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經典散文:吉祥三寶

林清玄經典散文:吉祥三寶

《林清玄經典散文:吉祥三寶(寶瓶菩提+鳳眼菩提+如意菩提)(套裝共3冊)》內容簡介:寶瓶、鳳眼菩提子、玉如意都是佛家吉祥的物品。佛家弟子林清玄以佛學珍寶,敬獻吉祥。寶瓶菩提:希望大家開啟自己的寶瓶,用單純的心看清自己,應對世界,平安吉祥、如意歡喜地走向清淨之路。鳳眼菩提:探尋般若智慧,讓煩惱都化成智慧的清氣,使我們活得自在光明,不懷絲毫憾恨。如意菩提:只要我們喚起心中的陽光,就能時時處處都有法味。平安處有禪悅,動亂里何嘗沒有法喜呢?

基本介紹

  • 書名:林清玄經典散文:吉祥三寶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頁數:660頁
  • 開本:16
  • 品牌:國文傳媒
  • 作者:林清玄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250404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林清玄經典散文:吉祥三寶(寶瓶菩提+鳳眼菩提+如意菩提)(套裝共3冊)》編輯推薦:佛家弟子林清玄以佛學珍寶,敬獻吉祥。星雲大師親筆題詞:林玄先生著作致慶:文如流水,語似冬陽!
《寶瓶菩提》:希望大家開啟自己的寶瓶,用單純的心看清自己,應對世界,平安吉祥、如意歡喜地走向清淨之路。
《鳳眼菩提》:探尋般若智慧,讓煩惱都化成智慧的清氣,使我們活得自在光明,不懷絲毫憾恨。
《如意菩提》:只要我們喚起心中的陽光,就能時時處處都有法味。平安處有禪悅,動亂里何嘗沒有法喜呢?

作者簡介

林清玄,台灣著名作家。八歲立志成為作家,十七歲正式發表作品,三十歲前獲遍台灣各項文學大獎;三十五歲寫成“身心安頓”系列,成為20世紀90年代台灣最暢銷的作品;四十歲完成“菩提系列”,暢銷數百萬冊,被推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圖書,同時創作的“現代佛典系列”,掀起學佛熱潮;四十五歲錄製《打開心內的門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聲書,當年錄音磁帶總銷量達三百二十多萬盤,被稱為有聲書的經典;五十歲完成《茶言觀色》、《茶味禪心》和“人生寓言系列”;五十二歲完成寫作奧秘三部曲《林泉》、《清歡》和《玄想》。四十多年來,其作品風靡整個華人世界,被海內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之一。

圖書目錄

《菩提十書之寶瓶菩提》目錄:
第一卷 波羅蜜
一粒沙,或一條河岸?
河的感覺
傷心渡口
幸福的開關
不知最親切
今夕,何夕?
沉默的君王
我的釋迦不賣
水晶石與白蓮花
曼妙的雲
珠玉枇杷
林邊蓮霧
歡樂中國節
第二卷 曼陀羅
一朵花,或一座花園?
小丑
香嚴童子
金色蓮花
百鳥銜花獻
快樂無憂是佛
老婆心切
椰子殼的萬卷書
密在汝邊
山色如何
何況惡人
誰是你的後人
人間遊行
永續今好
水中的金影
人間英雄
精進料理
宿命之情
隨俗罷了
附錄:願是芒花,或是和風
……
《菩提十書之鳳眼菩提》
《菩提十書之如意菩提》

