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石遺址

東嶽石遺址

東嶽石遺址位於山東省平度市大澤山鎮東嶽石村東南淄陽水庫內的台地上,是“岳石文化”的命名地。

遺址發現於1959年。出土了精美文物400餘件,風格獨特,其中半月形雙孔石刀和亞腰形石斧、尊形器、舟形器和蘑菇扭器蓋是其典型器物,而出土的幾枚骨針,磨製之精細,幾可與2018年的鋼針媲美。

岳石文化的發現和確立,填補了山東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的一段空白,使山東地區新石器時代與青銅時代有機地連線在一起,構成了山東考古學文化較為完整的發展譜系,對於探尋東夷文化的文化面貌和性質及其夷夏、夷商關係具有重大意義。

2006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嶽石遺址
  • 所在地區:山東省平度市
  • 地理位置大澤山東嶽石村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級別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文號:國發〔2006〕19號
  • 編號: 109Ⅰ-109
簡介,歷史與發展,現況,

簡介

該遺址東依大澤山,南依高望山和明堂山,西和膠萊平原相接,西北與東嶽石村有一壩之隔。1959年,修築淄陽水庫時發現的。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70米,地勢較高。由於多年被水沖刷,遺物暴露地表甚多。1960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進行發掘。東嶽石遺址發掘報告《山東平度東嶽石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戰國墓》發表於《考古》1962年第10期。出土陶器多為泥質灰陶和黑陶,少量為黃褐陶,皆輪制,胎質較厚。器形有罐、尊、器蓋、簋、盂、豆、甗、鼎、杯等10餘種。一般為直口,尖唇。通體可見一至數圈突棱,有的還有陰弦紋。多數系子母口,有蓋。小平底,假圈足或短舌狀足。陶質粗糙笨拙,製作細緻精巧的少見。出土石器有斧、錛、刀、鑿、鏟、紡綸、鏃、礪石、網墜、敲砸器等,最具特徵的是半月形雙孔石刀和亞腰石斧。

歷史與發展

漢代南陽畫像石中有“后羿射日圖”,圖中畫有一株大扶桑樹,枝上立三烏,樹下左側的后羿正彎腰側身,手持滿弓,在瞄射樹上之烏。在河南唐河還出土過“日中有三烏”的石刻。在漢代以前“后羿射日”的傳說非常盛行,成為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后羿即夏代初期東夷族的著名人物。當時的東夷族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部族,活動在山東半島乃至更大的範圍,歷史上曾有“后羿代夏”的故事,可見東夷是在中國歷史上起過重大作用的部族。從茫茫大地上尋找東夷族的遺蹟,成為考古學家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東嶽石遺址
1960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的山東平度東嶽石遺址,注意到山東境內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遺存。在以後的考古工作中學者們注意到同類遺存在山東等地有著廣泛的分布。它北起山東北部和河北東南,南過淮河,西括河南東部,東達黃海之濱。其最盛時與夏、商文化的分布範圍相當。經過發掘的此類文化遺存有平度東嶽石、牟平照格莊、泗水尹家城、長島北莊等。20世紀80年代初學術界將此類遺存命名為“岳石文化”。在研究中,對其族屬問題,學者們都認為它就是夏代東夷族的遺留。
岳石文化所據以命名的東嶽石遺址,位於平度市東約30公里。遺址北距渤海灣約15公里,東依大澤山,南臨嵩望山和明堂山,處在大澤山鎮淄陽河北岸的台地之上,西北與東嶽石村一壩之隔,西面和北面都是平原。該遺址是1959年修築淄陽河水庫時發現的。當時殘存東西長約245米,南北寬約200米,地勢較高。由於多年雨水沖刷,遺址南北寬僅剩下70餘米,遺物暴露地表的也很多。
為了解魯北和半島地區古代文化的面貌,1960年4月至5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在此進行第一次發掘。這次發掘在遺址的西部和東部共開5×5平方米的探方11個,並發掘一處戰國墓地。出土的資料表明,該遺址內涵相當豐富,尤其是一組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存,為後來岳石文化的命名奠定了基礎。
出土遺物以陶器為大宗,石器、骨器和蚌器占一定數量。岳石文化的陶器從陶系、造型到紋飾都有極其鮮明的特徵,以來砂紅褐陶最多,泥質灰陶和黑陶次之,少量為黃褐陶。夾砂陶黑的火候較低,陶質疏鬆,往往顏色不純,在同一件陶器之上有紅色或灰色,也就是後來所說的褐陶。泥質陶器所使用的陶土一般經過淘洗,火候高且陶質硬。黑陶僅表面呈黑色,內胎呈灰色。製法有手制和輪制兩種。夾砂陶一般為手制,表面抹平;泥質陶一般為輪制,少數經過磨光。器形有罐、尊、圈足尊、蘑菇紐器蓋、盂、豆、瓶、鼎、杯等10餘種。器物一般為直口,尖唇或圓唇,通體可見一至數圈突棱,有的還有陰弦紋。流行子母口,器物多有蓋。小平底,假圈足或短舌狀足。陶質粗糙,造型笨拙,製作細緻精巧的少見。出土的石器有斧、錛、刀、鑿、鏟、紋輪、礫石、網墜和砍砸器等,最具特徵的是半月形雙孔石刀和亞腰石斧,是岳石文化的代表性石器。
東嶽石遺址的整體文化面貌,特別是陶器的造型和紋飾別具一格,與以往發現的龍山文化不同。考古學界遂將這一類型的遺存稱之為“東嶽石類型”或“岳石文化”,其分布範圍大體和龍山文化的分布範圍一致。在諸城前寨和長島北莊遺址中,發現岳石文化疊壓在龍山文化地層之上。岳石文化晚於龍山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測定並經校正,年代在公元前1900——前1600年,其存在的時期約相當於夏代至早商。該遺址的發現,是山東考古工作的一項重大成果,為研究典型龍山文化的流變和夏、商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據文獻記載,那時的青島地區屬“古東夷地”,那么,東嶽石遺址出土的遺物就證實了岳石文化正是東夷族所創造的一種古老文化。由於岳石文化在全國影響較廣並居重要地位,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了深入研究岳石文化,1993年秋,中國科學院山東考古所、青島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館聯合對其進行第二次考古發掘。這次出土文物500餘件,發掘的區域為比較單純的岳石文化堆積,文化遺物比較豐富,無論從數量和質量上看,都優於第一次發掘,極大地豐富了岳石文化內涵。

