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春

林學春

林學春,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全固態光源實驗室主任,物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員。美國光學學會(OSA)會員、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理事、中國光學協會雷射分會委員、863重點項目、專題項目評審專家、國家基金委基金項目評審專家;《Optics Express》、《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Optics Letters》、《中國雷射》等雜誌審稿專家。主持了多項國家科技部863重點、主題項目。發表文章80餘篇,申請專利30餘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學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78年4月
  • 職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畢業院校:雲南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高功率全固態雷射器研製,主持國家863重點、主題項目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研究方向,

人物生平

林學春林學春
林學春,出生於1978年4月。1999年7月畢業於雲南大學物理系套用物理專業,獲學士學位;2004年5月畢業於中科院物理所光物理開放實驗室,獲博士學位;2004年7月至今就職於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2005年被評為副教授,2007年被評正教授,並於同年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最年輕的研究員。工作期間林學春教授兩次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高級訪問學者。

主要成就

越鴻溝,收穫碩果
林學春研究員與國外同行開展學術交流。林學春研究員與國外同行開展學術交流。
2005年,博士畢業後來到半導體所科技處工作剛剛一年的林學春接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籌建全固態光源實驗室。
創建初期,林學春白天被科技處各種事務性工作填得滿滿當當,研究只能放在晚上做。大功率雷射器實驗危險性很強,水、電、光都集中到一個很小的區域,稍不留神,水濺出來會有災難性的後果,看不見的雷射射出來會把鋼板燒個窟窿。而那時,實驗室里只有林學春一個人在同時面對這些可能發生的危險。
工作中,林學春把雷射器部件一個個拆開,反覆對比每一個參數,認真設計每一個步驟。
終於,林學春跨越了鴻溝,成果接踵而至。實驗室相繼突破3kW、4kW、6kW和8kW雷射輸出,縮短了與國際上該領域的差距。2008年,以林學春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863”重點項目‘高功率5千瓦全固態雷射器’”的課題“高功率全固態雷射器研究”通過了科技部專家組嚴格評估,這是我國首次研製成功的滿足工業需求的5千瓦級全固態雷射器,並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這項成果對打破國際禁運、實現雷射先進制造裝備工程化具有重要意義。
進軍“雷射革命”
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林學春及其科研團隊以“工業套用需求”為導向,研製出一系列工業化高穩定性、高可靠性雷射器及其裝備,廣泛套用於雷射焊接、表面處理、精細加工和雷射醫療等領域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他們研製的高穩定性全固態雷射器被中國計量院作為標準光源,對國內的功率計進行標定。他們還開發出國內領先的1000W準連續(90ns)全固態雷射器,用於船舶的除漆除銹等行業,套用於新加坡IDI雷射有限公司。
林學春及其科研團隊研發出的全固態高能量脈衝(12J/脈衝)雷射器可以對金屬表面進行毛化,使載貨重軌能在雨雪等惡劣天氣下正常行駛,技術將有望套用到高速鐵路上,這將大大提高我國高鐵在惡劣天氣中的運營能力。
林學春團隊研製出的工業用1~5kW高性能系列化全固態雷射器於2010年成功與江蘇省丹陽市天坤集團簽訂成果轉化協定,直接為研究所帶來了2000萬元的現金收益。這項技術將廣泛套用於汽車、船舶、航空、鐵路等對國民經濟起舉足輕重作用的材料加工領域,對儘快扭轉我國在先進制造領域關鍵成套裝備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方向

高功率全固態雷射器及雷射非線性頻率變換。林學春教授與2002年10月在國內首次實現全固態高功率中紅外雷射輸出,首次利用紅、綠、藍三基色雷射混合出白色雷射,為我國雷射全色顯示奠定了基礎。於2003年在國際上首次採用新型非線性晶體BiBO補償走離獲得瓦級高功率藍光輸出,並首次實現瓦級藍光全波段連續可調諧輸出。於2004年國際上首次利用碟片晶體獲得藍光雷射輸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