序言

我有一串鳳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
鳳眼菩提子有著古樸精緻的褐色,每一粒上面都有一顆美麗優雅的眼睛。我很喜歡這一串鳳眼菩提念珠,每一回數它的時候,心念就飛升到空明純粹的世界,仿佛走在精緻優雅的路上,一路上有花皆香,有樹皆綠,風裡流著音樂,雲都散得乾淨。
這美麗的鳳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淨還象徵著什麼呢?
我想,它是在啟示我們應該具有獨特的非凡之眼、美麗之眼、智慧之眼、悲憫之眼、寬容之眼來注視無常的人間,才能使我們活得自在光明,不懷絲毫憾恨。
在這幾年,我的心裡一直有著一串鳳眼,借著這鳳眼我才能有一種平淡安閒的心情來縱觀人間的煩惱,讓每一個煩惱都化成智慧的清氣,並且帶來更深的深思與覺悟。
去年,我的《紫色菩提》出版,帶來讀者極熱烈的迴響,這些迴響所代表的並不是我在寫文章的成就,而是我依著佛菩薩無上的智慧,來做一次人間的新詮釋罷了。有許多讀者因為《紫色菩提》而進入了般若智慧的階梯,他們著急地問我:“是不是有關菩提系列的新著作呢?”
這個問題是個很好的緣起,使我有信心做進一步的探尋,希望經由我摸索的腳步,一頁一頁寫下菩提系列,也就是覺悟的系列、智慧的系列。《鳳眼菩提》是這個系列的第二部結集,從現在的位置來回顧《紫色菩提》,我自覺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從前,我覺得只有依佛所說,人間的一切才有意義;現在我知道了,即使在最卑微最劣陋的事物,我們也能找到意義,並在其中得到啟發。
我們是生活在薄地上的凡夫,幾乎只有極少數人在脆弱的娑婆,還能維持心境的清淨;也只有極少數的人是醉生夢死、不知死活,活在迷執而不可救拔的深淵。絕大多數的人,是活在夢與醒的邊緣、活在光明與黑暗的邊界、活在迷與悟的一線之間、活在菩薩與凡夫的升沉之際。
為什麼我們不會完全的清醒呢?又為什麼我們不會徹底的沉淪呢?那是因為從無始動劫的輪迴以來,每一個眾生都曾有過菩薩的願行,這願行由於我們一再的迷轉,處在若有若無的景況,這若無若有、渴望光明純淨的願望,使我們常常在為惡的時候,感到可恥,不願自己再墮落下去;也使我們在行善的時候,覺得不足,希望做得多一點。
也由於這若有若無的光明願望,使我們走向上的道路的時候,時常感到自己罪業深重,知覺到業的累積實在不可測量。但我們也不必過度的悲哀,因為我們累劫所種的善根也一樣是深不可測的。我們學習佛菩薩的願行,除了懺悔過去的惡業與無明,也是在開發過去的善根與明慧,尋找我們忘失了的本願。
我努力地,也是希望能找到我所發過的願,恢複本來清淨的自我。而我把自己尋找的過程與思想寫下來,是祈望著在夢與醒邊緣的眾生,能多一點點醒轉,少一點點迷夢。我是眾生里的一分,我既然能從迷夢裡逐漸醒來,使我深深相信法界裡的每一眾生也能如我一樣,走向一條更清明的道路。
在閱讀、深思、修習佛的經典這幾年,在持戒、禪定、智慧的體驗這幾年,我感覺自己比從前站在更高的接點,常能往後回顧,看我們是如何投生到這愛恨交纏的世界。也轉過頭來向前看,希望依著我們前世的本願,跟隨佛菩薩的足跡,走向一條美麗光明、無量無上的道路。
《鳳眼菩提》這本書所表達的也就是如此簡單,它是聞、思、修與戒、定、慧的結晶,它是回顧迷執與前行光明的一塊踏板,它是不離世間、不捨眾生、不樂愛欲的一段真實的里程。
在長夜裡寫這些文章時,思及苦難的眾生,我的心十分憂急悲切,那是由於我渴盼眾生都能在世間覺悟,都能在生活中得智慧,都能化煩惱為菩提。在這么悲切憂急的心情下寫完這本書,我發現用過最多的詞句竟是“覺悟”、“智慧”、“菩提”,這大概正是《鳳眼菩提》所最想表達的。
我想到《俱舍論》里說,佛之大悲,攝化眾生,常住於三種之念,第一念住,眾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第二念住,眾生不信佛,佛亦不生憂惱。第三念住,同時一類信佛一類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歡喜與憂戚。為什麼佛可以不喜不憂惱呢?那是因為佛常安住於正念正智的緣故。
讀到“三念處”時我感到慚愧,畢竟我還是一介凡夫,在過去的這段日子裡,每當我看到一個眾生不能從迷夢中清醒,不肯回觀尋找自家寶藏,就感到十分悲痛憂惱。而每當我看到一個眾生從迷夢走向憬悟的道路,就感到歡喜讚嘆、踴躍無量——這正是我不能時常安住於正念正智的結果。這本書,有時會看到我的悲痛憂惱或歡喜讚嘆,到底我還是有著凡夫的血性,但願諸佛菩薩能憫恕我的魯莽,也願讀者寬諒我的直言。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用佛法觀點寫了兩篇文章參加文學笑,一篇是《黃昏菩提》得了中華文學獎的首獎,一篇 是《飛鴿的早晨》得了中央日報文學獎的首獎,使我對於從世間提煉智慧充滿信心,趁出版時也收錄在這裡。我想,做為發心學佛的人,最重要的是在日常事物都能用佛教觀點去觀照,這觀照應該是光明正大、莊嚴無畏,並且我深信佛所留給我們對宇畝人生的觀點,是最好的、無上的觀點,我們不要害怕去表現它。
《鳳眼菩提》的每一篇文章發表前,我的妻子小鑾總是第一個讀者,她以真實的修行經驗給我許多寶責的意見,如果本書還有可讀之處,第一個應該感謝她的內助。
這兩年來,我在修行上能有一些心得,並且能用活潑圓融無礙的觀點來談佛法、看人間,都得自於我的老師廖慧娟的教化開啟。我每寫一篇文章,都在心裡向她頂禮,如果沒有她的慈悲寬容,真不敢想今天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經常強烈思念我的父親,他的逝世堅定了我不退的道心,因此,這本書如果有什麼功德,我要特別回向給先父林後發,同時也回向給我的母親林潘秀英,但願父親能親聞菩薩說法,早證菩提;但願母親能身體長健,開啟般若。
同時,普皆回向苦難無常世間的眾生,但願眾生都能從夢與醒的邊緣中真正的醒來。
最後,我們來隨文殊菩薩發願: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