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青(莆田商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林柏青(《莆田市外貿志》又名林伯清),字萬曦,莆田涵江鰲山下柯村(今三江口鎮鰲山村)人。約生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民國19年(1929),柏青被匪人暗殺,卒於湄洲島,時年3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柏青
  • 別名:林伯清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莆田涵江鰲山下柯村
  • 出生日期:1890年
  • 逝世日期:1929年
人物生平
20歲左右赴漳州、廈門等地謀生。在廈門時,得到同鄉劉季鴻的支持和親友的資助,開設永發號辦貨行,辦理同鄉前往南洋和接待回鄉華僑等業務,並經營桂元乾和荸薺等土特產,遠銷海外,因而起家,有“荸薺大王”之稱。同時,在涵江印兜開設大成號辦貨行,代理外商洋行豆餅進口銷售業務。經營豆餅和碎米等生意。
柏青約在30歲時,走訪莆、仙和惠安沿海一帶,發現秀嶼是個良港,認為每年由三江口進口的豆餅等,須用駁船運到涵江或橋兜、林墩,再用溪船運至仙遊;如用輪船直接運到秀嶼,再用駁船轉運到楓亭下洋,方便可行。於是他籌資約5萬元,投入秀嶼建設,並開設興安公司。
經過約3年建設,建成鋼筋水泥碼頭1座,寬3米,長60米;倉庫3座,每座庫容可放豆餅3萬塊;還建有飯店、客棧等樓房10多幢,規模頗大。秀嶼港成為境內進出口貨物的吞吐港口。他又向廈門太利洋行租用輪船,從上海、廈門等地運進豆餅、紗布、肥田粉、火油、雜貨等,運出桂圓乾、食糖、生豬等土特產及食品。惠安、仙遊兩縣商人的貨物,也由福安輪運來起卸。經常往來的有太利洋行的南強號、富新號、太湖號等輪船,碼頭因而大為繁忙。
為了發揮秀嶼港優勢,柏青向當時莆田駐軍建議,自秀嶼開闢一條公路,直接通往莆田、仙遊縣城。但這條公路只開至埔尾(約長12公里),未能完成。柏青在秀嶼建港,前後約六七年。
柏青生財有道,引起同行的競爭。他們紛紛向南京國民黨政府和省政府控告,要求制止柏青在秀嶼建港。雖然政府當局未加干涉,但形勢迫人。柏青因而放棄使用大型輪船的計畫,改用小型電船4艘(楓江、興安、福興和楓眉號),行駛在上海、寧波和溫州各港口之間,經營客、貨運業務。同時,國民黨海關、水上警察局等亦相繼在秀嶼港設卡收稅。
上世紀20年代末,柏青同仙遊商家劉機庭、楊瑤屏合資興辦興安公司,租用廈門泰利洋行的“鷺江”、“涵江”、“駕鰲”、“泉州”、“振東”等5艘輪船,自置“楓江”、“楓湄”、“興安”、“福興”等號小機動船,航運於廈門、秀嶼、三江口、上海、寧波、溫州諸港口。經營貨運,兼營客運,成為境內進出口貨物運輸的主要舶戶。
民國19年(1929),柏青被匪人暗殺,卒於湄洲島,時年3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