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勇

林海勇

林海勇,出生於1964年,祖籍浙江舟山。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1993年畢業南京師範大學高等學校研修班,是 當代藝術家、高校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海勇
  • 出生地:浙江舟山
  • 出生日期:1964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浙江美術學院
作品展覽,主要發表,解讀林海勇的藝術語言—倪海峰,2010——《說與人道》林海勇當代藝術展,學術交流,

百科名片

中文名:林海勇
國籍:中國
出生地:浙江省舟山市
日期:1964年12月
職業:當代藝術家、高校教師
畢業院校:浙江美術學院
林海勇先生林海勇先生

作品展覽

2011年《清曠及矣》林海勇個展   諾丁漢
2010年《說與人道》林海勇當代藝術個展(寧波美術館)
2010年 長三角當代藝術提名展(寧波美術館)
2009年 浙江省油畫大展(寧波美術館)
2007年 浙江省油畫家協會十個藝術家(寧波美術館)
2007年 八八藝術展(東柵當代藝術中心)
2007年 中韓油畫邀請展(寧波美術館)
2006年 美國維福康林市·寧波美術作品聯展(寧波美術館)
2005年 浙江油畫大展 寧波美術館
2004年 寧波抽象畫邀請展 沁城畫廊
2002年 面孔 歌德畫廊
2001年 寧波油畫邀請展 寧波展覽館
2000年 浙江省油畫展 浙江省美術館
1999年 《先輩》 寧波美術館 《寧波優秀美術作品選》
1998年 寧波青年油畫家邀請展
1998年 人與自然油畫展 杭州.日本
1997年 1997年寧波風情畫展 寧波展覽館
199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浙江省美術館、獲銀獎
作品收藏於《西湖美術館》
1990年 浙江省第二屆體育美術作品展浙江省美術館
198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周年美術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主要發表

2007年出版畫冊浙江美術家畫庫(第一卷)林海勇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編
《中韓油畫邀請展畫冊》浙江省美術家協會
《2007東柵當代藝術中心88藝術展畫冊》
《2007十個藝術家畫冊》寧波美術家協會
《美國維福康林市·寧波美術作品畫冊》
《寧波青年油畫家邀請展畫冊》寧波美術家協會
《月映浙潮》浙江油畫大展畫冊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
《東方油畫》畫冊既浙江省油畫家協會2006年年鑑
《海風吹我》 舟山市美術家協會
《2010“說與人道”——林海勇當代藝術作品畫冊》

