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村(雲南麗江柯村)

柯村(雲南麗江柯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柯村隸屬於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興文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三川鎮東南邊,距離興文村委會0.2 公里,距離三川鎮9公里。國土面積0.3畝,海拔1592米,年平均氣溫16.2 ℃,年降水量821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295.8畝,其中人均耕地。7畝;有林地15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柯村
  • 行政區類別:村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政府駐地:興文村委會
  • 地理位置: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
  • 人口:402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耕地面積:295.8畝
安徽黟縣柯村,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安徽黟縣柯村

中國最純樸的鄉村---柯村
中國最純樸的鄉村、中國最大的自然生態農莊---柯村柯村鄉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境內,距離黟縣縣城行車裡程約45公里;該鄉四面八方被各大著名景區包圍,黃山風景區正東向約45公里;佛教聖地九華山風景區正北向約40公里;牯牛降風景區正西向約25公里,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婺源正南向約50公里。
柯村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沿途經過九九八十一灣,記者日前從著名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黃山風景區向西驅車70公里,途徑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宏村,華東最大的瀑布群,美溪打鼓嶺等文明世界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最終來到了著名的革命老區---皖南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國最純樸的鄉村、中國最大的自然生態農莊---柯村鄉。
居住這裡的人純樸、善良、勤勞;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過著與世無爭的悠閒生活,鄰里和睦,相敬如賓,一家有難全村幫,一家有喜全村享;村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如果您能來到這裡旅遊您將會在此獲得人生最大的快樂。這裡物產豐富、種類繁多,村中有地道的土特產有機高山茶、天然野菜、如蕨菜、野生蘑菇、竹筍乾衣和正宗草雞、土豬肉、土豬火腿、野生河魚乾,集山珍美食與天然土特產於一體。
柯村
這裡山清水秀,山泉水甘甜無污染,空氣清新自然,山高林密、景色宜人、生態優美、空氣清新,該鄉森林覆蓋率85%以上、植被覆蓋率高達90%以上,為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華東動植物寶庫”有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紅豆杉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野生動物---金頭閉殼龜以及黃緣閉殼龜、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麂等動植物和鳥類。如能在此多滯留一些時間,呼吸清新的自然空氣,沐浴獨特的陽光,充分放鬆靈魂,同時通過適當的活動,諸如林中漫步、做操、打太極、閉目養神、作深呼吸或者放聲歌唱……充分感受森林中的那種氣息和氛圍,接受一下“森林浴”和“陽光浴”及“大氣浴”的洗禮;如能約上三五朋友用山泉水、紫砂壺沏上一壺高山茶,細細品味。這些都將會使你心曠神怡,使你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大量的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典建築和解放戰爭時期的特色紅色建築,並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器和名人墨寶,這裡由於有地理位置的優勢和徽商商道的理念優勢,歷代尤其是明清時期該鄉民眾馳騁景德鎮瓷都商界300年。
首先到達的是柯村第一景,江溪胡門茅山嶺景區,這裡是與美溪鄉交界的山崗上,車可以開到嶺頭,俯瞰全村美景數本處最佳,全村成一盆地形,此時正值油菜花開季節,仿佛自己掉在了畫中,如此春風洋溢的季節如果你也能來此觀賞油菜花將會讓你心曠神怡,你將終身難忘,此處有居高臨下,一覽無餘,一切美景盡在腳下的感覺。下山後進了村子,便發現村中綠樹成蔭,白牆黑瓦特色的別墅就建造在樹林裡,村中環境優美,不時會有熙熙攘攘的背包遊客出現,更有為了吃一頓名副其實的真正農家美食而來的縣城及市區的上班族,這裡盛產土雞,村中家家戶戶都養土雞和花豬,因其肉質鮮嫩而聞名全國,更是開辦了大型土雞花豬養殖場,為江浙滬一些高檔五星級酒店提供原料,更有知名院校和地方政府、企業聯合研發培育優良家禽家畜品種,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高效化、低耗化良好局面。隨後到達柯村,柯村是柯村鄉鄉政府所在地,為該鄉中心,村中有敦仁堂既“柯氏宗祠”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34年10月在柯氏宗祠成立了皖南蘇維埃政府,成功的進行了轟動全國的“柯村暴動”,為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方誌敏率領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提供了各項後勤補給保障工作,柯村皖南蘇維埃政府為閩浙贛土地鬥爭史乃至中國近代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有著悠久的紅色歷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紅色旅遊條件。
柯村
