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田社區居委會

明永樂二年,李氏由雲南烏沙衛遷居旺疃,後其一支分居此地立村,定名田村,幾經發展形成東、西、前、後四村,此村居東,故名東田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田社區居委會
  • 行政區類別:青島市
  • 地理位置:正陽路與煙青一級公路交會
  • 面積:0.8035平方公里
政區人口,經濟狀況,優勢產業,社會事業,

政區人口

位於街道東部,距街道駐地5公里,正陽路與煙青一級公路交會於此。東臨煙青公路,西靠西田社區,南連前田社區,北接後田社區,總面積0.8035平方公里。2004年8月,東田村改為東田社區,有居民390戶,人口1291人。

經濟狀況

招商引資是社區經濟發展的重點。1994年以來,建立了占地210畝的工業園區,投資720萬元對工業園區進行規劃建設,達到水、電、路、通訊等“七通一平”標準。到2004年,共引進外資企業7家,實際利用外資1500萬美元;內資企業5家,實際利用內資7600萬元。發展個體私營企業12家。2004年,經濟總收入7510萬元,人均收入6179.7元。

優勢產業

工業成為社區的支柱產業,其中,年產值過500萬元的重點企業6家。2004年工業收入5930萬元,占經濟總收入的95.9%。木器加工製做是社區的傳統行業,改革開放以來個體私營木器廠發展迅速,質優價廉的木器產品暢銷各地,另有裝潢裝修隊伍20餘支,從業人員100餘人。花卉業已成為社區的特色產業,1999年投資350萬元,建立了占地135畝的花卉生產基地——天香園,載植牡丹20餘萬株,600餘個品種,芍藥3萬餘株,200餘個品種,栽植花卉盆景10000餘盆,已成為城陽區旅遊景點之一,年收入達1200萬元。

社會事業

1990年以來,對全村街道進行了硬化改造,鋪設瀝青,安裝路燈,修砌排水溝,並進行綠化、美化。建居民樓6幢,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已有100餘戶居民入住。投資30萬元為村民安裝自來水,結束了長期挑水吃、吃灠水的歷史。投資50萬元建立了裝機容量500立方米的秸桿氣化站,用秸桿氣化新能源解決了220戶村民用燃問題。建立了老年人活動中心,設施齊全。投資50萬元新建了田村國小,各種設施達青島市一類標準。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補助金60元。對全體村民每年發放糧油、副食品等,人均價值1200元。對考取高中、中專、大學、研究生的學生,一次性補助300元至2000元。2004年,有766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6%;有1211人參加醫療保險,參保率95.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