解讀林海勇的藝術語言—倪海峰

我早在上美院以前就認識林海勇,我們一起在大街上 畫過寫生,還在一起考試過。畢業以後我們又在一個學校當老師,應該說,我還是比較了解海勇的,由此也讓我覺得有權利為這一個展說幾句話。從那時候起,我就一直覺得林海勇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偏重以直覺行事;他總是對顏色,氣氛和情緒的成分格外著迷,而對結構和塑造似乎沒有過多的興趣。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這二十年來林海勇一直著迷於抽象繪畫的創作。
林海勇的新作一改以往的風格,這次展出的二十來件作品中,大多是肖像。一般來說,從抽象到具象是一個不小的轉折,但對林海勇來說,這一形式的轉換可能並不重要。也許這二十多年來林海勇一直堅持的藝術精神和自身的氣質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我們上述的‘敏感’和‘直覺’ 也許仍然是這些繪畫的主要特質。這二十件作品包括油畫,素描和雕塑,全部以無題命名;並且所有作品的焦點都是肖像,或者說‘人’。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肖像不同,這些繪畫中的人物都是不可辨認的;人物形象一律孤立在未加處理的亞麻布上,營造出極強的‘無名感’(nameless-ness)或 ‘匿名感’(anonymity)。 但這種‘不可辨認性’又似乎不是簡單的模糊,而是一種二元疊加式的相互解構。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這些作品都有兩個對立的元素構成:畫面深層的嚴格的人物結構和畫面表層的微量表現主義(minimal expressionism)的語言。從隱喻的角度看,這兩種元素構成了一個二維平面中的多重維度。首先是時間性 (temporality),在創作過程中人物結構在先,表層的表現主義語言隨後對人物結構進行重新解釋,但這一重新解釋又沒有完全覆蓋深層的人物結構,兩者似乎一直在抗爭與協商,因此,它體現了一種‘過程’或者‘時間性’。第二是這兩種元素處在兩個象徵平面上,如果我們把深層結構看作是象徵著‘客觀’,理性對‘人’的界定或者我們常識中‘人’的形象的話,那么表層的重新解釋應被視為是‘情緒’和個人的存在主義經驗對前者質疑和顛覆這樣一種象徵。也就是說,藝術家在同一個繪畫空間中營造了兩個象徵空間,並且分別用兩種語言在其中創造各自的敘事。這種分裂式的敘事(schizophrenic narratives)不應被看作僅僅是方法論的嘗試,在我看來,它包含著某種哲學意義上的意義:對人類認知系統的懷疑,對既成體系的懷疑以及對藝術表現(representation)自身的懷疑。
‘人’(man)是本次展覽的主要線索,林海勇用分裂的語言在兩個象徵空間裡努力地塑造著‘人’這樣一個形象。它們為我們帶來的是諸多重要的問題,‘人是什麼’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自現代主義以來一直被追問著的問題。福柯(Michel Foucault)在提出‘人的消失’時,曾經把人比作是畫在海灘上的一個‘形象’(image),即將被潮水抹去。福柯在此討論的是由啟蒙時代構建起來的關於‘人’的話語即將消失。從知識論的角度看,‘人’就是話語(discourse),也就是說‘人’可以被等同於所有對‘人’的解釋和建構,除此之外我們不知道‘人’是什麼。我們不妨把這種對‘人’的解釋和建構比作是寫在羊皮紙上的話語,可以被擦掉了重寫。也許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畫布看作是羊皮紙,在此,重要的不是畫,而是擦掉,因為消解才能在有關‘人’的話語的重負中創造出新的空間。林海勇本人用‘遠即真像’這樣一個想法來描述他的近期作品,把它放在此文的語境裡解釋,遠 應該被理解為‘距離’,更精確地說,應該是脫離對人的既存解釋和建構的必要距離,而‘真像’就是在話語真理以外的真實。這讓我想起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認知的‘鏡象階段’(mirror stage):當一個幼兒第一次意識到鏡子中的自我形象是空的時候,用做出一系列姿勢來認識鏡子中反射出來的運動和自己身體的關係,‘自我’(I)就是在這樣一個階段中,以推翻以往‘自我’過程中一步一步確立的。也許,我們剛才提到的畫面表層的微量表象主義語言就是這樣一種‘一系列的繪畫姿勢’,用來確定‘鏡子’中形象與人類的關係。其實,近百年來我們對自身(人)的認知一直處在這樣一個‘鏡象階段’,一直處於這樣一個推翻‘舊自我’的過程之中。這就是林海勇的肖像或者說反肖像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回到開場白中提到的敏感和直覺,我認為它們體現在該藝術家的某種天生的對結構,系統和理性的不信任,體現在他對畫面所作的分裂的雙重處理,也體現在他的獨特的顏色和布局美學。這些精心製作的作品有很強的‘未完成’感,介於肖像與反肖像之間,它們為觀眾提供了很多想像的空間,就像眾多其他門類的當代藝術實踐,作品是在與觀眾的互動關係中,由觀眾的想像投射及意義填充完成的。換句話說,‘未完成’就是開放的可能性。這些嘗試,以及藝術家對人及人類狀態的關注是極其有意義的。從現代主義到今天,繪畫已經不止一次被判處過‘死刑’,但每一次都倖存下來了。這種倖存無疑是得益於繪畫藝術本身的張力,內在的新陳代謝機制和顛覆自身的能力。在此我想建議:我們是否可以把林海勇的肖像看作是這樣一種微觀的新陳代謝(micro-metabolism)活動 – 反肖像?
倪海峰(華裔荷蘭籍藝術家),2010/11/9,阿姆斯特丹

