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窯

東平窯

惠州東平窯始燒於北宋年間,是北宋廣東三大民窯之一。至於東平窯為何經歷160餘年的興衰發展,最後熄火,專家認為有待考證。

惠州東平窯始燒於北宋年間(公元960~1127年),是北宋廣東四大民間窯場之一。東平窯所在的東平半島素有“九龍、三象、二古窯”的美譽。二古窯就是指東平窯和窯頭山了。北宋年間,東平鄉窯頭村是北宋瓷窯。據惠州市文物志記載:它由三處推滿瓷片的廢窯而成品刑的山崗,民眾習稱"窯頭山",山高8.4至8.8米,範圍600×700米。朱屋村北宋瓷窯,位於窯頭山西南面,東平鄉朱屋村,距市區約3公里,窯址在村口右側的一座小山丘,山丘高4米,地表雜草叢生,殘破瓷片府拾皆是,在山丘斷面露出的瓷片堆積厚達3米。從表土挖出的標本看,器形有瓷碗,瓷碟、匣缽;釉色為青釉,青黃釉;花紋裝飾採用刻花,劃花,並程冰裂紋,碗心及圈足刻有"十一、十二"等陽文印記,這些數字是記符號,表示工匠所完成生產額,這是東平早年工業見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平窯
  • 持續時間:公元960~1127年
  • 創始朝代北宋
  • 分布:以東平窯頭村為中心
分布,工藝,歷史,瓷器,停窯之謎,資源枯竭說,戰亂因素說,地位,著名製造者,注釋,

分布

以東平窯頭村為中心,總占地面積約有四平方公里。
東平窯東平窯
包括有瓷土採挖區、作坊區、涼曬區、堆放區和龍窯一座。取土區位於龍船湖和新湖仔(因取土後形成的大湖泊)。龍窯、作坊、涼曬場位於外貿倉庫那一片,約有六萬平方米,從湖邊一直延伸到山邊龍窯腳下,是一大片非常平坦的地方。現在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用圍牆圍起的“窯址保護區”,只是原來的窯碴堆田區。
窯頭村因燒窯及燒窯人居住地而得名。燒窯人始祖張氏和始祖婆葬於窯頭村,其後人有九大房。現居住窯頭村的有三大房,遷居馬安柏田有一大房。其餘幾大房於清中期取始祖婆遺骨遷徙到外地謀生。清道光二十五年,九大房重修始祖墓時,還將已經風化了有一米高紅砂岩墓碑放入其中,此墓碑僅可辨認“張太公”三字,其餘字跡已無法識別。窯頭村在明清時期非常興盛,從外地遷入有曹氏、唐氏族人。六十年代仍可見建築遺址上有大片一、二米高的夯土牆。這種屋牆非常堅硬,居說是用砂、石灰、糯米、糖水等物,用板夾住夯成。

工藝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東平窯生產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碗、盆、杯、罐、瓶等,以實用瓷為主。其裝飾手法主要是刻花和劃花,刻花碗為倘口,器型較大,口沿薄,深腹,內壁無紋,外壁刻扇骨紋、花草紋。其刀法近似陝西耀州窯。因東平窯的刻花碗胎壁較薄,斜刀部位較寬、較淺、線條流暢自然,一氣呵成。圈足無釉、足牆較薄,比較高。灰白胎,胎土精細堅硬,敲之有金屬聲。施釉較薄,青釉清澈透亮,青翠中微顯黃。花口碗的刻花十分精美。是瓷中之精品。到晚期有一種小碗,內外均施厚釉,無紋飾。圈足矮淺、足牆變厚,胎土變黃,比較粗松,胎壁也厚。東平窯的製作工藝為轉輪手工拉坯成形。裝燒工藝為單件匣砵疊燒。使用墊餅或墊圈。碗的匣砵為漏斗形。口大足小,平衡性較差,七、八個匣砵重疊裝燒時,常有沾連和壓扁。

歷史

惠州東平窯始燒於北宋年間(公元960至1127年),是北宋廣東三大民間窯場之一。窯址於1976年9月底被發現。東平窯以惠城區東平窯頭村為中心,總占地面積約有4平方公里。包括有瓷土採挖區、作坊區、晾曬區、堆放區和龍窯一座。取土區位於龍船湖和新湖仔(因取土後形成的大湖泊)。龍窯、作坊、晾曬區位於外貿倉庫一帶,約有6萬平方米,從湖邊一直延伸到山邊龍窯腳下,是一大片非常平坦的地方。現在東平窯遺址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用圍牆圍起的“窯址保護區”,只是原來的窯渣堆填區。

瓷器

東平窯生產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碗、盆、杯、罐、瓶等,以實用瓷為主。其裝飾手法主要是刻花和畫花,刻花碗為倘口,器型較大,口沿薄,深腹,內壁無紋,外壁刻扇骨紋、花草紋。其刀法近似陝西耀州窯。因東平窯的刻花碗胎壁較薄,斜刀部位較寬、較淺、線條流暢自然,一氣呵成。圈足無釉、足牆較薄,比較高。灰白胎,胎土精細堅硬,敲之有金屬聲。施釉較薄,青釉清澈透亮,青翠中微顯黃。花口碗的刻花十分精美,是瓷中之精品。

