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芳

林麗芳

林麗芳是1944年出生於寶島台灣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一級演員。林麗芳在創作角色時善於從生活中吸取營養,她所創造的角色大都是30歲左右的“淑女”形象,她演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創作心態的真誠,在看到她這個漂亮、智慧的女演員的同時,又認識了一個有修養、有知識的藝術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麗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台灣
  • 出生日期:不詳
  • 職業:藝術 中國青年藝術劇院一級演員
  • 畢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 代表作品:沙恭達羅、伽利略傳、遲開的花朵
經歷,主演作品,工作介紹,社會評價,中國心,一肩挑,

經歷

6歲時隨父親經香港到上海。林麗芳是一位藝術成就深厚、深受廣大觀眾喜愛和同行普遍讚譽的表演藝術家。林麗芳作為演員的條件很好,她身材修長,音色甜美,具有協調優美的儀態。
1968年她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分配到青藝時,正值“文革”時期,林麗芳在許多老藝術家的鼓勵下,依然堅持業務學習,刻苦進行基本功訓練,滿懷希望地為藝術春天的到來積累力量。
廣大觀眾認識林麗芳是在1977年,青藝為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文藝晚會上,她在詩朗誦《風箏》中扮演了一位高山族姑娘。清新脫俗的颱風和樸實無華的情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正是林麗芳一直勤奮地堅持藝術學習而取得的成果。以此為開端,林麗芳開始了在青藝擔當“當家花旦”時期。

主演作品

這期間由她主演的劇目有《伽利略傳》中伽利略的女兒;《沙恭達羅》中的沙恭達羅。從《遲開的花朵》中的賀佳、《山泉》中的林思里、《歸帆》中的蔡夢園、《蒙塞拉》中的埃倫娜、《明月初照人》中的袁瑋、《櫻桃時節》中的讓娜、《街上流行紅裙子》中的陶星兒、《開荒牛的迪斯科節奏》中的阿秀,同時在《紅鼻子》中扮演雜耍班女老闆、在《高加索灰闌記》中扮演老婦、妓女、貴婦、丫環不同形象的4個人物等,所創造的一系列性格迥異、生動活潑的藝術形象紛紛登台亮相。

工作介紹

林麗芳在創作角色時善於從生活中吸取營養,她所創造的角色大都是30歲左右的“淑女”形象,林麗芳在如何區別相近性格、年齡、身份、思想、天性等方面是作過認真思考的。在創作過程中,林麗芳善於剖析各種典型形象的矛盾特殊性,把握“這一個”角色的思想本質、肖像特徵、語言習慣、形體規律等,從多種側面抓出一些細微的差異來,從而賦予了每個角色鮮明的個性。例如?《蒙塞拉》中少女埃倫娜的“恨”和“倔”;《遲開的花朵》中賀佳的內柔外剛;《明月初照人》中袁瑋的含蓄、有主見等,都是林麗芳通過觀察生活,仔細研究各種人群的思維規律,再將生活中的素材匯入人物創作的藝術激情之中,為每個人物塗抹上層次豐富、角度獨特的色彩,而這種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攝取和提煉也反映了林麗芳塑造角色的功力。
林麗芳演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創作心態的真誠,即便在成名之後,每當她接受一個新角色時,都要經過一個很長時間,甚至是痛苦的揣摩,直到找到人物的準確感覺。在排演《伽利略傳》時,林麗芳廣泛涉獵有關著作和畫冊?了解16世紀歐洲宗教、修道院的狀況,通過對劇中歷史背景的深入理解,使其創作的人物具有很強的厚重感和真實性。一位看過該劇的義大利記者讚揚林麗芳的表演:外形、氣質和思維都很像當時的義大利人。
藝術視角
林麗芳認為在藝術創作中,應該努力尋找角色心靈中存在的某種向上的東西。她認為戲劇的重要功能在於喚起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在創作《街上流行紅裙子》的陶星兒時,通過人物深藏於心的思考、探索、苦惱和寂寞,林麗芳感受到的是千千萬萬普通的人日常生活的狀態,以及他們平凡中的活力和韌性。在林麗芳看來,這些普普通通的人、踏踏實實的事中才充滿著生活中的美好。從她所創作的人物中,常常很自然地凸現著與社會生活的融結點,提示觀眾能注意到日常生活中帶有積極意義的每個瞬間。這也使林麗芳的創作達到了更具內涵、更令人回味的新高度。
對藝術的追求,使林麗芳成為一個腦勤、手勤的人。因為她認為藝術家首先應該是個知識豐富的人。平時林麗芳總是抽空讀書,喜歡觀摩電影、舞蹈、音樂演出。做過擊劍運動員的林麗芳還特別熱衷觀看各項體育比賽。每當演過一個角色,林麗芳總是習慣寫些心得體會,從理論高度作個小結。她的許多創作談常常見諸雜誌、報刊。工作之餘,林麗芳時常到郊外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這些活動既是林麗芳天性使然,也是其對藝術創作所進行的生活積累。在長期的實踐中,林麗芳也開始在藝術哲學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究,並認真地琢磨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
林麗芳的表演藝術得到廣大觀眾和專家的認可。他們認為:在看到一個漂亮、智慧女演員的同時,又認識了一個有修養、有知識的藝術家。