2010——《說與人道》林海勇當代藝術展

11月27日至12月15日,《說與人道——林海勇個展》在寧波美術館同時開展,這是來自寧波本土的兩位當代藝術家的個展,分別是當代油畫和當代水墨。其間,一場由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策展人參與的關於當代藝術的沙龍也在寧波舉行。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探討。關於當代藝術。關於我們當今的城市文化。關於我們當下的精神表達。
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與其核心價值
漆瀾 《藝術當代》學術主持
我覺得當代藝術提供給我們的應該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開拓性的思維,一種開放性的思潮。它的核心價值首先是文化層面的,它是為了化解眼前問題而進行的一種探索、懷疑、否定和重塑。其次才是藝術的。人們對文化、社會的思考方式有很多,而藝術家主要通過審美的方式,它的背後依然是文化的訴求、社會的思考。
當代藝術的姿態往往是解構、反叛性的。但是反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的目的是對過去惰性的、單向度的、固定的經驗的否定或者反省,進而探索未來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新的文化性格。
所以,好的當代藝術家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這樣一種開放型的思維和智慧。
如今,當代藝術呈現整體繁榮的趨勢。首先是形式多樣化,除了繪畫,還有各種攝影、錄像、裝置、雕塑、多媒體等很多類型,可供選擇的面很廣;其次是2005年開始資金大量進入,意味著收藏當代藝術的概念開始被接受;還有,藝術教育和學術研究參與的人也多了起來。
隨著當代藝術的發展,其理念也在不斷發展變化,“舶來”的當代藝術越來越多地與我們本土文化相結合。換而言之,也表現為一種東西方文化的對抗,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開始尋找自己文化上的獨立性。
當代藝術真正的發展還是需要藝術家的創新能力、學術觀點、市場傳播等,但目前這些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看起來我們的當代藝術很熱鬧,但是依然還處於起點。同時我又相信,它會加速度地發展。
當代藝術的核心價值就在於不斷地刷新藝術家自身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包括社會、文化、人性、道德等等,它通常以質疑和對抗的姿態出現。通常我們會覺得一些藝術家的想法和表達很奇怪,這也許就意味著可能性的體現。
Hans Scharnagl:
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有點像飛機,起跑以後,加速之快,讓人驚訝。這跟歐洲慢慢發展的過程完全不同。我想,是因為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很深厚,歷史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起著文化上的支撐作用。
當代藝術不是當下的藝術,這是一個概念的問題,我認為當代藝術還不足以影響當代文化。
林海勇:
20年來我一直沿著一個方向在走,方向的終點就是當代藝術的核心,它始終在卻似乎永遠到達不了。核心可能也是文字和語言到達不了的那個部分,所以才需要藝術這種形態。藝術家的工作就是要打開和解釋它,各種不同的藝術家用他們各自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努力著。
另一個是態度,態度決定藝術,態度很重要,作品審美的背後藏著修養、經歷、年齡、閱歷等結合起來的就是看待事物的態度。當代藝術尤其如此,藝術家提出、質疑社會種種問題、本人的生存狀態等,然後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既有對現實批判、反省的表達,也有對理想化生活、精神追求的表達。
漆瀾 《藝術當代》學術主持
寧波一向是傳統藝術的重鎮。當代藝術的產生有自己的規律,一般是在最開放最前沿的地方發生,比如廣東、上海、南京、武漢等城市,這不是地域偏見,而是客觀現象。寧波位於發達的長三角經濟地帶,應該有當代藝術的土壤,但是很多藝術人才去了大城市,尤其被近距離的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所吸附,因而成為點綴。浙江的傳統藝術根基很深,也一直更為強大一些,目前對當代藝術探索的人數並不算多。很多人是走出來後才得以發展的。
寧波能不能催生出自己的文化特色,這需要培育期。中國的當代藝術發展也才30年,從中心城市到次要城市的輻射也需要一些時間。
