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灣村(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蘆溪鄉轄村)

查灣村(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蘆溪鄉轄村)

查灣位於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南端的蘆溪鄉境內。據史載,五代時因有查姓居此,以其姓而命村名。後因明代村人汪標建有渡船以濟行人,船又名“槎”,故亦稱“槎灣”。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查灣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查灣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中國安徽
  • 地理位置:安徽省黃山市
查灣村介紹,查灣村歷史,概況,汪姓根源,村名由來,早期建設,査灣舊時習俗簡略,查灣村現況,村務動態,

查灣村介紹

村子坐落於查灣河畔,四周群山聳峙,層巒疊嶂。背靠來龍山“金谷尖”,面向前山“如意朝”,左拂“青龍嘴”,右枕“白虎夾”。按照傳統風水理念來說,是一處適合人們生存的理想之地。村子環境優美,風光宜人,舊時有八景曰:金峰聳秀、石壁古松、雙溪垂釣、枝巢觀魚、蛟潭印月、書台文筆、羅星回浪、蘆苓夕陽。均頗有情趣,舊時文人墨客常來尋古探幽。有意思的是,查灣河自東向西流過村莊,當地流傳有“滿面朝山倒流水”的俗語。
查灣村
查灣村

查灣村歷史

概況

查灣村真正出名的是汪姓,宋仁宗(1023—1056)時,汪廷茂公自蘆溪遷此,是為始祖。明代中葉後汪姓日趨繁盛,弘治年間(1488—1505),白石公汪標中進士第。此後,蛟潭、惟效公又相繼進士及第,連續8代在外為官,顯赫一時。查灣汪氏逐漸成了一個詩書世家,數百年間名聞遐邇,成為一個典型的封建宗族村落。由此形成了查灣莊戶佃仆制度:汪氏家族各代在外做官的告老還鄉後,為了安置他們家中的婢女、丫鬟及家丁、奴僕,特意在村子附近或祖墳葬地,建造莊屋,分給下人居住。並給他們男女相互婚配,使之成家。這些人平時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當族中有事時,隨時聽從差遣。並代代相傳,繼承祖業。當時,服家兵勞役的有拳頭莊;服營造勞役的有修房莊、搭戲台莊;服看守勞役的有糧倉莊、守夜莊、守木莊;服交通勞役的有火把莊、挑擔莊、抬轎莊;服禮樂勞役的有龍燈莊、吹打莊、道士莊;服喪葬勞役的有守墳莊、包袱莊、抬棺木莊,分工明確。當時為汪氏服務的郎戶(即拳頭莊)、莊戶眾多,有“三千郎戶八百莊”之諺。而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佃莊早已是“莊倒人散百年”了。這種制度一去不復返,但因其獨具特色,非常神秘,堪稱古徽州封建宗族制的典型,引起許多徽學研究專家探究的興趣。
查灣村歷史上富戶很多,建築氣派考究,原有祠堂4座,現存有“報本”、“崇本”兩座,均屬汪氏祖祠。兩門祖祠始建於明代中晚期,後多次修繕,至今保存完好。報本祠頗為恢宏,氣勢不凡,尤以石雕精美著稱,祠內一應的石雕均出自徽州名匠之手,精巧之極。石欄板和柱礎上雕刻有“引子登科”等各種喜慶圖案和龍、虎等動物,有的工藝達數十層,纖毫畢露,令人嘆為觀止。祠堂分為儀門、享堂和寢堂,檐下用方形石柱支撐,可防雨水沖蝕,菱形斗拱層層出跳,顯示出其不凡的地位。崇本祠保存不佳,改變了面貌,祠前原有一對漢白玉大理石的獅子,系明代惟效公在京為官時的御賜之物,美輪美奐,惜動亂中被砸碎後埋入土中。倒是祠前的那座被稱為“鎮風潭”的魚塘得以殘存,古意猶存。離報本祠不遠,有一座古民居,為3層建築形式,這在徽州古民居不多見,很有價值。此屋隔扇門窗、每層的額枋、屋樑等等,均為精美的木雕,富麗堂皇,令人難忘。
查灣村古代人文昌盛,崇尚讀書,因而書院眾多。最出名的是“白石講堂”,為白石公汪標所建。明弘治12年(1500)汪標考中進士,曾任雲南鶴慶府知府,後又繼任雲南大理府知府,該地民風強悍,交通閉塞,白石公蒞任時教以禮樂稼穡,並在府內設立診所,得到當地老百姓的愛戴。離任時,人們遮道臥轍,不讓其離去,他脫袍相贈以留紀念,並諭上命不可違抗。此外,村中原來還有“蛟潭書院”、“敬修堂”等書院,今已不存。
往日的顯赫已遠去,如今的查灣村洗去鉛華,展示其古樸的風采,使人倍感寧靜安詳!

