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四大奇書

明代四大奇書

明代四大奇書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金瓶梅》,並稱為中國古代小說的“四大奇書”。

這四部小說基本上代表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四種類型,即歷史演義小說、英雄傳奇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 實際上,它們又是南宋時期說話藝術中主要四家的延續和發展:即《水滸傳》是說鐵騎兒的發展,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是講史小說的發展,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西遊記》是說經小說的發展,是一部藝術上卓有成就、影響很大的浪漫主義傑作,我國第一部長篇神怪小說;《金瓶梅》則是小說家小說的發展,我國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

基本介紹

水滸傳,簡介,文學成就,三國演義,簡介,文學成就,西遊記,簡介,文學成就,金瓶梅,簡介,文學成就,

水滸傳

簡介

創作於明初,作者施耐庵。同《三國演義》一樣,它也是在民間故事和話本、戲曲基礎上創作而成的。《水滸傳》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對一、二十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這部小說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小說常常將人物置身於不同的環境中,通過他們不同的經歷、身份來表現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徵和不同的反抗道路。語言具有口語化的突出特點:明快、洗鍊、生動、準確、富於表現力,並在個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
《水滸傳》《水滸傳》

文學成就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書巨大的歷史主題,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鬥爭的描繪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滸傳》中,至少出現了一二十個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點是作者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的歷史環境中,扣緊人物的身份、經歷和遭遇來刻畫他們的性格。誠然,全書幾乎沒有什麼具體的社會環境的介紹,但通過對各階層人物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的描繪,一幅北宋社會生活的圖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以及受壓迫人民“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的願望,則是組成這幅歷史圖景的經緯。書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林沖、魯達、楊志雖同是武藝高強的軍官,但由於身份、經歷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樣,作者正是這樣表現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徵的。禁軍教頭的地位,優厚的待遇,美滿的家庭,使林沖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種安於現實,怯於反抗的性格,對統治階級的逼害一再隱忍;同時這種經歷,又使他結交了四方好漢,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沖的隱忍不同於逆來順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蘊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復仇的怒火。最後,他被逼上梁山,正是這種怒火的總爆發,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與林沖相比,魯達並未遇到那樣的不幸,但他在和統治階級長期周旋中,看透了他們荒淫腐朽的本質,加之他一無牽掛的身世,形成了他酷愛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這種性格和當時黑暗的現實,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魯達是向整個封建統治階級挑戰而主動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三代將門之後”的楊志,走上梁山的道路更為曲折。“一刀一槍,博個封妻蔭子”是他的生活目的。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他可以委曲求全。失陷“花石綱”並沒有動搖他追求“功名利祿”的意願,高俅的排斥也未能把他從這條路上拉回來,在充軍得到梁中書的青睞後,追求名利的欲望也更加熾烈了。在比武場上的鬥狠逞能,護送生辰綱時的兢兢業業,都充分表現了這一點。直到“生辰綱”被劫,不僅功名的道路被截斷了,而且有落入牢獄的危險,他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上了梁山。此外在對招安的不同態度上,來自社會底層的李逵等人是堅決反對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吳用主張有條件的招安;來自官軍的絕大部分的將領則是殷切地盼望這招安。這種不同的態度,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歷中找到充分的根據。
施耐庵施耐庵
在人物塑造上,《水滸傳》總是把人物放在階級鬥爭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於生死存亡的關頭,以自己的行動、語言來顯示他們的性格特徵。在“劫法場石秀跳樓”一回中這樣描寫:“樓上石秀只就一聲和里,掣出腰刀在手,應聲大叫:‘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石秀樓上跳將下來,手舉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殺翻十數個;一隻手拖住盧俊義投南便走。”只此寥寥數筆,通過對石秀幾個異常敏捷激活的白描,把他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動、語言和內心的複雜活動,緊緊地交融在一起,雖無靜止的心理描寫,卻能準確、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樣以劫法場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扯住盧俊義便走。在他被捕後大罵梁中書時,道出了梁山大軍即將臨城的形勢,這才使梁中書不敢殺害他們。透過石秀果斷的行動,機智的語言,又看到了他細微的內心活動。小說中類似這樣的精彩的描寫是很多的,像當林沖抓住高衙內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時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詩時流露出的那種壯志未酬,滿腔鬱悶的心情,都是通過行動、語言來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進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三國演義

簡介

誕生於明初,由羅貫中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展現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的歷史風雲畫卷。《演義》的結構以蜀漢矛盾為中心,以三國矛盾鬥爭為主線來展開情節,既保證了前後發展的一貫性,又富於曲折和變化,於清晰明朗的脈絡間,構成了一個古典小說中少見的,既宏偉又嚴密的結構。《演義》為古典小說的人物畫廊貢獻了眾多鮮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標誌著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塑造的新發展。在描寫人物時,《演義》所運用的誇張、烘托、對比等手法,顯示出作者極高的藝術造詣。小說的語言通俗、簡練、明快,很有特點。 現階段所見的《三國演義》是由清代毛綸、毛宗綱父子仿效金聖歎刪改《水滸傳》的作法,假託得《三國演義》古本,對羅貫中原著進行刪改,並在章回之間夾寫批語,題為“聖嘆外書”、“聲山別集”,又偽作金聖歎序冠於卷首,名為第一才子書。此即120回本,它取代舊本廣為流行。毛宗崗本《三國演義》在情節上變動很大,不僅有增刪,還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與原著比較,尊劉抑曹的正統觀念和天命思想明顯加強,在表現技巧、文字修飾方面也有提高。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