現況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嶽石遺址位於平度市大澤山鎮駐地西約1華里的東嶽石村南,淄陽水庫內東北側台地上。東嶽石遺址東為大澤山,北倚紅山,南隔淄陽河、淄陽水庫於天柱山、高望山、芝萊山相望,西接膠萊平原,北距萊州市轄區約10公里。
淄陽河,原名藥石河、藥石水,相傳因河中產一種能夠入藥的石頭而得名。清代著名詩人趙執信有“大澤萬壑,雪瀑生金泉,葳蕤生幽谷,馥郁滋長川”的《藥石水》詩傳世。
東嶽石村位於平(度)掖(縣,今萊州市)古道上,其西南側芝萊山下明代烽火台2018年保存完好;村後著名的元代佛寺洪雲院遺址仍依稀可辨;遺址東南的天柱山,更因其上的東漢中平刻石及北魏《鄭文公碑》而聞名於世。東嶽石村不僅建有工業園,還建有特色農業觀光園。村中居民500餘戶,近2000人口,民眾生活富足,村風良好,為東嶽石遺址的保護和吸引遊人參觀創造了良好條件。
東嶽石遺址東西長約245米,南北寬約200米,總面積約4.9萬平方米。
1960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和蚌器。1993年青島市文物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山東隊合作又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兩次發掘共出土石、骨、陶等文物近千件。東嶽石遺址出土器物豐富,風格獨特,遺址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至1600年間。
遺址出土文物豐富,類別有石、骨、蚌、陶器等。陶器質料有夾砂和泥質兩類,陶片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占少數;完整及可修復的器物中以泥質陶為主。陶器的色澤主要有褐、灰、紅、黑4種。夾砂陶主要是灰褐色和紅褐色,灰色也比較多,也有一定數量的黑色和紅色。泥質陶器以灰色為主,黑色和褐色的也比較多,還有一定少量紅色的。多數泥質陶器的表面經過磨光處理。陶器的製作工藝大致有手制和輪制兩種。器體小的器物多用手捏制,或者用泥片貼築法製作,內壁的泥片粘接痕跡清晰可見。大型的器物如大口罐、中口罐、瓮等,往往用泥條盤築法製作,並經慢輪修整。夾砂陶器的器表內、外多有篦狀擦痕。泥質陶器則用快輪製作,器形規整、厚薄均勻,器表往往有輪制痕跡。以素麵為主,完整器物的表面大多有紋飾,主要有附加堆紋、弦紋、凸棱、幾何紋等,刻劃紋、戳刺紋、乳釘紋、連珠紋、格線紋等。主要器形有鼎、甗、罐、豆、尊形器、圈足尊、盒、蘑菇紐器蓋、杯等。石器主要器形有刀、鏟、斧、鉞、錛、鑿、鏃、紡輪、石球、砍砸器、杵、磨棒、磨石、研磨器、圓形器和石楔等。骨器有刀、匕、鏟、錐、笄。
岳石文化是東夷族創造的文化,東嶽石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山東龍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間的空隙,為研究東夷土著文化與夏商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東嶽石遺址是我國考古學上“岳石文化”的命名地,出土文物豐富,風格獨特,遺址影響大,保存完好。
東嶽石遺址的發現,是我國考古工作的一項重大成果,它的發現,填補了山東龍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間的空隙,並為東夷土著文化與夏商文化關係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