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彝故居

林聰彝故居

林聰彝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宮巷,建於明代。明末,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帝,以此屋為大理寺衙門。清道光間,此屋為林則徐次子聰彝所居

基本介紹

簡介,建築特點,介紹,建築文化,沿革,危險現狀,價值,

簡介


林聰彝故居
林聰彝簡介
林聰彝(1824-1878),號聽孫,林則徐三子。早年有經世之理想,曾輯《先儒格言》。雖不曾蟾宮折桂,卻未在乃父的光環下養尊處優,生平也有過一番作為。當林則徐帶病從福州赴廣西林聰彝隨行。林則徐不幸病逝於廣東普寧時,是林聰彝扶其靈柩回福州。林聰彝曾任過浙江衢州知府、杭嘉湖兵備道,並署理過浙江按察使。

建築特點

介紹

坐北朝南,四面風火牆,臨街十扇大門。主座第一進南面照牆上,畫有一隻獬,是明代大理寺公堂的標誌。廳堂面闊3間,進深7柱,第二、三兩進皆三間排,第四進為倒朝三間排。各進之間隔以高牆;過道用覆龜亭以遮雨。每進東邊都有小門通向東側花廳,花廳一進為住房,二進為假山、魚池、大榕樹、花壇、亭台樓閣等,三進亦為住房。原有布局基本保留完整。

建築文化

故居坐北朝南,東南西北風火牆。三開間的門頭房,門頭房北側的牆頭上有灰塑,灰塑的內容是這片宅院的立面地圖,但現在已班駁不清。穿過門頭房,入石框門便是熬頭進,南面的山牆上原有精美的灰塑,為獨角獸“獬”,在文革中被破壞,現在隱約看出當時的痕跡。為什麼塑的是獬呢?因為在明末時,清兵攻占南京,明朝亡命皇族、唐王朱聿鍵入閩,在福州稱帝時把大理寺設在此處,而“獬”是象徵著正義的古獸,是明代大理寺建築的重要標誌。
入廳堂過雨亭往右走是第二落的第二進,南面是山子,山子是太湖石和海石堆砌而成,太湖石和海石都是做山子的最佳原料,山子中有一個池塘,現在已被填掉。這是歇山頂的亭子,供主人休閒、文娛。這裡有山子、池塘、大榕樹及亭台樓閣,是三坊七巷中最大的庭院園林之一。
第三進是花廳部分。這裡是房主購得此宅後從頭修繕過的,純粹是清式建築,這裡的建築構件匯集了福州工匠的高超技藝。花廳的迴廊部分,檐下的懸鐘上刻有“佛手”的圖案。轉過迴廊至花廳廊檐。這裡的檐下的懸鐘採用透雕的手法,下為花藍,上為紅牡丹圖案,檐柱下的青石柱上刻有浮雕動物圖案,以及迴廊上的婦女兒牆極像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再往上看這裡的馬鞍與別處不同,這叫國公帽馬鞍牆,因為它的形狀就像隋唐演義中魯國公程咬金的帽子。這裡純粹是清朝建築,與主座的明代建築簡潔、規整的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第三進的石門的框架有一個灰塑,塑的是亭台樓閣,保留相對完整;這是花圃歇山亭的北側,隔牆上有漏窗,這種漏窗在三坊七巷的建築中僅此一處,漏窗上的欄桿刻有竹節的圖案。

沿革

故居保存較完整。1991年10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掛牌保護,2005年5月公布為省及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危險現狀

牆壁上的裂痕可伸進一隻手,屋頂被雨水和白蟻腐蝕得搖搖欲墜,破舊的木門也下陷了20厘米……福州代表性古建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最大的名人故居之一———林聰彝故居,正遭受嚴重破壞,並可能危及到裡面幾十位居民的生命安全。

價值

林聰彝故居為明代建築,距今已經近400年的歷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建築價值。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南下渡江,攻占南京。明朝皇族、唐王朱聿鍵入閩,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改福州為天興府,號福京。在隆武政權建立後,把大理寺(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設在現在的林聰彝故居里。當時鄭成功的父親也曾在此辦公,許多重要的歷史遺蹟至今還保存在這裡,非常珍貴。
除了歷史價值外,林聰彝故居還體現了明清兩代福州很高的建築水平。可以說,林聰彝故居是福州古建築藝術集大成者,有很高的建築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