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舊城

柘城舊城,相傳為朱襄氏故虛。其城牆周長十一里,高二丈,牆寬一丈八尺,城外濠池也為一丈八尺。北城是以夯土堆積而成,十分堅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柘城舊城
  • 定義:朱襄氏故虛
  • 特點:北城是以夯土堆積而成
  • 尺寸:周長十一里,牆寬一丈八尺
每至霉雨季節,城外水勢高漲,城內雖地勢低洼,但因城池堅固,洪水也不至淹沒縣城。明成化元年城牆坍塌,成化十三年(1477年)知縣甄儒將城牆修繕。明正德六年(1511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劉六,劉七等作亂,署衙同知韓補對城牆進行了維修。此後,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間,柘城歷任知縣胡世忠,於濠,高舉,王瓚,艾景賢,馮鉞等,都對城牆進行過維修。當時的城門有四處,東門叫瞻魯門,南門叫永安門,西門叫仰京門,北門叫長樂門。四門均建有城樓,女牆(城牆上的矮牆)。女牆是以藍磚砌成。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黃河決堤,河水沿著舊黃河從西北方向湧來,直衝舊城,城牆坍塌,雨水夾雜著河水注入城內,官署民居被淹沒殆盡,城內居民移居難關數十年。從此,縣城荒廢,成了一望無際的北舊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