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泉列寧國小

東泉列寧國小

東泉列寧國小(舊址)是閩中地區最早的紅色學校,設在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東泉村東渡王氏宗祠中,1981年被原莆田縣列為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1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泉列寧國小
  • 地理位置: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東泉村東渡王氏宗祠 
  • 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地簡介,歷史沿革,

基地簡介

東泉列寧國小(舊址)是閩中地區最早的紅色學校,設在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東泉村東渡王氏宗祠中,1981年被原莆田縣列為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1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泉列寧國小

歷史沿革

1928年8月,中共莆田縣委根據中共“八七”會議精神,指派時任中共莆田縣委委員的王紀修同志回到家鄉,借辦私塾的名義,在王氏宗祠里創辦了閩中第一所紅色學校——東渡列寧小籃企組戀學,名埋擔戶為教農家子弟認字讀書,實為組織發動民眾,培育革命力量,為莆田工農革命運動從城市背櫻烏轉向山區、建立農村根據地、發展革命武裝,邁出了歷史性的第一步。
東渡列寧國小辦學宗旨很明確,即“傳播馬列真理,點燃革命火種,喚醒民眾覺悟,引導民眾走翻身鬧革命的道路”,為黨的事業加快培育地方骨幹和工婚射想農武裝骨幹,為開闢和創建閩中東渡革命根據地做各種準備。52名學員在接受革命教育後,堅定地煉坑煮聽黨的話跟黨走,很快地成長為東渡、澳柄最早的黨員,成為游擊隊紅軍的中堅力量,帶頭打土豪、鬥地主,拿起槍桿鬧革命,由此揭開了莆田乃至閩中地區農村工農革命運動的序幕,演繹了一幕幕前仆後繼、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炒盼殼采篇章。
東泉列寧國小
從1928年到1931年12月,三年多的時間裡,當年中共莆田縣委的負責人,如王於潔、吳夢澤、徐清霖、鄒魯漁等都以教員身份先後任教於列寧國小,從事革命煮雅活動,在辦學中傾注了全部心血。1930年,鄧子恢以省委農村巡視員的身份來到這裡,也開課向學員傳播閩西革命鬥爭的成功經驗,傳播毛澤東同志關於土地革命的主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