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旅遊志

《林州市旅遊志》是林州市旅遊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林州市旅遊志
  • 作者:林州市旅遊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07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實事求是,力求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的統一,全面系統地展現林州市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優勢和旅遊業的發展歷史。

作品目錄

封面
林州市旅遊志
林州市旅遊志編纂委員會
林州市旅遊志編輯室
圖片
199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視察紅旗渠
1996年6月1日,江澤民總書記視察林州紅旗渠
1995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溫家寶蒞林州考察
2002年6月林州市城東戰國古墓出土的古戰車
鑿於唐貞觀二十二年(648)的大緣禪師摩崖石塔
宋墓壁畫
源遠而來
總乾渠通天溝
青年洞
絡絲潭
紅旗渠總乾渠分水閘
紅旗渠紀念館
太行大峽谷
九連瀑
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
王相岩
桃花潭瀑
平湖之春
黃華神苑牌坊
王母瑤池
黃華玉女峰
小西天
雲梯棧道
晉豫雄關
洪谷唐塔
明代謝公祠
匡廬瀑布
五龍洞國家森林公園
五百羅漢崖
自然天生橋
萬泉湖
帕尖山景區(附圖)
紅旗渠觀光大道景區(附圖)
如意湖
林州烈士陵園
紅旗渠雕塑園—千軍萬馬戰太行
一九九七年五月,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獲得者。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與安陽捲菸廠廠長趙志正握手。
安陽捲菸廠一角
二○○三年七月,民政部紀檢組長張印忠(左二)帶領全國村務公開協調小組來林州檢查指導工作,林州市民政局局長程水義(左一)為其匯報工作。
林州市光榮院(老年公寓)一角
林州市殯儀館
河南省省長李成玉視察林州交通建設
暢達迅捷
大路通天
2004年7月29日,河南省省長李成玉(右一)到林州市一中視察指導工作。左二為安陽市政府市長董永安,左一為安陽市委副書記張啟生,右二為林州市委書記來亮,右三為林州市一中校長、黨委書記楊培森。
2002年9月1日,林州一中新校落成典禮
校長 楊伏生,中學高級教師、全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總課題組研究員、河南省管理心理學會研究員、林州市教育學會理事
二十周年校慶
林州市第七中學 第三職業高中 附圖
去海度假村 附圖
董事長 王海發
大會議室
小會議室
餐廳
雲海旅行社組團到雲南石林旅遊
總經理 常海濤
騰雲台
本社導遊員在表演節目
集團產業大樓
培訓網路三號機房
位於人工天河——紅旗渠畔、占地近千畝的漳河旅遊度假村
2004年8月,河南省建設廳廳長查敏(中)視察桂園東區
林州金桂園轉角沿街透視
生態園牌坊
景區山門
蒼龍廟
登山台階
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獎狀”獲得者、總經理 宋全成
機加工車間
1981年8月,時任安陽市委書記的鐘力生(中)到原廠檢查指導工作
2005年3月,林州市委書記來亮到公司檢查指導工作
外商到廠洽談業務
董事長、總經理 郝東升
1995年10月,國務院扶貧辦顧問、原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到本廠視察時與總經理郝東升合影
榮譽 附圖
花園式工廠外景
3米落地車床
319×410矩形坯結晶器總成及上口
2米立式車床
φ300圓坯結晶器總成及上口
經理 翟拴福
種子公司外景
公司研製的配方肥料
紅旗渠牌玉米良種
林州市旅遊景點分布圖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第一編 景觀
第一章 紅旗渠景區
第一節 分水苑
第二節 青年洞
第三節 絡絲潭
第二章 太行大峽谷景區
第一節 王相岩
第二節 桃花谷
第三節 太極山
第四節 仙台山
第五節 龍床溝
第六節 太行平湖
第三章 黃華神苑景區
第四章 天平山景區
第五章 洪谷山景區
第六章 龍鳳山景區
第七章 萬泉湖景區
第八章 五龍洞景區
第九章 柏尖山景區
第十章 紅旗渠觀光大道
第十一章 城內古蹟及其他小景區
第十二章 天象景觀
第一節 三九嚴寒桃花開
第二節 三伏酷暑洞結冰
第三節 千古之謎豬叫石
第四節 雲海仙山
第五節 仙女送燈
第十三章 展館建設
第一節 紅旗渠紀念館
第二節 烈士陵園
第三節 博物館
第四節 八路軍總部豫北辦事處
第五節 石板岩扁擔精神展覽館
第六節 谷文昌紀念亭
第二編 古今名人與林州
