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巴·意希班覺

(1704—1788)清代著名佛學家,通稱“松巴堪布”,全名羅桑意希班覺貝桑布。3歲時由嘉木樣一世阿旺宗哲(1648—1722)認定,被迎人郭隆寺坐床。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從卻藏·羅桑丹貝堅贊受沙彌戒。此後,師從章嘉·阿旺卻丹和土觀·羅桑卻吉嘉措等,於郭隆寺學經。清雍正元年(1723年)去西藏,先人哲蚌寺郭莽扎倉,以堪布阿旺南喀、摩嘉然堅巴·加央嘉措等為師,學習刻苦,幾乎背會了郭莽教程的全部新舊經文。雍正三年(1725年)遊學後藏,由五世班禪羅桑意希授比丘戒,翌年被選為郭莽扎倉堪布。此後,拜甘丹赤巴阿旺卻丹(七世達賴經師)、著名學者南喀桑布、扎德格西·阿旺卻貝、彌吞·索南堅贊,下密院的扎巴倫珠等數十名高僧為師,系統學習顯密經典以及醫學、工巧、歷算、聲韻、文法、繪畫、梵文等,對各種學科無不通達。雍正五年(1727年),噶倫阿爾布巴等謀害掌握實權的噶倫康濟鼐,挑起前後藏軍事衝突,意希班覺曾阻止屬下僧人參加阿爾布巴等人的前藏軍隊。變亂平定後,他受到頗羅鼐的讚賞,被委任為錫金吉蔡寺法台。雍正九年(1731年),返回安多,一面繼續拜師深造,一面在佑寧寺的靜修地絳曲林(今青海互助縣的天門寺)、隆噶山丹林(今青海大通縣的松布尕寺)等地修持密法。乾隆二年(1737年),奉乾隆帝之召陪同章嘉三世若貝多傑到京,校對漢地印製的藏文經籍,表現出淵博的學識,獲得“額爾德尼班智達”的稱號,並被乾隆任命為多倫諾爾匯宗寺法台。乾隆八年(1743年)赴五台山朝拜,並在此留居三年。乾隆十一年回到青海,先後任佑寧寺、羊官寺、龍溝寺、白扎乩寺、祁家寺等寺法台。意希班覺精通大小五明,閱歷豐富,是一位博學多產的學者。著述凡9函,68部,主要有《印藏漢蒙佛教史如意寶樹》(簡稱《真意寶樹史》)、《青海史》、《法行寶矍》、《法行集要》、《中觀·般若、俱舍學之鑰》、《四續護摩}、《藏文正字學》、《詩學藻詞》、《歷算母子三部》、《醫學四續難題》、《噶丹新曆算》、《佛像佛經佛塔量度經註疏》、《南贍部洲總論》、《松巴堪布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