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載

林宗載,原名鬷言,字允坤,號亨萬(Hambuan),同安縣嘉禾塔頭人(今廈門市思明區黃厝村塔頭社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林宗載
  • 字號:允坤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地:同安縣嘉禾里塔頭
  • 主要作品:觀海堂平平編
  • 主要成就:明末廈門海絲明珠
林宗載,原名鬷言,字允坤,號亨萬(Hambuan),同安縣嘉禾塔頭人(今廈門市思明區黃厝村塔頭社人)。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舉人,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寺卿(正三品)。著有《觀海堂平平編》,邑人湖、廣、雲、貴總督蔡復一為之作序,年七十卒,入祀鄉賢祠。
初授浮梁縣令,浮梁當地有一無賴勾結宦官,以獻給皇帝使用為名,企圖霸占民間田產,全縣惶恐不安。他查清那無賴作奸使壞的事實,將其繩之以法,百姓無不稱道。他還認真核查、清除田糧征繳過程中的弊端,天啟初年(1621年),任兵科給事中,歷戶、刑左右給事中,進戶科都給事中。
明末軍費無度,當時邊防軍費毫無計畫,每月巡山防海的費用達白銀29萬兩,他請旨查核,省去7萬兩,建議“因餉檄兵,因兵檄官”,切中時弊,受到天啟皇帝(明熹宗)的賞識,晉升為太僕寺卿代理主持太常寺庶務。莊烈帝朱由檢(崇禎)即位時(1628年),凡是祭告祖廟、皇陵的大典,均由他安排,晉升為太常寺卿。後見朝政日非,急流勇退,於崇禎二年(1629年3月)疏乞終養許之,旋退歸廈門。
1630至1640年間,亨萬(Hambuan)利用從政的官方背景,帶領雁塔林氏家族開啟並創造了廈門對外貿易的輝煌時代。他以塔頭和錢嶼為基地,通過海運和荷蘭、葡萄牙、東南亞各地的外國商人做起了貿易,中國的土特產、手工業、鑄造工藝、華夏文化源源不斷地推向世界,同時也引進西方文化及西方先進技術和產品,重啟並實踐了今天所說的“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傳奇,其遠見卓識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經過十年的努力經營,亨萬家族已是明末廈門最大的對外貿易集團,是一個集對外貿易、貨運、客運的多功能巨型集團,擁有五桅大貨輪99艘,同時也利用自己曾有的官方背景取得經營許可,是早期可以合法經營海上貿易的巨子。作為重啟“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者之一,其將為廈門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歷史提供寶貴的依據。
其名姓亦見於《廈門志》卷十一。巴達維亞城日記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