第一章 中共早期領導人在林縣抗日根據地
第一節 劉伯承、鄧小平率部人林縣
第二節 劉少奇、鄧小平、陳毅等中央領導通過林縣地下交通線
第二章 關心林州和前來視察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第一節 毛澤東主席接見縣委書記楊貴
第二節 胡耀邦蒞林考察
第三節 周恩來總理關心林縣人民
第四節 姬鵬飛陪同駐華使節參觀紅旗渠
第五節 康克清蒞林參觀紅旗渠
第六節 李先念陪同尚比亞總統卡翁達蒞林參觀
第七節 鄧小平宣傳紅旗渠
第八節 烏蘭夫陪同高棉賓努首相蒞林參觀
第九節 陳永貴蒞林考察
第十節 錢正英陪同斯里蘭卡貴賓兩次參觀紅旗渠
第十一節 陳慕華陪同馬爾加什貴賓蒞林參觀
第十二節 吳學謙陪同土耳其貴賓蒞林參觀
第十三節 趙朴初參觀紅旗渠
第十四節 王震談加強紅旗渠管理
第十五節 廖漢生、馬文瑞蒞林考察
第十六節 李長春情滿林州
第十七節 陳俊生蒞林考察
第十八節 姜春雲蒞林考察
第十九節 王恩茂參觀紅旗渠
第二十節 楊汝岱蒞林考察
第二十一節 胡錦濤蒞林考察
第二十二節 溫家寶蒞林考察
第二十三節 彭琨雲兩次蒞林州調研農村合作醫療
第二十四節 江澤民蒞林視察
第二十五節 喬石蒞林視察
第二十六節 葉選平參觀紅旗渠
第二十七節 李鐵映參觀紅旗渠
第三章 蒞林參觀遊覽的國外友人
第一節 蒞林參觀遊覽的國外友人及知名人士
第二節 紅旗渠產生的社會影響
第四章 當代林州名人
上甘嶺一級戰鬥英雄——孫占元
上甘嶺二級戰鬥英雄——栗振林
焦裕祿式縣委書記——谷文昌
全國林業勞模、中國式米丘林——石玉殿
全國勞動模範——李順達
原水電部副部長——李代耕
全國商業戰線一面紅旗——石板岩供銷社主任李林洹
原湖南省委書記——萬達
紅旗渠建設的策劃者和指揮者——楊貴
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曹雙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司令員——李乾元
一心為民的好支書——許東倉
第五章 歷史文化名人
舜(五帝)
武丁(商)
傅說(商)
趙勝(春秋)
趙武靈王(戰國)
杜喬(東漢)
夏馥(東漢)
肖綦(東漢)
曹丕(三國)
石勒(晉)
支遁(晉)
僧達(南北朝)
高歡(南北朝)
高洋(南北朝)
僧稠(南北朝)
真玉(南北朝)
那連提三耶舍(南北朝)
義泓(南北朝)
乾壽(南北朝)
荊浩(五代)
僧邕(唐)
盧太翼(唐)
圓寂(唐)
從漪(五代十國)
柳開(宋)
王獵(宋)
張商英(宋)
錢景允(宋)
李琮(宋)
韓琦(宋)
邵雍(宋)
翟炳(金)
賈竹(金)
王庭筠(金)
張敏修(金)
元好問(金)
劉濤(金)
劉祁(金)
許有壬(元)
高書訓(元)
司馬德義(元)
菊庵禪師(元)
崔銑(明)
馬卿(明)
謝思聰(明)
胡汝嘉(明)
李畫(明)
馮棟(明)
張應登(明)
符驗(明)
張崇雅(明)
吳定(明)
許三禮(清)
潘耒(清)
王玉麟(清)
牛應徵(清)
王鐸(清)
閆賓(清)
牛存仁(清)
王繡(清)
張南薰(清)
郭文亭(清)
郭興義(清)
張家駿(清)
李見荃(清)
韓欲明(民國)
第三編 旅遊規劃
第一章 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要點(1994年版)
第一節 規劃的提出、指導思想和目標
第二節 對風光資源的分類
第三節 風景名勝區的性質和特點
第四節 風景區範圍及景區劃分
第五節 人文景觀開發保護規劃
第六節 植被撫育和綠化規劃
第七節 環境保護規劃
第二章 林州市旅遊業總體企劃綱要要點
第一節 林州市旅遊地形象定位
第二節 林州市旅遊景區開發戰略
第三節 旅遊形象宣傳主題
第四節 旅遊商品開發的產品策略
第五節 旅遊管理創新體系框架
第三章 紅旗渠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要點(2005年版)
第一節 1994年總體規劃評價及現狀存在問題分析
第二節 風景資源評價
第三節 風景名勝區發展分析
第四節 規劃範圍、性質與目標
第五節 功能分區
第六節 風景區游賞規劃
第七節 實施規劃的措施與保障
第四章 林州市天平山旅遊發展建設規劃要點
第一節 對1994年《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評價與借鑑
第二節 本次規劃的指導思想及原則
第三節 天平山旅遊資源綜合評價
第四節 天平山旅遊發展戰略規劃
第五節 天平山旅遊區劃與空間布局
第四編 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章 七十年代紅旗渠參觀熱
第二章 旅遊業的起步
第一節 林縣旅遊資源的發現
第二節 紅旗渠遊覽區的創建
第三節 王相岩景區的開發
第四節 黃華寺的保護和恢復
第五節 龍鳳山景區的創建
第三章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第一節 發展旅遊業總動員
第二節 景區建設的領導
第三節 景區建設異彩紛呈
第四節 旅遊交通道路建設
第四章 “旅遊創名牌”戰略的實施
第一節 旅遊產業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 旅遊大環境治理