汪姓根源

查灣汪姓根源及祖代各期的遷徙
第一代:汪姓的起源,東周列國時的魯國(今山東省)魯成公次子,相傳生時雙手有紋(左水右王),合而為汪,故以“汪”為姓氏。封潁川侯,從一代至十代,世居山東。
第三十一代:文和公,東漢建安時(公元210左右),因破“黃巾”有功,歸東吳孫策,為會稽(今浙江紹興)令。是為遷江南之始祖。
第四十代:叔舉公,南朝宋武帝時(457—464)為軍司馬,以兵鎮歙,(今安徽歙縣,即原徽州府治),是為遷徽州始祖(越國公汪華即其玄孫)。
第四十四代:華公,隋末領兵起義,統占六州,自號吳王。(621—652)歸唐,封越國公。唐太宗征遼時,委以九宮留守,世傳死後封為“太陽神”,即“太陽菩薩”,後世江南各地建有“太陽廟、汪王廟”等以奉祀,査灣解放前(前屋牌樓下)輪流每年於中秋節祭祀,謂之接祖,又稱接“菩薩”,並為之撰有一聯:
馬足起祥雲想當年怙之如父胄之如天功勳保障東南定;
龍源崇祀典欣爾日愷乎有聞?乎有見禮肅明?俎豆馨。
第四十九代:景瑞公,唐開元間唐玄宗時,遷赤山鎮,是為遷祁門始祖。居處有井,上覆以亭,故世傳“未有祁門縣,先有井亭汪”之說。
第六十一代:時濟公,五代末北宋初期遷蘆溪,是遷蘆溪始祖。
第六十九代:廷茂公,北宋神宗與哲宗時,約(公元1080年)左右,由蘆溪査灣,是為遷査灣汪姓始祖。査灣汪姓歷傳至今(公元1990年),已有九百餘年,傳三十一代,査灣的汪姓,從東周魯國第一代始祖起,已歷傳了整整壹百代。
第七十代:熹公
第七十一代:逢吉公
第七十二代:宗元公
第七十三代:良臣公
第七十四代:珊公、玖公(珊公下傳)
第七十五代:松夫、明夫、貴夫、清夫公(清夫下傳上屋階支)
第七十六代:(貴夫下傳)瑞公
第七十七代:興祖公
第七十八代:振宗公
第七十九代:彥政(報本)公、彥清(崇本)公
第八十代:(報本下傳)永良、永善、永明公。(崇本下傳)
永轟、澄、騰、標(即白石)公。
第八十一代:(白石公下傳)深、洧、溱、淀、潢公。
永轟下傳濟(癢生)、渡、滋。
永澄下傳:瀾。
永騰下傳:溉、浚(廩生)。
査灣汪姓祖代有關仕宦簡略
第八十一世:白石公,原名永標,字立之,明弘治(乙未)十二(1500)年中進士第,十年三十八歲,明嘉靖(壬午)元年(1522)乞休回家。曾任雲南鶴慶府知府,繼任雲南大理府知府。該處民風閉塞而又強悍,公蒞任時曾教以禮樂稼牆,在府衙內設立診所,民多感之。離任時,民眾遮道臥輒,不讓離去,公乃脫袍以留紀念,並諭上命不可違抗,當即晉升進階大中大夫雲南按察司副使,配享名宦,著有四十詠?,其中丙戍(1526)年有詩云:
奔走紅塵四十秋,平生志願頗能酬。
傳家未敢將書廢,乾祿寧須把筆投。
今日寵恩逢後樂,昔年勳業愧先憂。
憑將忠孝傳吾子,解我拳拳未了愁。
後人為其撰聯:
金谷肇書香科曾繼甲曾綿移孝作忠繩祖武;
古滇留德政利乃興弊乃革明倫教嫁裕孫謀。
第八十二世:蛟潭公,(白石公第三子)原名溱,號梅南山人,亦晚明中進士第,初任易州知府,繼任江西布政使司,著有《蛟潭文集》。
第八十四世:惟效公,字澹石,蛟潭公曾孫,明末中進士第。任禮部給事中,轉為工部給事中。曾帶兵至西藏平亂有功,欽賜白石獅一對(毀於文化大革命)。後西藏復亂,二次前去平亂,斯時李闖進京,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公聞訊自殺,因扈從人多未果。清兵入關,清順治帝請其復職不就,回家以終天年。臨終賦詩云:“身騎鯨尾歸天去,氣作山河壯本朝”。
第八十八世:鴻瑞公,字獻其,清乾隆(丙子舉人)時曾著有《獻其文集》乾隆帝見其文,稱為“海內奇才”。科場將近,病逝於北京,臨終云:君恩厚余命薄。其著作甚多,可惜多已散佚。
第九十世:士堅公,清嘉慶時人,多次赴考不第,嘉慶帝見其考志甚堅,乃欽賜翰林院檢討。

