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條英教

東條英教

東條英教(1855-1913),日本陸軍中將,是日本陸軍大學第一期首席畢業生,德國梅克爾少校的得意門生,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的父親。參加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著有兵法《戰術麓之塵》。因受軍隊的長州藩排擠,不得志而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條英教
  • 外文名:とうじょう ひでのり
  • 國籍:日本
  • 民族:大和民族
  • 出生地:日本
  • 出生日期:1855年12月16日
  • 逝世日期:1913年12月16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日本陸軍學校
  • 代表作品:《戰術麓之塵》
  • 其父:東條英俊
  • 其子東條英機
人物生平,個人著作,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東條英教とうじょう ひでのり、安政2年11月8日(1855年12月16日) - 大正2年(1913年)12月16日),日本陸軍中將,陸大第一期首席畢業生。 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之父。
東條英教東條英教
1873年,東條英教獨自上東京進陸軍教導團學習軍事,從軍曹起步在陸軍中服役。西南戰爭時英教被提拔為候補少尉,戰後正式晉升為步兵少尉。
1884年東條英機出生時,父親英教正以步兵中尉軍銜在陸軍大學校首期學習。當初辦這個陸軍大學校主要是為了培養參謀人才的。陸大建校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已經畢業了五期學生。陸大第一期畢業的十名學員除了東條英教之外都有陸士學歷,可最後居然是這個沒上過陸士還是南部藩出身的東條英教拿下了首席的位置(當時還沒定下恩賜軍刀的規矩,獲得的獎勵是“恩賜の雙眼鏡”,即望遠鏡)。
1895年,甲午戰爭中,東條英教任日軍大本營參謀,協助日軍參謀次長川上操六精心謀略,使戰爭朝著有利於日軍的方向發展。東條英教先是建議將幾艘大型商船改裝成軍艦,以增加日本海軍總噸位,後又提出陸軍配合海軍作戰。這兩招使日軍的作戰能力大增。可甲午戰爭之後沒幾年川上就死了,英教便被趕出了參謀本部
1904年,日俄戰爭時他是日軍第三旅團旅團長、陸大一期的秋山好古和山口圭藏也都是旅團長。結果山口免職,英教降職。1904年6月與蓋平攻擊的時候行動消極,和師團司令部對立。在7月的柝木城的戰鬥中他又由於情報不足而沒有遵令進行夜襲,結果導致別的師團出擊被圍。師團長川村景明勃然大怒,立即以養病為名把他送到後方去當留守近衛第一旅團旅團長、後來轉任朝鮮京城守備旅團旅團長;在朝鮮又被長州閥頭目長谷川好道大將以他只是個通曉兵法的書生,實戰經驗不足為由而送進了預備役。不過考慮到他是陸大首期首席畢業,還是給他升了中將再退役。由此東條英教恨透了長州藩
1912年12月,英機回應父親的期待,第3次的挑戰陸軍大學合格了。英教思慮兒子的將來,焚燒了自己批判陸軍的草稿。
1913年東條英教去世後《隔壁聽談》這部書便交給兒子英機保管。東條英機是英教的第三個兒子,他前兩個兒子都生下來沒多久就夭折了,因此英機被父親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人算鬥不過天算,這個英機從上學起就讓父親傷透了腦筋。東條英教為使其子成為一名真正的武士,更是嚴酷教練毫不留情。他決心把兒子鑄造得更加鋒利。因此,他強迫在貴族學校就讀的東條英機自帶木食盒,徒步上學;並專門聘請當時的日本第一武士:日比野蠻風 教授兒子“神刀流劍舞”。英教晚年對兒子英機託付了自己全部的夢。

個人著作

晚年東條英教從事兵學書編寫,著有《戰術麓之塵》等。東條英教有本名著《隔壁聽談》。是甲午戰爭時作為大本營參謀的東條英教寫下的甲午日清戰史,是日本陸軍最早的一部戰史著作。詳細敘述了甲午中日戰爭的經過以及日軍的戰爭計畫。這本書里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山縣有朋和大本營的矛盾,當然山縣也高興不起來。

歷史評價

江戶時代,東條家在是一個為陸奧國南部氏服務的能樂師世家,在英教的父親東條英俊那一代才被賜予武士身分。東條英教算是個文武全才,可是由於和陸軍派閥鼻祖山縣有朋關係不好,在陸軍中一直處於被壓制的狀態。主要是他在德國留學的時候對來訪的山縣訴說門閥派系的弊端,把本來也是底層出身的山縣惹火了。在陸軍上層只有薩摩藩出身的川上操六大將很欣賞英教的才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