停窯之謎

北宋之後,東平窯已徹底停燒。一代地方民間名窯就此結束。燒窯人有的改為種田和在西枝江捕魚為生,有的遠離他鄉謀生。究竟是什麼原因?在歷史上給考古學家留下許多未解之謎。但據筆者多年的實地考察北宋東平窯停燒雖有多種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瓷土資源已採挖完畢所致。實際上窯頭村的瓷土資源並不豐富。在取土後形成大湖泊的龍船湖底,表層仍可挖到一些粉白色的沾土,但再深一點,卻是紅黃色的沾土層。周邊數十公里也全是耕土,砂粒多,從晚期燒造的厚釉無紋小碗可以看出,胎土已經粗松變黃,說明已經無法取得早期那種優質瓷土。
東平窯是一個就地取土的家族式窯場,由於當時自然資源的限制,當時社會生產條件的限制,製作成本的限制等原因,東平窯最終停燒。但是,她畢竟是惠州制瓷史上的一個輝煌,那青翠如玉般的釉色,精美絕倫的刻花,以及那高超的制瓷工藝,在中國民間陶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資源枯竭說

張煥彩提出資源枯竭說認為:經過多年對東平窯的研究和考證,停止燒造源於瓷土枯竭。
停燒最主要的原因是瓷土資源已採挖完畢所致。窯頭村瓷土資源並不豐富。在取土後形成大湖泊的龍船湖底,他發現表層仍可挖到一些粉白色的粘土,但再深一點,卻是紅黃色的粘土層。而周邊數十公里也全是耕土,沙粒多。另外,從晚期燒造的厚釉無紋小碗可以看出,胎土粗松變黃,這說明那時已經無法取得早期那種優質瓷土。

戰亂因素說

鄭成文提出戰亂因素說認為:東平窯停燒最大可能是戰亂因素。東平窯又是為何停燒目前考古界尚無定論,具體原因已無法考證。但有幾種猜測:或是因為戰爭、動亂等社會因素,或是燒窯人破產的經濟原因。鄭成文認為可能性最大的是戰亂,因為當年在東平窯遺址出土了幾百公斤的銅錢。經鑑定,這些銅錢均為北宋時期的錢幣,幾百公斤銅錢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根據推測,很有可能當時發生戰亂,燒窯人來不及帶走財富,將銅錢匆匆埋在地下。
對於的“資源枯竭說”,說東平窯瓷器燒造原料主要採用的是一般的粘土和白色的化妝土,粘土一般從山上挖取(不排除地上取土)。對於東平窯的停燒之謎仍然有待考證。

地位

惠州古代窯址主要有:惠州市郊的東平北宋窯址、三棟鎮瓦窯嶺唐代窯址、博羅園洲鎮春秋梅花墩窯址和博羅龍溪鎮銀崗窯址,在東平窯址發現了該窯口燒製成的白瓷,糾正了以住惠州沒有白瓷的說法。
專家認為,惠州的陶瓷厚薄均勻,瓷器釉色種類繁多,工藝精緻。廣東宋代三大民窯之一的東平窯的產品,比其他廣州西村窯、潮州鳳溪窯的產品更精緻。東平窯交通便利,出產的陶瓷可能過西枝江、東江出海,運到世界各地。

著名製造者

張煥彩關注“東平窯”,曾到北京故宮學習,張煥彩,出生在惠城區東平窯頭村。窯頭村,因燒窯及燒窯人居住地而得名。
據張煥彩的講述,窯頭村生活的居民全部姓張,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當年燒窯人始祖張氏和始祖婆均葬於窯頭村,後人共有9大房。現居住在窯頭村的有3大房,張煥彩是3大房的後人。
小時候,張煥彩常和村里人一樣到幾十米外的窯址挖瓷器,那時候,家裡用的碗都是從窯址上挖回來的,後來家裡換了新碗,張煥彩還是鐘愛老碗裝飯,因為他更喜歡碗上漂亮的花紋和鮮艷的顏色。1982年,張煥彩從部隊轉業回到惠州工作,見到這些祖先留下來的瓷器,他要決定用實際行動保護它們。從此,他愛上了收藏,特別是喜歡研究收藏家鄉東平窯的瓷器。每有國家、省專家和收藏愛好者到東平窯考察,張煥彩都爭當嚮導,向他們介紹一些相關的情況。

注釋

唐代以後,各地民窯輩出,競相媲美,往往有供不應求之勢。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鈞窯,汝窯,定窯。章生一的哥窯“紋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窯(龍泉青瓷)等。
宋元時,民窯發展較快,僅景德鎮的民窯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此時的民窯完全屬於商品生產的性質,民窯在產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窯大得多,在質量上也有一定的發展。到了清代,民窯占了壓倒優勢,官窯瓷器也為民窯所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