第三節 紅旗渠觀光大道建設
第四節 爭創4A級景區
第五章 投資與效益
第五編 旅遊宣傳和市場開發
第一章 輿論宣傳
第一節 強化對旅遊宣傳的認識
第二節 利用影視媒體進行宣傳
第三節 利用報紙、雜誌、書刊宣傳
第四節 請進來——風光踩線
第五節 走出去——旅遊推介
第六節 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大型文化體育活動
第七節 民眾文化廣場活動
第八節 創立紅旗渠牌香菸——安煙得利,林州揚名
第九節 舉辦“紅旗渠精神巡迴展”
第二章 省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命名
第一節 河南省政府命名林慮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第二節 國家林業局命名五龍洞為國家森林公園
第三節 六部委命名紅旗渠為全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第四節 中宣部命名紅旗渠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第五節 國家旅遊局命名紅旗渠和太行大峽谷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第六節 國務院命名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第七節 水利部命名紅旗渠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第八節 國家旅遊局命名太行大峽谷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第三章 林慮山國際滑翔旅遊節
第一節 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的發現
第二節 ’92中國林縣“海峽杯”懸掛、傘翼滑翔賽
第三節 ’93首屆亞洲“日月神”杯傘翼滑翔公開賽
第四節 ’94“嘉陵集團杯”國際滑翔傘比賽
第五節 ’95滑翔傘世界盃熱身賽
第六節 ’96全國滑翔傘優秀選手賽
第七節 ’97中國·林州滑翔賽世界盃賽
第八節 ’98中國·林州“紅旗渠杯”國際滑翔傘公開賽、全國滑翔傘優秀選手賽暨國際滑翔旅遊節
第九節 2002中國·林州滑翔傘世界盃熱身賽暨全國滑翔傘優秀選手賽
第十節 2004林州國際滑翔賽暨全國優秀選手賽
第四章 黃華山文化廟會
第五章 萬泉湖文化藝術節
第六章 柏尖山紅葉節
第七章 林慮山山水畫寫生基地
第八章 書畫
第九章 歌謠
第十章 民俗
第一節 歲時節令
第二節 紀念日
第三節 人生禮儀
第四節 民間信仰
第十一章 民間傳說
第一節 太行大峽谷傳說
第二節 黃華山傳說
第三節 洪谷山傳說
第四節 龍鳳山傳說
第五節 絡絲潭傳說
第六節 萬泉湖傳說
第七節 柏尖山傳說
第八節 紅旗渠觀光大道傳說
第六編 旅遊服務
第一章 旅行社
第一節 對旅行社的激勵政策
第二節 旅行社簡介
第三節 導遊培訓
第四節 旅遊線路
第五節 遊覽區門票管理
第二章 交通食宿娛樂購物
第一節 旅遊交通
第二節 賓館、飯店、旅社
第三節 地方小吃
第四節 土特產品
第七編 機構沿革
第一章 黨政機構
第一節 外事僑務辦公室
第二節 旅遊局
第三節 外事僑務辦公室、旅遊局黨組
第二章 二級機構
第一節 旅遊局內設機構
第二節 風景區管理機構
第三章 黨、工會、共青團組織
第一節 外事僑務辦公室黨支部
第二節 旅遊局工會
第三節 共青團組織
第四章 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第五章 林慮山風景名勝區建設總指揮部和分指揮部
第一節 總指揮部職責及領導成員
第二節 內設機構職責及領導成員
第三節 各分指揮部負責人員名單
第六章 林州市旅遊產業發展指揮部
第一節 領導成員名單
第二節 指揮部辦事機構及成員
第八編 為林州旅遊業做出貢獻的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略
陳傳康
元海生
楊建林
第二章 人物簡介
田永昌
段長山
秦文學
王平均
毛萬春
李慶瑞
趙志正
聶孟磊
王宏民
呼明山
申富生
王其善
申伏生
王丙力 郝劍平
郝明亮
程水義
李銀錄 王復生
劉秋生
王哲
來亮
王春安
秦明順
李蕾
馮敏
常海濤
王獻青 楊明慶
畢保吉
秦明昌
郭滿才
陳安林 范紅彬
第三章 付出心血的專家名錄
第四章 集體及個人榮譽
第五章 旅遊開發捐資單位及個人名單
第九編 大事記
附錄
一、藝文
1、古詩詞 遊記
2、當代詩詞
二、考釋
林州曾是趙國第二個都城
林州曾是趙國都城
趙都中牟林州說的推定
三、重要文獻
林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林慮山風景名勝區建設步伐的意見林政[1998]5號
林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林州市加快旅遊業發展的實施辦法的通知林政[2004]56號
編後記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