沿著柯村環鄉公路向北行便到了湖田村,徒步約30分鐘,馬路順著河道蜿蜒崎嶇延綿數十公里,一路可以看見各個朝代所見的攔河防洪蓄水大壩與河畔以及青石板鋪砌的古代驛道和用於灌溉的水車,一塊塊石頭堆砌而成,沒有水泥沒有鋼筋,充分的體現了古代人們的智慧和勤勞,該村人口主要為胡姓,與績溪胡氏有著密切的淵源與往來,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胡氏祠堂,不遠處有一村子叫穀子灣,古代以盛產稻穀而命名,大河繞村而過,村中小溪環抱,該村至今保存有千年的蒼天大樹成片,據村中百歲老人介紹:她小時候她的爺爺奶奶說“這些樹在他們小時候就是這么粗,一直到現在還是這么粗”,可想 而知這些樹木的年齡有多大,村中喜鵲成雙,見客人到來,遠遠的唧唧喳喳唱個不停,以此表示“熱烈歡迎遠方客人的到來”。據考察證實以及村中百姓介紹;現如今村中時有珍惜野獸“光顧”,如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動物白頸長尾雉, 國家重點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黑麂;鬣羚(俗稱四不像又蘇門羚)白冠長尾雉、山貓、五步蛇、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還有黃山特有獼猴群、野豬群、野雞等動物“光顧”。最晚發現金頭閉殼龜於本世紀初2002年、 最晚發現大鯢(俗稱娃娃魚)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1997年、最晚發現豺於上個世紀90年代、最晚發現過狼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最晚發現華南虎於50-60年代。繼續沿著環形道路前行,來到了美麗的三合孫村,這裡有大清乾隆年間至今300年保存完好的“旋溪塔”,塔碑有中記:“相與登絕頂而望曰,立千仞之峭壁,環九曲之溪灣,煙村深鎖,圖畫天然"。村口小橋一座,兩山間夾小道一條,可謂是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村頭有蒼天古樹群,預示著村中戒備森嚴,村中小河橫穿而過,兩岸百姓倚河而居,橋上車水馬龍,橋下河水清澈見底,時而魚兒遊蕩,時而蝦蟹混戰,夜間兩岸燈火通明,倒影水中,可謂是“勝蘇杭水鄉之景色,賽浦江兩岸之繁華”,別有一番特色。
柯村(雲南麗江柯村)
最後向前行便是寶溪翠林東坑村,這些村子相隔不遠,近在一山之隔,這裡盛產桑 蠶 茶,村中有現代化的茶葉加工廠和研發基地,這裡的山高林密,盛產高山茶。也還有很多高山未曾有人涉足過,村中生態環境優良,珍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曾有“毒死花豹事件”。起因,山上積雪深厚,冰天雪地,村民家水牛被山上下來的動物咬死啃食掉,後發現一隻牛腿被埋在雪中,村名愚昧將毒藥撒,次日毒死花豹一頭。
離開東坑村便到結束了長達40多公里的環鄉公路到達了起點柯村,沿途景點共有茅山嶺風光,(可看日出、雲海、油菜花)胡門古樹群農家樂項目、湖田農家樂和深山探險項目、箬笠坑萬畝原始森林、老鼠嶺、雞賽嶺、鬼打鑼、漩溪塔、趟滾壩、長天河、百里灘、萬里橋、翠林嶺徒步登山運動項目等,以及環鄉公路腳踏車機車戶外運動項目。這裡是中國最純樸的鄉村、中國最大的自然生態農莊---柯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了進一步保護這裡的自然生態、提高百姓經濟收入、提高旅遊知名度,為此,記者採訪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和上海復旦大學黃山籍教授、黟縣縣委常委,他們表示將積極重點推進保護該區域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建立野生動物保護監測站,積極重點規劃和發展中國最純樸的鄉村、中國最大的自然生態農莊---柯村的紅色旅遊、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努力為保護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提高農民收入做更大貢獻。
柯村(雲南麗江柯村)
記者何躍峰寄語: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願中國最純樸的鄉村、中國最大的自然生態農莊---柯村的明天更美好!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95.8畝(其中:田241.2畝,地54.6畝),人均耕地.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7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通電視、電話、通路。全村有117戶通自來水,有3戶飲用井水,有11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17戶通電,有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9%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分別占總數的60%和26%)。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3輛,機車7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有效灌溉面積為241.26畝,有效灌溉率為9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41.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 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2.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3.21萬元,占總收入的33%;畜牧業收入22.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3頭,肉牛3頭,肉羊33頭);漁業收入0.4萬元,占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0.53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35.82萬元,占總收入的35%;工資性收入8.96萬元,占總收入的9%。農民人均純收入736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0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34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117戶,鄉村人口402人,其中男性209人,女性193人。其中農業人口402人,勞動力262人。該村以漢,白 族,僳僳族族為主,其中白族1人,僳僳 族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4人,占人口總數的3%;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興文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梁官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6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7人,其中小學生37人,中學生20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