文學成就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還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淺近的文言,明 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羅貫中羅貫中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準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鬥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處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1798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放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
2.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悽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3.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鬥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
4.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西遊記

簡介

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書中作者幻想了一個超自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神話人物、他們的神奇法寶和所處的環境又大都有現實的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人們的某種意願。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現他們超自然的神性和動物屬性,又能找出社會化個性的蹤影。像孫悟空靈活多變、急躁、好動的個性,分明就是猴的特點,這一動物特性與他樂觀反叛的人格化個性和諧地融為一體,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麗的奇想,又有細節的真實性。
《西遊記》《西遊記》

文學成就

神魔小說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 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吳承恩吳承恩
現實意義
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 《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大鬧天宮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相比似乎改變許多,其實悟空的個性仍然沒有變,比如在騙取妖怪的二件寶物,讓玉帝派人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觀世音菩薩所派,咒她“活該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呼”,孫悟空,這么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漢子,躍然紙上。

金瓶梅

簡介

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它的成書大約在明代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的題材由《水滸傳》“武松殺嫂”一段故事演化而來。全書以土豪惡霸西門慶發跡暴亡為中心情節線,多方面地描繪了上自封建最高統治機構,下至市井無賴所構成的一個鬼蜮世界。西門慶原有一妻二妾,又先後謀取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為妾,並和婢女春梅等發生淫亂關係。作者還描寫了他與宰相蔡京、和太尉、巡撫等大臣串通一氣,魚肉人民的種種勾當。另外,在藝術上,作者比較成功地塑造了幾個主要人物形象。如“害死人還要看出殯”的狠毒惡霸西門慶,淫蕩潑辣的潘金蓮,以及打諢趨時的幫閒應伯爵,都描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小說的結構頗為講究,作者把複雜的故事情節,組織得嚴整有序。地方風土人情描寫也很生動,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語言酣暢明快、活潑生動。這些都顯示了作者的藝術才能。《金瓶梅詞話》對後世人寫小說,產生過不小的影響,例如《紅樓夢》在題材和細節描寫等方面,就明顯地受到它的影響。
《金梅瓶》《金梅瓶》

文學成就

歷史演義的傑作《三國演義》,以歷史為結構的形式,陳壽的《三國志》已為它奠定了基本框架。作者敘說三國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國故事總與其它兩國有內在的聯繫。誠如毛宗崗《讀三國志法》所說的:“《三國》一書,有首尾大照應,中間大關鎖處”;“自首至尾,無一處可斷”。這種結構形式在西方的歷史小說中是罕見的,研究者稱之為繩辮式結構。
英雄傳奇的典範《水滸傳》,其結構形式,用金聖歎的術語,叫做“鸞膠續弦法”,即描寫一個人物的經歷時,與互不相識的另一個人物在特定的場合相遇,從而引出另一個人物的故事。例如,魯智深倒拔楊柳樹引出林沖,宋江於柴榮家中一絆引出武松。此種結構的關鍵,在於精心構思一個特定的場合,使一個人物故事過渡到另一個人物故事,必須自然而巧妙。用今人的概括,《水滸傳》乃是扣環式結構:一個或二三個好漢的故事敘說完畢,自然地引出另一個或二三個好漢的故事,環環相扣,最後一百零八個好漢聚義梁山。金聖歎《讀第五才子書法》總結得好:“《水滸傳》一個人出來,分明便是一篇列傳。至於中間事跡,又逐段自成文字。”
神魔鬼怪小說的翹楚《西遊記》,其故事情節由三個部分組成:孫悟空的出世、學藝和造反;取經緣由和唐僧來歷;唐僧師徒四人的西天取經歷程。由於受原來唐僧西天取經故事題材的限制,《西遊記》採用了單線發展的縱式結構。但作者憑其高超的藝術手腕,把錯綜複雜、光怪陸離的內容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統一、完整的巨大結構中,人們稱之為珠鏈式結構。
人情世態小說的首創者《金瓶梅詞話》,其結構特點是透過家庭看社會、人生和時代。誠如張竹坡《金瓶梅讀法》所指出的:“《金瓶梅詞話》因西門慶一份人家,寫好幾份人家,如武大一家,花子虛一家,喬大戶一家,陳洪一家,吳大舅一家,張大戶一家,王招宣一家,應伯爵一家,周守備一家,何千戶一家,夏提刑一家。……這幾家,大約清河縣官員、大戶屈指已遍,而因一人寫及全縣。”百回巨著的情節主線,則是西門慶家的興衰史和罪惡史,以及一群女子的悲劇命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