村名由來

在五代後期,査灣原為査姓居住,是以名為査灣。至明嘉靖年間,白石公建有渡船以濟行人,(船者搓也)故又曾改名為搓灣,但人們至今仍習慣稱之為“査灣”。

早期建設

1、報本公(鈞門),崇本公(鐘門),兩門祖祠均建於明朝中末期,約在萬曆、泰昌、天啟年間。上屋階(清夫公)支,不甘落後,並同時建造宏德堂與清夫祠。鈞門祖祠大堂,中間大柱石磉墩六欆,雕有龍頭、虎頭、獅頭。天井內欄桿板上,雕有引子升天、引子騰雲、引子登科,太獅、少獅、車馬盈門。其雕工之精湛,近代恐無其匹。山東孔廟之石雕,系我徽州石工所造,北京故宮各種石雕,均不及其精美,我村與徽州近在咫尺,該磉墩與欄桿,想當是徽州石工所出。
2、雙溪橋:茗疃河、碣上河匯集於此。因此地曾建有油榨坊,故又稱為油榨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康熙祁門縣誌均有記載,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之久,現仍巍然屹立。
3、奎星閣:建於鐘門(崇本祠)門外,上有奎星神像,造於嘉靖年間,清末流寇之亂被毀。
4、右臂:(訛稱牛臂),即右邊石臂,系白石公所建,原意為保村護風之用,現基本仍保留,但有部分已遭毀壞。
5、鐘門祖祠前建有鎮風潭一口,又名太平潭,以備火災之危,兼作養魚之便,俗稱魚塘,現仍保存完好。
6、“魚塘”前圍有屏風牆一座,上墩有古獸(獬豸)一隻,足踏四寶,翻波推浪心仍不足,又張口吐舌,思欲吞食東方紅日。其寓意系敬戒後人,不得妄自貪心。
7、圍牆外有古獅一隻,張口吐舌以鎮壓邪魔,1976年毀於汪欽芳生產隊長之手。
8、鐘門門樓階下,白石公與蛟潭公父子,共建有牌樓一座,上鐫《黃甲蜚嵐》四字,匾額,因牌樓豎立階下,故至今鐘門仍稱“牌樓下”。牌樓毀於乾隆53年大水。
9、書院:査灣古時書院眾多,不愧為書香族閥。一、白石講堂,原白石祠前,俗稱花屋裡,現已改建為手工業綜合廠。二、蛟潭書院:原蛟潭祠內。三、疊峰書院,位於來龍山腳。四、石潭書院:位於前山頂。五、敬修堂:俗稱學堂學,現改為汪進昆住屋。六、書屋上:亦稱經學堂,為講經學之所,位於青龍墜上,有三廳十八間,被火毀。