社會評價

林麗芳熱愛祖國,關注兩岸交流。許多年來,她樂此不疲的工作都是無償的,沒有得到過任何報酬。她始終過著普通公民的生活,保持著一顆平常心。

中國心

當許多人對出國趨之若鶩的時候,林麗芳的父親曾對她說過這樣一段話:“在國家困難的時候,你離開了祖國;等將來祖國好了,當你的兒孫問你‘你為國家做了些什麼’時,你怎樣回答?”林麗芳的心一次次被父親這句很普通、很傳統的話淨化著。
身為中國人,林麗芳深感驕傲。她對故鄉台灣,對祖國大陸都充滿了深情。有人問:“就您的體會,是北京好,還是故鄉台北?”林麗芳深情地回答:“都好!台北是我的故鄉,我始終懷念她。北京有我的事業、家庭和朋友,最主要的她是祖國的心臟,所以我摯愛北京。”
林麗芳以自己的勤奮、熱誠,廣交朋友,通過自然、輕鬆的交談使友人們更多地了解真實的中國。有時,不知情的友人看到林麗芳穿得很時尚,就問:“共產黨員也能穿名牌嗎?”林麗芳便幽默地說:“我可愛穿名牌了。”緊接著還補充一句,“在我們這裡比較普遍。”於是有人又問:“小姐也是共產黨員?”林麗芳便肯定地說:“我是共產黨員,老黨員了。”友人們看到林麗芳瀟灑的身姿、愉快的音容,無不感到應該重新認識當今的中國了。
在海外一次各種政治色彩人物雲集的懇談會上,有人不友好地說:“中國不講人情,扼殺人才。”林麗芳當即起身說道:“我是一個從台灣回到祖國大陸的普通人,如今已被培養為國家藝術劇院的演員,我覺得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當晚的晚會上,林麗芳指揮著中國代表團的9位老人高歌一曲《歌唱祖國》,在她豪邁有力的指揮下,這首充滿激情的歌曲在異國土地上久久迴旋著……
林麗芳許多久居國外的親友都曾熱誠邀請這位林家最美麗的姑娘去外國定居,並願提供各種優厚的條件。在日本的堂姐和在美國的姑姑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都數次誠懇相邀說:“像你這樣在台灣有戶口的人,可以到香港,也可以入英國籍。”這些話更激起林麗芳對幾十年生活經歷的深情回憶。父親的那次談話也更加真切入心。她婉言謝絕親友的盛情,說:“你們知道嗎,我的心、我的天地在祖國,我離不開它。”

一肩挑

由於特殊的經歷和身份,林麗芳從戴著紅領巾開始就參加了促進祖國統一的工作。12歲那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請她去用台灣話向台灣小朋友廣播。她以滿腔的熱情,純熟的鄉音,把自己寫的小詩、散文念給台灣小朋友聽。她覺得自己的心與故鄉的夥伴聯繫在一起了。
林麗芳的很多親友居住在香港、日本、美國等地,還有許多親人至今仍在台灣省。林麗芳充分發揮自己表演專業的特長,積極參加海峽兩岸交流的文藝演出。首都體育館、北京工人體育館、中央電視台等地方都出現過她飽含激情的朗誦、小品、歌唱以及節目主持。在這些演出中,林麗芳把對故鄉的懷念,對祖國統一的渴望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富深情。她還曾帶著自己創作的盼統一、盼團圓的詩歌獻給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華僑和台胞們。她純正的鄉音、真摯樸素的語言感動得許多同胞熱淚盈眶。一些台胞作曲家還要把林麗芳的詩譜成歌曲。
在兩岸交流工作中,林麗芳的表現總是認真、周到、細緻、真誠。80年代,從美國完成博士學位的3位台胞回到祖國大陸,他們都是單身,在北京舉目無親。於是林麗芳就邀請他們到家裡吃飯,過年過節她讓媽媽做上一桌台灣家鄉飯,使他們就像回到自己故鄉一樣,感受到親人的溫暖。後來他們在大陸都發展得很好,其中有全國政協委員、教授、科學家,他們不僅在各自領域為祖國做出了貢獻,也起到了推動兩岸交流的重要作用。在當前經濟大發展的形勢下,有朋友、台胞來大陸投資設廠,林麗芳都樂此不疲地幫助他們找地方、看房子,物色工作人員,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許多大陸廠礦企業都留下過林麗芳匆匆的身影。至今一些地方領導和兩岸許多企業家們都經常給林麗芳打電話,把她看做是加強兩岸聯繫,尋求共同發展的橋樑和紐帶。
林麗芳始終關注著兩岸的文化交流。她曾隨團赴台演出大型話劇《關漢卿》。1997年,青藝與台灣合作排演《伊底帕斯》時,林麗芳找到方方面面的對台工作人員,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促成了這次50年來兩岸大型戲劇合作之先河的演出。《伊底帕斯》的演員全部起用台灣的原住民--鄒族同胞擔任。演出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加強了兩岸相互的了解,意義深遠。鮮為人知的是,當時林麗芳正在生病,身體十分虛弱,待演出剛一結束,林麗芳就因體力不支住進了醫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