徐震 當代藝術家
寧波跟內地很多城市一樣,當代藝術的普及率很低,這有待於慢慢積累,比如像多舉辦這樣的藝術展覽,以更豐富的作品告訴觀眾什麼是當代藝術比理論有效得多。很多人對當代藝術的了解僅限於它常常以反傳統的面目出現,其實它的表現形式和內涵是很廣的。所以首先需要藝術家們自己努力。同時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對文化的要求是必然的。寧波有著很好的經濟,這給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林海勇 當代藝術
寧波的當代藝術還不夠豐富,除了繪畫,應該有更多的藝術樣式,尤其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並且多搞些展覽和交流,這樣才能給人們提供更好的視覺和精神的享受。希望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有人覺得上海那樣的國際大都市才需要當代藝術,那兒也有著各種文化需求的提供者、消費者、享受者,寧波是個相對保守的城市,似乎並不需求當代藝術。其實當代藝術正是當今時代的藝術反映,是當今城市文化的反映,是我們的精神表達和文化指向!
Hans Scharnagl 奧地利當代藝術家:
我的藝術創作有點像在劇院裡演出的演員一樣,觀眾的反應和自我的表演一樣重要。我努力在尋求兩者間的平衡。藝術家並不僅僅為自己的感覺而創作,能夠參加展覽被人欣賞、展示,包括被購買都很重要。每個藝術家應該都喜歡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接受,並讓社會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當代藝術似乎是個性各異,其實還是有專業的標準。普通人眼中的好和壞並不代表正確與否,因為這僅僅是他的主觀印象,而沒有專業的參照。就像一個人生病需要醫生來判斷,當然醫生也會誤診。當代藝術作品確實沒有人用語言說得清楚到底好和壞的區別。我們必須先給自己輸入有關的知識才行,只有你本人的審美提高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說你能不能看得懂。
德國的鮑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我不同意。即使有了一定的審美眼光,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藝術作品。正像人人會用毛筆寫字,但寫出來的未必是書法,未必是藝術品。
理解藝術還需要文化背景。對同一個作品,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素養的人有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另外,媒體的作用很重要。在英國,一些日常的報紙,每天都用整版來介紹藝術活動和博物館等內容,使得人們可以接受到很多的相關信息,選擇到哪兒去欣賞,並培養他們對藝術的興趣。媒體的重視有助於確立藝術的地位。
吳山專 當代藝術家
科羅齊在《美學原理》中說道:“藝術是主觀精神的產物,是知覺的創造,是藝術家‘諸印象的表現’,是一種心靈活動。”所以當代藝術的欣賞就是人們心靈造化的過程,比如今天看林海勇的作品,我們看到的是林海勇內心的精神思考。
林海勇 當代藝術家
藝術的問題是藝術家直覺的問題,不要把藝術當文化來崇拜,藝術家在創作時最重要的是創作的狀態,不可能先當哲學家再去找個樣式去代替這個哲學觀念。
藝術永遠只能提供一種感覺,也只能提供一種感覺,真正的答案是在觀眾心裡的。作為一種文化象徵,藝術與社會現實的關係是最有價值的,那么藝術家在完成作品以後應該隱到畫面後面去,使作品獨立地存在,這樣才能夠給觀眾更準確的信息。
藝術家是需要勇氣和創新的,需要堅持你自身的表達。然而當今的藝術家某種意義上更難,因為全球化的時代我們面臨的信息量巨大,需要面對更多的問題和誘惑,保持一顆安靜的心來創作比較難。同時,我們的歷史越來越厚重,如何堅持藝術的開放性和前瞻性無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對於創作本身而言,我堅持藝術家要跟藝術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正如我在這次畫展的作品中要表達的那樣:距離即真像。當然多少的距離很重要,核心的裡面容易產生盲點,距離太遠了又看不清楚。

學術交流

2006年 應德國漢堡國際傳媒藝術與新媒體學院(Design Factory International,簡寫DFI)邀請,赴歐洲專業考察交流訪問。
2010年 香港國家藝術博覽會專業考察與訪問。
2010年 應吳山專先生邀請,赴香港“漢雅軒(Manart TZ Gallery)”畫廊參加“吳山專個人作品展”。
2010年 中國國際城市雕塑寧波論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