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濁頭

東濁頭

東濁頭村,位於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鎮駐地西部4公里處,地處泰肥萊——汶陽平原,北臨大汶河支流漕濁河,與安駕莊鎮東嶺、中嶺、東王家莊、馬家窪接壤,西鄰袁寨村、安駕莊五祖廟村,東鄰北莊村、西徐村,南望張家樓、武新村等村,是汶陽鎮西北部的重要村莊。洪武年間,張氏由京都密雲遷發來此立村,因坐落在濁河以東,故取名東濁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濁頭村
  • 外文名稱:Dongzhuotou 
  • 別名:濁頭、三濁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東濁頭村
  • 所屬地區:華東
  • 下轄地區:濁東、濁北、濁前
  • 政府駐地:汶陽鎮
  • 電話區號:0538
  • 郵政區碼:271606
  • 地理位置: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駐地向西8華里
  • 人口:4000多
  • 方言:冀魯官話-石濟片-聊泰小片
  • 氣候條件:夏季炎熱、冬季寒冷乾燥
  • 著名景點:張氏祠堂
  • 機場:濟南遙牆機場
  • 火車站:泰山站、泰安站、濟南站
  • 車牌代碼:魯J
  • 立村年代:洪武年間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交通狀況,教育醫療,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據《張氏族譜》載:祖籍密雲,洪武定鼎,遷發來此立村,因坐落在濁河以東,故取名東濁頭。
自張氏建村600餘年來,後有馬氏、汪氏,范氏等遷來定居。
清屬泰安府西南鄉,民國時期,先屬泰安縣西南鄉,1939年10月屬泰安(西)縣第十區,1941年7月泰安(西)縣第十區撤銷,改建為一、二、三區,東濁頭屬第二區。1946年泰西縣建立,原泰安(西)縣的三區撤銷,併入二區,東濁頭屬之。
1949年泰西縣撤銷,劃歸肥城縣,原泰安(西)縣一區改為肥城縣第八區(安駕莊),原泰安(西)縣二區改為肥城縣第九區(高淤,駐地窪里),原泰安(西)縣三區改為肥城縣第十區(邊院)。1952年6月,九區以漕濁河為界劃為九區(高淤區,駐地不詳,東濁頭屬之)、十二區(馬家埠區,駐地馬家埠,窪里屬之)。1958年9月,肥城縣的高淤、吳店、磚舍三鄉合併,成立了汶陽人民公社。1984年1月,汶陽人民公社改為汶陽區。1985年11月,汶陽區改為汶陽鎮,東濁頭村歸西徐管區管轄。
歷經滄桑,於上世紀60年代,為方便管理,將東濁頭村分為東濁頭東村(濁東)、東濁頭北村(濁北)、東濁頭前村(濁前)三個行政村,後東濁頭東村與東濁頭北村分別在村北漕濁河以北新建新村(俗稱北湖),近年來新村人口逐漸遷回本村。

地理環境

地處大汶河與其支流漕濁河之間、泰肥萊——汶陽平原,原漕河支流濁河由村西流過,後濁河改道,現在村內只見殘存的斷流河段。

人口民族

東濁頭村為本區域內最大的自然村,人口眾多,全部為漢族人口,張氏散居在村內各處,汪氏、范氏集中於濁前村,馬氏集中於濁北村與濁東村東頭。

經濟概況

位於汶陽平原,是汶陽田的優秀代表,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耕地萬餘畝,水源充足,農作物主要以小麥及玉米為主,產量豐富,旱澇保收。近幾年,隨著新型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形成了規模化的蔬菜和苗木種植基地。
村內積極進行招商引資,不斷有本村及外地人在此承包農田發展有機蔬菜種植,並且建有泡沫廠一家,傲飾集團生產基地一處,使許多村民都有了一份工作。
每月農曆三、八日濁前村有集貿市場,極大地方便了附近村民的生活。

交通狀況

村莊交通發達,建有汶陽鎮重要的通村公路主幹線(鎮駐地——董家廟——李家店——西徐——東濁頭——袁寨——東高淤),省道孫汶路由村莊北邊經過,每天村內都有發往濟南、聊城、泰安、肥城的始發班車。

教育醫療

村內原有東濁初級中學、濁東國小、濁北國小、濁前國小、濁東國小北湖分校,東濁幼稚園,1998年四所國小合併為新的濁前國小,2002年東濁中學撤銷合併到汶陽中學,原校舍改為東濁幼稚園。
有東濁社區診所一處,並且在原東濁中學舊址上新建鎮養老院一座。

著名人物

張中桂。1926年5月生,汶陽鎮東濁頭村人。中共黨員,原上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
1944年冬,張中桂考入冀魯豫邊區抗日第一中學。1946年至1948年初,在泰西縣一、二區任民政助理員。1948年上半年任泰西縣政府民政科股長,下半年調任泰西地委宣傳部幹事。1950年至1952年初, 張中桂任共青團泰西地委宣傳部幹事、 共青團汶上縣委宣傳部長、團省委《山東青年報》編委委員、編輯。1952年至1966年,先後任上海市公安局辦公室協理員、黨總支副書記,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長、青年科長,公安局團委副書記、團上海市 委委員。“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勞動。粉碎“四人幫”後,張中桂調任上海公安科學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後任公安部上海832廠黨委副書記、代廠長。1983年任上海市公安局行政處處長、黨委書記,1987年離休。享受局級待遇。離休後,分別被泰安市、肥城市聘為駐上海聯絡處、辦事處顧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