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勇(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華勇,男,廣東廉江人,1977年3月生。中山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及語言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科研崗及博士後合作導師。1995至1999年、1999年至2002年,就讀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先後獲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學士、漢語言文字學專業(文學)碩士學位,師從馬慶株先生。2002至2005年,就讀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獲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文學)博士學位,師從施其生先生。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講師、副教授,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目前,主要從事粵方言等漢語研究,對語法描寫、語法化、語言接觸等感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華勇
  • 外文名:廣東廉江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7年3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 性別:男
簡介,主要著作,學術論文,主持項目,學術交流,

簡介

廣東廉江人 。
1995年至1999年、1999年至2002年,就讀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分獲學士、碩士學位。
2002年至2005年,就讀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獲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博士學位。
2005至2010年,任教於華南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2010年6月,受聘為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學術專長為現代漢語語法、漢語方言語法。

主要著作

《廉江粵語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0
《現代漢語》(上、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3,副主編之一

學術論文

方言語法類:
  • 林華勇、肖棱丹.2016.四川資中方言“來”的多功能性及其語法化.《中國語文》第2期:183-191頁
  • 林華勇、李雅倫.2014.廉江粵語“頭先”和“正”多功能性的來源.《中國語文》第4期
  • 林華勇.2011.廉江粵語的兩種短語重疊式.《中國語文》第4期
  • 林華勇、郭必之.2010.廉江粵語“來/去”的語法化與功能趨近現象.《中國語文》第6期
  • 林華勇、馬喆.2007.廉江方言言說義動詞“講”的語法化.《中國語文》第2期
  • 林華勇、盧妙丹.2016.粵西粵語小稱的形式和功能.《中國語言學報(十七)》.商務印書館:102-119頁
  • 林華勇、吳雪鈺.2015.廣東廉江粵語句末疑問語調與語氣助詞的疊加關係.《方言》第1期
  • 林華勇.2007.廣東廉江方言語氣助詞的功能和類別.《方言》第4期
  • 林華勇.2015.廣東廉江粵語的傳信語氣助詞.《語言科學》第4期
  • 林華勇、馬喆.2008.廣東廉江方言的“子”義語素與小稱問題.《語言科學》第6期
  • 林華勇.2006.廉江方言起始體助詞“起身”的語法化——兼談語法化的不一致現象.《語言科學》第4期
  • 林華勇、李雅倫.2015.廣東會城粵語的完成體助詞“減”.《粵語研究》總第17期
  • 林華勇、肖棱丹.2015.四川資中方言“過”的多功能性及其語法化.《語言研究集刊》第十四輯
  • 林華勇、李雅倫.2014.貴港粵語“開”的多功能性及其來源.(日本)《現代中國語研究》總第16期
  • 林華勇、趙丹丹.2014.科爾沁右翼中旗漢語方言的人稱代詞.《中山大學學報》第3期
  • 林華勇、馬喆.2013.廣東廉江粵語的補語標記及補語分類.《南開語言學刊》第1期
  • 郭必之、林華勇.2012.廉江粵語動詞後置成分“倒”的來源和發展——從語言接觸的角度為切入點.《語言暨語言學》(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第十三卷第二期
  • 林華勇.2011.廉江粵語的“在”“走”及相關持續體貌形式.《中國語言學集刊》第四卷第二期.中華書局
  • 林華勇、郭必之.2010.廉江粵語中因方言接觸產生的語法變異現象.《南方語言學》第二輯.暨南大學出版社
  • 林華勇.2008.試論粵語的比況範疇.王吉輝、劉曉紅、王澤鵬編《金秋集——劉叔新先生南開執教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
  • 林華勇、劉翠香、徐馥瓊.2007.方位成分功能的分化及其演變——以廉江、饒平、棲霞方言為例.(日本)《現代中國語研究》總第九期
  • 林華勇.2007.廉江方言中表嘗試與猜測的助詞“睇過”——“看”義動詞語法化的一項考察.(香港)《中國語文研究》第1期
  • 林華勇.2006.廣東廉江方言的“將現”體.《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三輯.商務印書館
  • 林華勇.2005.廣東廉江方言的經歷體和重行體——兼談體貌的區分及謂詞的語義作用.(香港)《中國語文研究》第2期
國語語法及其習得研究等:
  • 林華勇、吳雪鈺.2013.語義地圖模型與多功能詞“到”的習得順序.《語言教學與研究》第5期
  • 林華勇、甘甲才.2012.“V/A透(了)''格式與謂詞的類.《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
  • 林華勇.2009.“一會兒"的疊用與功能演化.《漢語學報》年第3期
  • 林華勇.2005.可控副詞和非可控副詞.《語言研究》第1期
  • 林華勇.2005.現代漢語副詞語義轄域的類型.《南開語言學刊》(五),南開大學出版社
  • 林華勇.2003.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回顧.《漢語學習》第1期
  • 林華勇.2006.以“哥”稱父等現象的社會語言學視野.(香港)《中國語文通訊》總第80期

主持項目

  • 廣東省哲學社科青年項目“粵閩客方言接觸對粵西粵語語法的影響”(07YJ03,已結項)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粵語體貌研究”(09YJC740030,已結項)
  • 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粵語的多功能語法形式研究”(2011,已結項)
  •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粵西粵方言的多功能語法形式”(12CYY007)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內外客家方言的語料庫建設和綜合比較研究”(14ZDB103)子課題(“客方言的語法比較研究”)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境內語言語法化詞庫建設”(15ZDB100)子課題(“漢語方言語法化詞庫”)

學術交流

2008年10月至12月,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訪問副研究員。
2010年8月16日至24日,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訪問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