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嶼村(福建漳州龍文區藍田鎮下轄村)

東嶼村(福建漳州龍文區藍田鎮下轄村)

東嶼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村南邊有國道324,村中橫穿有漳華東路,東面緊靠錢隆學俯,福隆城,西靠龍江路,北靠漳州藍田開發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嶼村
  • 外文名稱:Dongyu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
  • 電話區號:0596
  • 郵政區碼:363007
  • 人口:2743人
  • 方言:閩南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村落簡介,民俗文化,

村落簡介

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東嶼村地處漳州平原中部,東經117.07度,北緯24.07度,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4℃,無霜期334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mm,東至龍文北路,西臨九十九灣支流,南靠迎賓路,北接龍文經濟開發區,轄區面積1.3萬平方公里,一個自然村,現有10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22戶,2743人,種植木耳已有近20年歷史,是遠近聞名食用菌專業村。
東嶼村在區鎮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認真貫徹上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會議精神,結合實際上突出了針對性,在形式載體上突出了創造性,在狠抓落實上突出了實效性,找準工作切入點,全面開展了新農村建設工作,並取得了較好成效,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受征地影響,食用菌產業有所減少,但特色產品保持不變,農民以外出租地、買地方式經營本業,有較好的經濟發展勢頭,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廣,示範性強。總人口2600人

