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布袋戲

柘榮布袋戲

柘榮布袋戲又稱大拇指戲,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戲劇。布袋戲全憑藝人雙手的五指操縱木偶,來塑造傳統戲曲中生、旦、淨、末、醜的藝術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柘榮布袋戲
  • 申報單位::柘榮縣文化體育局
  • 類別::傳統戲劇  
  • 地區: :福建省柘榮縣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演出方式,演出劇目,演出特色,

基本信息

代碼:06
編號:第一批

內容簡介

其行頭簡單,木偶、道具、戲台、樂器全部加在一起,一擔便可挑上。每到一地演出,藝人將摺疊的組合戲台打開,架在一張方桌之上。戲台兩側紅色柱子上,刻有諸如“方寸之中行萬里,一人手上演百官”的楹聯。中間隔以鏤空雕花的木板屏風,以便藝人從中看出自己所操縱表演。屏風左右掛著一尺寬的“出將”、“入相”兩門帘,為戲中人物登台、下場之門。戲一開演,藝人用手指頂住木偶演戲,以腳踩動木架上的配件擊打大鑼、小鑼、鑔等樂器,嘴裡或說、或唱,手、腳、嘴並用,熱鬧非常。

演出方式

布袋戲的演出分為前場和後場,前場是舞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木偶在舞台上的表演,後場包括了演師和音樂演奏,包括了鑼、鼓、鈔、鈸、二胡、嗩吶等樂器,後場的配樂、口技表演、與前場文武劇情相配合,作出快板慢板演出,是布袋戲的功力所在,布袋戲有句行話這么說:“三分前場,七分後場”正說明了後場是布袋戲的精髓所在。

演出劇目

布袋戲的傳承著重在布袋木偶的操縱技巧與音樂搭配,對於演出的劇本大多是以口耳相傳,因此布袋戲的傳統劇本保存較少。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特別
是以章回小說改編的戲(通稱為“小說戲”,也稱“古書戲”)為主要,大體上又分 “歷史戲”和 “劍俠戲”。 而 “小說戲”又細分為辦案為主的“審堂戲”或“公案戲”,如包公案等。總的來說柘榮布袋戲的劇目非常豐富,有生旦戲、武打戲、宮廷戲、審案戲、連本戲和折子戲等等,大量是一代一代承襲下來的傳統劇目,劇目主要有,《說唐》、《說岳》、《白蛇傳》、《水滸傳》、《七俠五義》、《陳三娘》、《錦香亭》、《三探親友樓》、《父子兩狀元》、《大破天雄山》、《武則天》、《五美興唐》、《八美打擂》、《萬花樓》、《七劍十三俠》、《粉妝樓》、《五虎平西》、《羅通掃北》、《乾隆下江南》、《甘國寶過台灣》、《封神榜》、《再生緣》、《十粒金彈》、《二國皇》、《正德游江南》、《三探玲瓏樓》、《包公開棺判》、《真假皇太子》、《綠牡丹》、《楊家將》、《薛剛反唐》等。近幾年來布袋戲藝人還自編一些與形勢相結合的戲目,如宣傳計畫生育、防火、安全等的劇目。一般戲師傅都能表演六、七十本戲目,每本表演三、四個小時。

演出特色

柘榮布袋戲音樂曲調為溫州和劇。音樂曲調和唱念對白的聲腔貼近方言,十分口語化,深得民眾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