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鄉

松花江鄉

松花江鄉隸屬巴彥縣管轄。位於縣境西南端,松花江北岸,南與賓縣隔江相望,西與呼蘭縣以少陵河分界。鄉政府駐地距縣城6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松花江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巴彥縣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地理位置巴彥縣
  • 面積:184.75平方公里
  • 人口:29096人(2017年)
  • 車牌代碼:黑A
鎮情概況,歷史沿革,發展,地圖信息,

鎮情概況

松花江鄉位於巴彥縣城西南6公里,哈肇公路、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公路穿境而過,全鄉幅員面積184.75平方公里,沿江地帶都在大頂子山航電樞紐以下,正是水產資源豐富,水文特徵穩定的安瀾之地。全鄉耕地面積 196508畝,轄6個行政村,61個自然屯,全鄉年社會生產總值實現5億元。
松花江鄉堅持“多元並舉、近郊促工、惠民強農”工作主題,深入實施“農業強鄉、牧業立鄉、招商活鄉、勞務富鄉”的總體戰略,把握區位優勢,大力調整產業布局,積極推進“近江近河綠色水稻種植區、北藥產業開發區、現代農業示範區、鄉村生態旅遊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帶、特色經濟種植帶”, 群策群力,全力打造“四區兩帶”的經濟發展格局。

歷史沿革

松花江鄉一帶,清末,隸屬巴彥州第一區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1月,改隸巴彥縣管轄。東北淪陷後,1939年1月,設立富裕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1月,隸屬富裕區管轄。1948年11月,劃歸松山區,1950年改為第三區,1955年6月恢復松山區名稱。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定松花江鄉。1958年9月,改稱松江人民公社。同年11月,將松江、臨江、國道、天德、永發5個公社合併為五嶽河大公社,後改稱松花江公社。1961年4月,將松花江公社劃分為松花江、永發、臨城、臨江4個公社。1969年5月,將松花江公社部分生產隊分別劃歸臨江公社和永發公社管轄。1984年2月,政社分開,改為松花江鄉。

發展

富饒美麗的松花江鄉,緊依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城,南臨松花江賓縣隔江相望,西依少陵河與呼蘭接壤,北靠哈肇公路。是“永常大豆模式”的發源地,是全縣重要的糧食、畜牧生產基地,是省“農業生產先進鄉”,哈爾濱市“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鄉幅員面積175.2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 29096人(2017年),土地面積為9695公頃,綠色種植面積1540公頃,糧食、糖麻、畜禽、瓜菜是松花江鄉發展經濟的主導產業,玉米、大豆、水稻、小雜糧、林果、亞麻、甜菜、生豬、黃牛、奶牛、羊、家禽是重點發展的產品,全鄉黃牛飼養量已達0.4萬頭、生豬達2萬頭、羊0.98萬隻、家禽30萬隻,並且以每年10%的數量遞增,是飼養、販賣、加工的重要基地。
精心實施五大工程,保障民生,促進社會發展
一是現代農業工程。引進1000萬元項目資金,建立了全省首批農機專業合作社,規劃面積4萬畝,積極探索了經營模式。二是規模牧業工程。全鄉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發展到6個,生豬年飼養量達13萬頭。三是招商引資工程。共引進企業16個。四是項目爭取工程。爭取到污水處理、少陵河堤防加固、現代農業發展、通村公路建設等項目30餘個,到位資金1.1億元。五是新農村建設工程。累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4000萬元,建設通村公路108公里、整屯推進7個、休閒廣場4個1.8萬平方米、標準化路邊溝1.1萬延長米、村級文化活動室2個700平方米、農家書屋2個、橋涵310座,造林綠化面積6000畝。
深化三項改革,探索改變農村面貌的新模式
一是改革創新,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2009年,在五一村率先試點並在全鄉全面推開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四證”發放率達90%以上。試點經驗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委授予巴彥縣委最佳改革創意獎。省委、省政府也給予了極大關注,改革經驗在全省財政局長會議上交流。二是大膽探索,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劃建設了全省第一批現代農業示範區,探索了農機合作社的體制、運行模式、內部管理機制。三是強化管理,實行三資委託代理工作。率先建立了全縣首個“三資”委託代理服務中心,全面建立了“三資”基礎台賬,完善了“三資”委託代理服務10項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做到了“五統一”,實現了村花錢不管錢、鄉管錢不花錢、農民享有支配權的規範管理目標。
推進惠民工程,創建和諧穩定的生態家園
一是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民眾生活環境。提前4年完成了全鄉通村公路建設任務,打人畜飲水井20餘眼,建設完成了7個新農村建設整屯推進試點屯。投入1002萬元整修加固了少陵河堤防;累計投入3000餘萬元,進行清淤除澇、節水灌溉、共建示範田、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測土配方等基礎建設。二是化解矛盾,積極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切實把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放到重要位置,建立了領導幹部信訪接待日制度,處理了30餘起重點信訪案件,有效化解了矛盾,維護了穩定。三是力辦實事,幫助解決難點問題。始終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注意關心弱勢群體生產生活,先後為50餘戶受災農戶解決了建房、春種、冬季取暖等問題,為30餘戶困難農戶解決了子女就學和看病就醫等資金問題。
一是實施班子引領工程,不斷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在領導班子中,全力實施了定期學習、民主決策、分工負責、定期例會、領導談心等五大剛性機制,保證了領導班子團結和諧,成為全鄉各項工作的堅強堡壘。二是實施黨建創新工程,著力提升黨建工作整體活力。開展了“在自然屯上建立黨支部”活動,在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疑難問題上,普遍採取了“自然屯黨支部提議、村黨總支複議、自然屯議事小組商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的“四步議事”工作法,有效地彌補了村黨組織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三是實施履職承諾工程,著力發揮黨員先鋒引領作用。組織農民黨員在農村道路硬化、清潔能源建設、安全飲用水等方面共做出服務承諾項目202項,黨員結成“一幫一”扶貧幫扶對子78個,為貧困戶解決資金50多萬元,提供技術服務138項。在落實農業結構調整“三個100”工作中,黨員幹部帶頭髮展特色經濟作物面積6000多畝,建設特色養殖基地10個。四是實施效能建設工程,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圍繞開展作風能力建設年活動,教育引導幹部幹事實實在在、做人堂堂正正、為民全心全意、工作向高標準看齊,言必行、行必果,乾就乾好、力爭一流。全鄉上下形成了爭創一流工作業績的奮進口號、各業齊頭並進的發展態勢、人心思奮的良好氛圍。五是實施反腐倡廉工程,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廉政教育。加強政治理論教育,認真學習了《廉政準則》“八項規定”等黨紀條規,學習先模人物典型事跡,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責任、明確目標,簽訂目標、加壓驅動,嚴格標準、真抓實管,領導示範、表率帶動,跟蹤檢查、注重實效。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建立完善了10項資產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做到了制度、審批、核算、公開、歸檔“五統一”;健全機關管理機制,先後完善了《政務公開制度》、《機關接待制度》、《機關財務管理制度》、《機關車輛管理制度》等8項制度;實行重大項目招標機制,對新農村道路建設、重點工程建設以及民眾關注的大項目建設,全部實行招投標制度;完善政務公開機制,凡是涉及民眾利益、民眾關心的行政行為,都通過政務公開欄進行公開,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規範了行政行為,改進了工作作風,杜絕了不正之風;推行村級幹部工作規範機制,在全鄉推行了村務大事村民公決、財務全程公開、村幹部集體辦公、民情答疑和民主評議村幹部等“五項制度”。

地圖信息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松花江鄉政府(017鄉道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