民俗文化

專程對當地遺存的一些文物古蹟進行調查了解。在東嶼村永興宮,當他們如數家珍地向我介紹該宮情況,特別是供奉的神像是甘寧、馬仁兩位將軍時,我頓感驚訝和好奇,及至走進宮內,看到柱子上林廣邁、曾省兩位清朝龍溪名士分別撰寫的“輔國竭忠南州績懋,順天行化東嶼恩覃”、“鵝軍百騎驚曹壘,鴉陣千秋送客程”楹聯,更是興奮不已,私底里不由激起了進一步深入了解永興宮的歷史淵源及其與林廣邁、曾省二人關係的濃厚興趣。
神奇的永興宮
永興宮,位於漳州市龍文區藍田鎮東嶼村中,已有上百年歷史。總占地面積1080平方米,建築面積168平方米。該宮(廟)坐西北朝東南,木石結構,其前牆窗為罕見圓形透雕雙魚花崗石,宮(廟)中供奉的是三國東吳大將軍甘寧和唐開漳功臣、輔順大將軍馬仁兩人神像。據村里耄耋老者講,自該廟建成後,東嶼風調雨順,民樂安康。是故,村民無不視二位將軍為東嶼村的保護神。物換星移,滄海桑田,永興宮雖經歲月侵蝕,但風采依然。時今每逢初一、十五,村民紛至沓來,頂禮膜拜,祈禱保佑,香火十分興旺;尤其是甘寧王、馬仁公聖誕日,場面更是熱鬧火爆。
經查,該宮始建於清鹹豐四年(1854年),距今157年(註:廟宇中柱子上楹聯的落款“鹹豐甲寅孟秋”及“鹹豐四年桂月闔社吉置”可以得到佐證),是目前國內現存最早一座,也是福建省首座供奉甘寧的廟宇。在這裡,必須說明的是,首先,柱子上的楹聯看似表述微異,實則相似。一是年代相同。“鹹豐甲寅”與“鹹豐四年”表述不同,但所指年代相同(即1854年)。二是月份相近。“孟秋”,七月之別稱。據稱,古時七月為孟秋,八月為仲秋,九月為季秋,合稱三秋,代指秋天。唐王勃《滕王閣序》就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桂月,八月雅名,蓋此時桂花盛開,故有此稱。厲荃《事物異名錄·歲時·八月》:“《提要錄》:‘八月為桂月。’”也就是說,孟秋與桂月相隔一個月。其次、對“闔社吉置”的解讀。永興宮是在“闔社吉置”,那“闔社”之前,情況又是如何?或許是這么一個小小問題,提醒了我們,從而引發了我們無限遐想:探索未知之謎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責任。於是乎,我們懷著高度熱情和強烈求知慾上路了。
令人心動神往的廟宇
永興宮為何而建?為何供奉甘、馬兩位將軍?為何林廣邁、曾省兩位名人會在這裡題寫楹聯?小小廟宇,竟有如此之多的奧秘與玄機,怎不令人有揭謎的衝動和破解的激情呢!我們禁不住躍躍欲試。
相傳,在明朝,為抵禦海上武裝集團與倭寇對海澄、龍溪、漳州以東一帶的騷擾和破壞,在林釬倡議下,漳州知府施邦曜與陳天定等鄉賢建立了萬松關城,有效地起到了防禦保護作用。
不過,陸路危險解除了,但水路的威脅依然存在。九龍江北溪沿岸、三叉河、九十九道沿江一帶受到倭寇、盜匪的侵擾仍時有發生。東嶼四面環水,屬於沿江水路,難於設防,其經常遭遇倭寇、海盜騷擾在所難免。東嶼,原名東浦,是九十九道(由北溪流經湘橋直至西溪)中一塊浮墩(即浮洲,沖積洲),四時鳥語花香,八節春華秋實,環境十分優美。舊傳,林釬中探花後,回鄉省親。在前往漳州府路上,途經東浦村時,無意中被其優美的環境所吸引,不禁駐足欣賞,讚嘆道:此乃我漳郡東門之美嶼也。東嶼由此得名。東嶼村原由八個鄉社(庵後、公仔廳、頂厝、郭潭、大井腳、東仔井、烏厝尾、許厝)的八個不同姓氏(林、郭、陳、烏、柯、曾、許、吳,其中林姓人數最多)組成。為抵制外來勢力干涉,保一方平安,東嶼村各社青年自發組織“虎仔會”,習武練藝,保衛家鄉。因此,“虎仔會”很受村民支持擁護,在漳州東鄉一帶頗有影響。然而在樹立什麼招牌、供奉誰為會主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分成了馬仁、甘寧兩派,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馬仁派,主要以東嶼村各社的中老年人為主,他們認為唐朝馬仁將軍的神勇、善於用兵和隊伍上下團結,特別是馬仁會治病,在東嶼救死扶傷甚眾為理由,力主供奉。據說,馬仁作為開漳聖王陳元光前部先鋒,帶領隊伍開赴漳州。一路上,過東嶼,經浦南橋(舊稱洋房橋),往赤嶺,赴漳州,沿途闢地置屯、營農積粟、通商惠工,頗有建樹。尤其在東嶼,更是為當地做了大量功德,而深受東嶼百姓擁戴。
