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害

林木病害

環境中各種不利因素引起林木生理機能、解剖結構和外部形態發生一系列不正常的改變,使它的生長、發育或生存受到影響,並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過程。它同風折、雪壓或昆蟲咬食等損傷有區別。引起林木病害的原因有生物的(侵染性的)和非生物的(非侵染性的)因素,總稱為病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木病害
  • 外文名:tree diseases
  • 分類:非侵染性和侵染性
  • 症狀:腐爛、腐朽、 潰瘍 等
  • 預防:施肥、澆水、修剪
  • 區別:同風折、昆蟲咬食等損傷有區別
英語翻譯,介紹,症狀類型,預防林木病害,

英語翻譯

tree diseases

介紹

非侵染性病原包括不適宜的土壤或氣象條件和環境污染,它們引起的病害稱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侵染性病原包括真菌細菌病毒、類菌質體、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常稱為病原物,它們引起的病害稱侵染性病害或寄生性病害。受病原物侵害的植物稱寄主。病原物在寄主體表或體內生長、發育和繁殖,不但自寄主體中吸取營養,且其代謝產物常對寄主產生刺激或毒害。寄主受病原物侵染時,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抗病或感病反應,並在生理上、解剖上和形態上發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然後表現出具特徵性的症狀。

症狀類型

斑點 多發生於葉片和果實上,病斑多為褐色,圓形、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有時具有輪紋。葉上斑點擴大,會引起葉枯。如油桐黑斑病杉木細菌性葉枯病。由真菌中的炭疽菌引起的斑點類病害稱為炭疽病,病斑多為黑色或黑褐色,潮濕時病部會湧出粉紅色膠狀物。
腐爛 發生於樹木的各個部分。主要是由真菌或細菌分泌的酶分解細胞間的中膠層,使細胞分離,組織腐爛,並常帶有酸臭味。如楊樹腐爛病油茶軟腐病等。
腐朽 專指樹木根、乾的木質部霉爛而言。腐朽的木質部鬆軟易碎。由真菌引起。腐朽後期,病部往往長出蕈來。如松根朽病木材腐朽等。
潰瘍 樹木枝幹的局部皮層壞死,形成凹陷病斑,周圍稍隆起。如槐樹檫樹潰瘍病
粉霉 病部表面生有由某些病原真菌的表生菌絲體和孢子堆形成的白毛、黑色或銹黃色粉狀物或霉層。如樹木的白粉病鏽病煤污病以及種實發霉。
叢枝 樹木的部分枝條上枝葉變小密集叢生。多由真菌或類菌質(原)體侵染所致。病原物的侵染活動,抑制了枝條頂芽的生長發育,腋芽或不定芽大量萌發,叢生許多細弱小枝,小枝的腋芽又發育成小枝,重複數次,導致枝葉密集成叢。病枝一般垂直於地面,向上生長,節間變短,葉形變小。病枝陸續枯死。
腫瘤 樹木的枝條局部細胞增生而形成腫瘤。多由真菌或細菌引起。如松瘤鏽病、柳杉癭瘤病等。
枯萎 一般專指由真菌或細菌引起的維管束病害而言。病菌侵入樹木根部或幹部維管束組織,沿維管束擴展,使維管束堵塞或產生毒素破壞維管束組織,使維管束失去輸導功能,造成成樹木整株或局部枝葉枯萎。如油桐枯萎病、木麻黃枯萎病。
黃化、花葉 葉片大部或全部褪綠變成黃色或黃白色,稱為黃化;葉片色澤深淺不勻,濃綠和淺綠相間稱為花葉。這類症狀大多由營養失調或類菌質(原)體和病毒所引起。如多種樹木的黃化病花葉病
流脂或流膠 樹木的芽、枝、幹流出樹脂或樹膠,致使樹木生長衰弱或芽梢枯死,稱為流脂病或流膠病。如國外松芽流脂病、桃樹流膠病。國外松芽流脂病是由於土壤中缺硼,桃樹流膠病的病原則很複雜。

預防林木病害

不良環境條件是引發林木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重要原因,加強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等創造適合林木生長、不利於病原物生長發育的環境,是預防林木病害發生的重要措施。
施肥 適當施肥可促進樹體生長發育,增強抵抗力。栽前清除建築垃圾等雜物,挖穴,底層鋪施基肥,土壤貧瘠的向穴內添加沃土。根據樹體生長情況及時施追肥,春季施肥以氮肥為主,促進枝葉生長;盛夏少施或不施肥;秋季施肥以磷肥為主,促進花芽分化和花蕾膨大。氮磷鉀配合施用,比例為4∶3∶2。及時補充鋅、鐵等微量元素,以免各元素比例失調,導致病害發生。
澆水 澆水能調節溫度,在高溫時吸熱降溫,低溫時減緩降溫速度。水分過多,樹體生長衰弱,抵抗力下降,抗逆性減弱。缺水會導致葉片萎蔫、爛根、落葉,甚至死亡。應根據樹體缺水情況適度澆水,掌握土不乾旱不澆水,要澆則澆透的原則。春季澆返青水,入冬澆凍水,夏季乾旱多澆水,秋天林木生長緩慢少澆水;林木生長旺盛期多澆水,花芽分化期少澆水;喜濕植物多澆水,耐旱植物少澆水。注意不能對有病害的植株噴水,以免病害擴展。
修剪 修剪可以控制樹勢,促進樹體強壯;去除雜亂枝,增強通風透;剪除病蟲枝,防止病害大面積傳播。修剪後傷口塗殺菌劑,防止病菌從剪口侵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