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坊鄉

東營坊鄉

東營坊鄉是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的一個下轄鄉,地處本溪滿族自治縣東部山區。轄東營坊、宮堡、荒溝、湖裡、紅土甸、大陽、小東溝、洋湖溝、8個村,35個村民組,總人口10200人。總面積30.4 萬畝,其中森林面積26.9萬畝,耕地、灘涂及未利用土地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林業山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營坊鄉
  • 別名:東營坊
  • 行政區類別:鄉
  • 人口:0.98萬人
地理環境,資源產品,特色產業,產業發展,

地理環境

境內長白山系千山山脈及其支脈自東向西橫貫全鄉,地形呈東高西低的特點,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7座。南太子河發源於洋湖溝村草帽頂子山西麓,流經洋湖溝、小東溝、紅土甸、湖裡5個村。
東營坊鄉地處本溪滿族自治縣東部山區,唐朝薛禮東征高句麗時在這裡駐紮過兵營,明清兩代也在此地駐過兵,又因其在鹼廠重鎮之東而得名。
東營坊鄉位於東經124°29′54″—124°33′58″,北緯41°11′52″—41°12′30″。距本溪市東南82公里,距本溪滿族自治縣縣城47公里,距瀋陽170公里,距大連445公里。東臨桓仁縣,西接鹼廠鎮,南依蘭河峪鄉,北靠新賓縣。

資源產品

東營坊鄉的家參野播、細辛林下栽培為主的中藥村生產,成為全鄉的主要產業;1996年以來,全鄉大規模發展香菇生產,已形成產業化,1998年榮獲“全國食用菌行業先進鄉”。
境內盛產食用菌、野果、山野菜、野生中藥材和野生動物等珍奇土特產,以山參、細辛、五味子、黃芪、貝母、桔梗、柴胡、龍膽草、木通、豬苓等為主的120多種中草藥材成為全縣中藥材的主要產區。
鏵本新線公路開通之後,促進了湖裡旅遊經濟的開發,洋湖溝成為聞名遐邇畫家村。

特色產業

我鄉按照“強化農業,提高工業,大力發展以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思路,通過不斷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工業經濟結構,有力地促進了全鄉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完成農業工作的各項任務,農業產業化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針對縣政府下達的各項農業工作考核指標,我們首先召開涉農部門的政府辦公會,明確責任,落實任務。
在抓好農業基礎工作的同時,把發展農業產業化做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我鄉的農業產業發展基礎條件較好,為了使農業產業發展更具科學性、合理性、長期性,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研究制定了2005—2007年農業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並提出了“5、3、2”工程和林業產業“4、3、3”規劃。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鄉政府對各村下達了年度工作計畫,並納入到鄉黨委對各村的年度考核。鄉政府還成立了農業產業專項推進組,由政府鄉長趙策任組長,主管農業的副鄉長劉慶春任副組長,農、林、水三個站的負責人為成員,對全鄉農業產業發展進行全程指導、全程服務、全程檢查。由於目標具體,措施得力,農業產業發展效果顯著

產業發展

東營坊鄉五味子產業的迅猛發展,主要得益於黨群共同致富“雙結雙帶”協作區的典型示範引導。有12家縣直單位在該鄉結對子發展五味子1100多畝,縣政府辦在大陽村建的“雙結雙帶”協作區已有3個年頭,今年開始結果。除此以外,今年掛果的還有400多畝地,按現在每公斤24元的市場價格,每畝純收入將達到1.5萬元左右,相當於種植傳統作物玉米50畝地的純收入,農民初步嘗到了五味子的甜頭。
五味子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得益於鄉黨委、政府幫助五味子種植戶解決難題和進行技術指導。該鄉先後邀請瀋陽農業大學的教授、縣農技推廣中心和五味子協會的專家對五味子種植戶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僅今年1—6月份就集中培訓6次,分散培訓9次,現場指導4次,培訓人數達到1200多人次。在對農戶加強實用技術培訓的同時,還千方百計地幫助農戶解決五味子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推動五味子產業健康發展。去年鄉農業服務站技術人員對五味子、山葡萄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時發現,大田作物地塊打除草劑24D-J脂可對周邊的五味子構成不同程度的藥害,影響五昧子的生長和產量。鄉黨委、政府對這一情況高度重視,多方論證尋找科學的解決辦法,在向農戶大力宣傳不使用此類除草劑的同時,向上級農業部門協調爭取到資金統一購買莠去津與乙草胺合劑554組(每組3畝),免費向涉及到1662畝耕地的550戶農戶發放。
隨著五味子產業的迅猛發展,該鄉以產業為載體進行招商引資,建立五味子深加工企業,拓寬五味子市場銷路,延伸產業鏈條,提高五味子產品的附加值。同時發揮五味子專業協會的組織、協調、服務功能,逐步對所有五味子種植戶實行“統一苗木、統一技術、統一肥藥、統一銷售”的“四統一”管理辦法,使全鄉五味子產業向著“一鄉一業”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挺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