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勒兒茶(柏勒兒茶)

柏勒兒茶(柏勒兒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柏勒兒茶為豆科柏勒樹屬植物柏勒樹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具有止血止瀉、斂瘡定痛的功效,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等症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柏勒兒茶
  • :植物界
  • :豆目
  • :豆科
  • :柏勒樹屬
  • :柏勒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6~12米,樹皮灰白色。葉為二回羽狀複葉,羽片5~10對,各羽片間有一棒狀腺體,小葉多數,條狀長圓形,長4~8毫米,寬1~1.5毫米,稍被短柔毛。8~9月開花,穗狀花序,長6~8厘米,具總花梗;花下,有香氣;下部無性花淡紅色或淡紫紅色,稍大;上部花兩性,多為黃色,較小。莢果集成頭狀,寬6~13毫米,無毛,暗褐色,呈波狀或彎曲,開裂,宿存。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我國廣東省。

主要價值

採取直徑5~10厘米粗枝,劈成長寬各2~5厘米、厚為0.2~0.5厘米的小塊薄片,放瓦罐或鋁鍋中,加10倍水煎煮,煎液由棕紅色變為褐色,約6~7小時後過濾,濾渣再重複提取1~2次。將濾液合併,在水浴上濃縮即成棕褐色柏勒兒茶膏。
性味歸經
苦、澀、涼。
用法用量
1.5分。吞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