變得具體基本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