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隆宮王船祭─王船的故鄉

虔誠感恩的海神文化.萬人空巷的觀光亮點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興建於清乾隆年間,是東港宗教信仰重地,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王船祭,由於兼負著善男信女祈福、消災、解厄的感恩與虔誠之情,不但祭典時間長,規模也極為盛大,祭典科儀更嚴格遵守古禮,在熊熊烈火下燒成灰燼的王船,不僅將東港的海神文化推到最高點,更形成萬人空巷的觀光亮點,場面非常壯觀。 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相傳大約在清康熙45年,由先民攜香火隨祀,因神威顯赫,有求必應,故興廟永祀。初建於“舊東港”故地,因山洪汜濫沖毀廟基,遷至“太監府”,後又颱風巨浪刮失,再次以海上漂來木材遷建至現今所在地建廟。

屏東縣東港鎮東隆宮興建於清乾隆年間,是東港宗教信仰重地,三年一科的迎王平安祭典王船祭,由於兼負著善男信女祈福、消災、解厄的感恩與虔誠之情,不但祭典時間長,規模也極為盛大,祭典科儀更嚴格遵守古禮,在熊熊烈火下燒成灰燼的王船,不僅將東港的海神文化推到最高點,更形成萬人空巷的觀光亮點,場面非常壯觀。
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相傳大約在清康熙45年,由先民攜香火隨祀,因神威顯赫,有求必應,故興廟永祀。初建於“舊東港”故地,因山洪汜濫沖毀廟基,遷至“太監府”,後又颱風巨浪刮失,再次以海上漂來木材遷建至現今所在地建廟。
東隆宮一樓主祀溫府千歲,二樓奉祀倉頡和孔孟,三樓則奉祀玉皇上帝及南北斗星君、太上老君 、魚籃觀音、及值年太歲。
東隆宮的建築,首見三川牌樓,雕作幅巨,剪黏工致,金箔層疊,夜幕中更顯耀眼。廟殿主體為三殿五門,南式翹脊,重檐聳立。雖是重建,但內室仍保留清領時期格局,神龕木作刀落栩生,翻天仰地,百年金身高坐,香菸裊繞,佑民護境,千秋俎豆,楹聯書體、款款撰揮,處處皆可停步欣賞民間工匠傳統藝術之美。
東隆宮為東港的信仰中心,主祀溫府千歲,相傳溫府千歲姓溫名鴻,字德修,生於隋煬帝大業5年(公元609年),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白馬巷人,適逢唐代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微服出遊,溫鴻捨身救駕有功遇險的皇帝,獲親賜進士出身,一起救駕的36人也一併賜封進士並義結金蘭,隨後36進士奉旨巡行天下不幸出海觸礁沉船同時罹難,太宗痛失功臣,信其成神之說,追封“代天巡狩”,是航海保護神,並建巨舶,王船上御書“游府吃府,游縣吃縣”。
每三年一科的王船祭到來時,東港所有人都要放下所有的工作,共同參與迎王祭典,東港人如此的團結合作而虔誠的力量,據說是因1684年清政府在東港設定下淡水巡檢司署以後,最早的十任巡檢除第四任沉朔升告老還鄉、第十任馮吉因病去職外,其餘八任巡檢均死於任內,有俸祿的官員尚且因水土不服而亡,更何況是平民百姓。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只能寄託於神明,期望神明能保佑全家性命,能藉由王爺庇佑,將不好的瘟神押解上王船,隨著代天巡狩的王爺和王船一起離開,賜福百姓。千歲爺由海邊來,自然要由海邊將衪送走,因而以建造華麗的王船做為千歲爺離開的交通工具。
東隆宮燒王船聞名全台,祭典中的王船,因為肩負著祈福、消災、解厄的任務,所以王船的建造過程,都是遵照古法。造王船是大工程,光是建造王船的木材,就要花上百餘萬元,王船的造船師傅,更是義務參與,在兩年前就開始進行,每次的王船,都是要凝聚全區民眾的心力,無怨無悔的奉獻,可稱得上是東港地區的‘全民運動’,也因此為東港贏得“王船故鄉”的美譽。
東隆宮的迎王平安祭典王船祭,由於傳承著東港地區的開發歷史,加上祭典的時間長、規模大、壯觀的王船、以及參加的廟宇鎮眾多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祭典科儀一直保持著清領時期祀典禮儀,並嚴格遵守老一輩所傳下來的規矩,帶著神秘莊嚴的氣氛,因而有‘北西港,南東港’的美譽,也就是說全台王船祭,北以台南縣西港慶安宮最為有名,南則以東港東隆宮為最。
王船祭整個祭典由13項程式步驟聚集而成,前後重要儀式有請王、繞境、法會、送王,往往要費時一周。在祭典期間,各廟宇、鸞堂都會自組陣頭,陣頭中各家神將的造型,都是其它地區廟會所罕見。尤其是神將們的“臉譜”,各代表著他們的元神、職司、法力,講究的謹慎態度,更是圈外人無法想像。
請水法會在鎮海公園舉行,不論是本地的廟宇、鸞堂,或是外地的助陣神轎,都會在午時以前到場。以便迎接來自原鄉的“代天巡狩王駕”。從請水法會一直到送王期間,每天晚上都會有入廟的儀式,東隆宮前面的大廟埕,就成為各陣頭“拼陣”的好地方。
王船造好後,擺在東隆宮前廣場供信徒膜拜,並放置行程中所需要的所有物品,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皆有,且要遵守船艙簿的記載來添載,不可任意增減。平安祭典的第八天凌晨各級總管恭請千歲上轎,從東隆宮緩緩移向鎮海裏海邊,王船到達定位後,一袋袋的金紙及各式添載將王船堆成矗立的雄姿王船兩側掛36盞省份燈,恭請王駕上王船,時辰一到,在幾萬人圍觀下,王船在沉香粉及金紙的助燃下燃金送王,轉成熊熊烈火,把王船燒得像一座活火山,場面壯觀。
在王船開始燒的同時,東隆宮祭典科的人員會廣播要求轎班將涼傘收起來,帽子、腰帶等解下,尤其不可再敲鑼打鼓、大聲喧譁,原因是在王船上已載滿數天來遶境時所收服的邪怪,傳說在王船出發後若尚有聲響,則船上已被收服的不祥之物將會循著人跡而還,偃旗息鼓也就成為東港王船祭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此落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