査灣舊時習俗簡略

春節:正月初一日早餐後,各門勇丁到祖祠拜年。老成族長坐中堂,然後按輩次序雁行朝拜。然後鐘門全體族眾到鈞門拜年,後鈞門又返去回拜。儀式秩序如前。初七日夜晚兩門鈞各嬉“馬燈”,舞青獅、白象。正月十五日到了高潮。祖祠門前及門樓兩個階要放焰火。四根燈柱搭成的元宵架上扎有各種戲名花燈,燈火匾額通明,目不暇接,可謂“春宵一刻值千金”。同時兩門輪流接“五穀龍”燈,共祝豐年,龍宵燈在階下“五股坦”游數圈後,由佃仆送至祖廟焚化。
春酌:從正月初開始至二十日(天穿節),人們知己之間。互相請吃酒,慶賀春節,並即席賦詩聯句,以助雅興,謂之“春酌”。
公酌:汪氏子孫,年滿五十歲以上者,每至大壽,合族於正月二十日(天穿節),用紅紙於祖祠門前,眾人各自報名,宴請某某老人,(幾)旬大慶,定於今晚,在祖祠宴敘。(本人不論有無子孫,其子孫亦共請參加),當年大壽若二、三人,其本人亦報名參加,表示互相慶賀。當晚派晚輩四人,持紅紙名單至壽星家拜請赴宴,族眾分列兩廊,雙方作揖入席。席間備有菜四碗,及煮麵一大鍋、酒一斤。各席派執壺者敬壽星老人酒一杯。席散時各分列兩廊揖送,另推晚輩四人送至祖祠門口結束。
賀酌:族人結婚者,同上述公酌儀例邀請。合族為之慶賀,其父、祖若健在者,一併邀請。
婚姻:先請媒人向女方父母拿來生辰八字,將其放於香火案的香爐底下,三至五天中全家不出大的事故,然後則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雙方均不衝剋,則具十柬禮書禮品、禮星送到女家,謂之“下定禮”。在雙方準備結婚之前,由男方送日子給女方。同意後,開來禮單,一般為鮮肉五十斤,大米一戽。名曰邊豬戽米。另女方公堂家族禮書多少封,接轎蠟燭一對,小蠟燭一至二斤。另有各種錢包,如:開門、掃地、接燈、接樂、長送、短送等。男方必須一一照辦。如用花轎,需用十餘人去接新娘,另還要接嫁娘一人。女方有送嫁娘一人,來服侍新娘三天。花轎抬進男方祖祠後,由接嫁娘背回家中。由賓相司儀舉行合飲交杯酒,送入洞房。稍休息再到祖祠拜祖先及公婆和親朋,名之曰“拜堂”。親朋多有饋贈,謂之“拜金錢”。三朝新娘須到廚房進行炊事,即所謂“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次年正月初二,由小姑帶至親長處拜年,並介紹稱呼,長輩要各以丁餅一對,意作“添丁”。
喪葬:家庭富裕及兒孫多者之家,上人去世後,當時不出殯。將靈柩屯於祖祠客房內,謂之“屯服”。然後請紙紮匠,大扎紙紮(金山、銀山、金庫、銀庫、紙轎、紙馬、靈屋等)再擇日起服。遍請附近各有名望官紳十餘人或二十人,贊禮祭拜七天,或請縣(區)長前來(在神主牌)填紅點主。出殯時女婿及外甥須在門樓外舉行路祭,然後送柩出殯至墳山。有的還請地理先生擇地安葬,出殯時孝子應在階下向禮生跪拜謝勞。到墳山下葬後,即領燈籠火回家,以示後代繁衍。喪事至此告一段落。至於中等人家,將靈柩屯於祖祠三天,請禮生二至三人祭拜,然後出殯,名曰“停三朝”。家境困難者,當即草殮出殯,謂之“一甑飯”。

查灣村現況

查灣村位於蘆溪鄉東南部,總面積41.5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57378畝,茶園面積1758畝,耕地面積1006畝。全村共轄碣上、查茗、查一、查四、查五、查六、尚田、中港8個村民小組,414戶,總人口1589人。農村經濟以林、茶為主,近年來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部份,2008年村集體收入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80元。

村務動態

9月29日,查灣村黨總支部召開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黨總支部書記汪冬至作了動員報告,鄉黨委指導組成員裴旭斌副鄉長作輔導報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辦公室嚴建飛作了詳細的輔導。
由鄉農技站舉辦的“退耕還林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在蘆溪鄉查灣村委會開班,此次培訓邀請了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葉鑒忠、茶葉站站長鮑新民,葉鑒忠主任向38名培訓對象講解了我省有關16項惠農政策,鮑新民站長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講授了當前茶葉發展現狀及栽培管理、資金扶持政策,名優茶製作工序及發展前景。讓大家對茶葉的規範製作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
培訓結束後,大家一致認為,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對他們幫助非常大,對茶葉生產、加工製作過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掌握了新方法、新技巧,希望有機會能多參加類似的培訓,他們表示一定會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今後的生產中去,並帶動更多的民眾增收致富,增強種好茶葉、增收致富的信心
2010年3月,蘆溪鄉查灣村被縣委確定為第四批選派村,縣委黨校骨幹教師桂國鋒被任命為該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
查灣村現有黨員67名,2006年成立黨總支部委員會,系我縣第一批農村社區黨組織設定試點村之一。該村黨組織建設在十多年前曾多次榮獲縣、市委的表彰,是祁門縣農村黨組織建設的一面旗幟。近幾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該村黨建工作有所滯後。
為增強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重樹黨員形象,4月20日,蘆溪鄉黨委書記汪華忠借選派東風,率分管領導和組織幹部深入該村走訪調研,與該村黨總支部一班人認真分析滑坡原因,在村兩委班子建設、“動車組工程”建設、“五大載體”建設等方面,結合該村實際針對性地提出具體措施,並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落實,力爭在兩年內使查灣村黨組織建設工作再創輝煌,並作為選派村向縣委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