甘寧派,主要以東嶼村各社“虎仔會”少壯青年為主,他們以為三國東吳大將甘寧的剛猛、善習水性、忠心耿耿,且性質、形象甚為相似為由,主張供奉。據《三國志》載,“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吳書》:“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於郡中。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特別是他“少有氣力,好遊俠”,糾合一幫青年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四處游來盪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這幫人到了。時人以“錦帆賊”呼之。其形象甚合青年之意(現代語“偶像”)。更主要的是他起自阡陌,拔於草莽,而終成一代名將。
最後,經協商,決定以卜杯(珓)為準。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一連幾次占卜,都是陽珓。眾人見此默然,於是同意各自建廟供奉兩神明(馬仁公廟建在郭潭社,甘寧公廟建在頂厝社)。不過,村里共同約定:凡是村的重大節日或活動,外出時兩位神明同進同出;神明的聖誕祀日(無論是甘寧王,還是馬仁公),全村都要共同祭拜;平時各社則可單獨行動,也可自由組合進行活動。
另據傳,鹹豐初年,漳州府郡城東郊一帶發生瘟疫,哀鴻遍野,慘不忍睹,東嶼尤甚。據史載,當時的東嶼村原本人丁興旺,瘟疫發生後,整個村莊冷冷清清,非常淒涼,有的社幾無人煙,有的社舉族外遷,一時人心惶惶。正當大家手足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有一天,村裡的長者對一籌莫展的村里人說道:“昨夜甘寧王、馬仁公兩位神明託夢於我:‘要想保庇村里平安無事,須得巡社遊街。’”此語一出,眾人將信將疑,但也覺得不妨一試?於是,村民紛紛行動起來,即刻舉行出巡儀式,將頂厝社甘寧公、郭潭社馬仁公神像抬來沿村社巡遊,希望藉助兩位神明生前的威望來驅除牛鬼蛇神,消除災難。一時間鑼鼓喧天,鞭炮不斷,整個村莊瀰漫在硝煙之中,熱鬧非常,一掃往日消沉頹廢氣象。事有湊巧,疫情果然消除,甘寧王、馬仁公聲望因此更加顯赫,東嶼村很快恢復了昔日生機和氣象。
殊不知,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虎仔會”因行俠仗義,劫富濟貧行徑,引起了當地惡豪劣紳的極度恐慌,於是,他們聯名到漳州府衙告狀,誣告東嶼是水匪、盜賊的窩點,更把“虎仔會”說成是“長毛反”(註:太平軍的別稱)在漳州的活動組織。知府聽此,不分青紅皂白,立即召集人馬,決定對東嶼進行圍剿。恰巧,負責查辦此案的長官姓林,比較謹慎,在查辦過程中,特別是經過調查及看了林氏族人的申冤陳訴狀後,才知道告狀書所說並非事實,“虎仔會”固然有其劫富濟貧一面,幹了一些有違官府規定之事,但與“長毛反”絕無任何瓜葛。不過,上令難違,為幫林氏宗親躲過此劫,他暗示林氏族人每家每戶門斗頂須掛樹青為記,同時,責令圍剿官兵對門斗頂未掛樹青者,一律格殺勿論。就這樣,一場圍剿過後,東嶼村內除林姓安然無事外,其他異姓村社死的死、逃的逃,所剩無幾,非常悲慘,其中許厝社更是遭受滅頂之災,整個村莊十分蕭條。大家見此心中很不是滋味,經合議,同意將整個東嶼各社並為一村,各姓歸併於林氏,以便形成有效管理,防抵外來騷擾,共同維護社裡安全。同時考慮到原先安置在兩社的神明並社後不便於供奉,決定重新選址,最後相中了村東南方的七葉蓮花寶地,建造永興宮。楹聯所題的“鹹豐四年桂月闔社吉置”指的即是此事。永興宮自此沿承至今,從而成為目前國內現存最早一座供奉甘寧的廟宇。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輔順將軍很靈驗。相傳,康熙年間從東山出征澎湖,在澎湖海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破肚將軍”藍理,戰前曾到岳口馬公廟祈求護佑。在激戰中藍理負傷十多處,腹破腸出,血透戰袍。其身邊的族子把他流出的腸子塞入腹中,並包紮傷口。朦朧之中看見馬公爺撫摸其傷口,毫無痛感。於是,藍理精神大振,繼續作戰,越戰越勇,取得勝利。戰後,藍理因功顯赫,被授予參將,加左都督。康熙帝稱讚他“血戰破敵,功在首先”,並御書“勇壯簡易”、“所向無敵”,賜建牌坊於岳口街。如今,在台灣奉祀輔順將軍的信徒,也有不少,不過大多為漳州人。除配祀於開漳聖王廟外,專祀的廟宇有十餘座,分布於台北、台中、宜蘭、彰化、台南等地。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三日為輔順將軍聖誕日,漳台兩地同時祭祀。
另一傳說,甘寧王比馬仁公大(按封建社會的封官排序“王、公、侯、伯、子、男”),故在宮中他的坐位正中,而馬仁則只能側身其左,但沒想到的是,宮中的穴位是在左側,所以馬仁公特別靈驗。時今向馬仁求籤的信徒特多,尤其是碰到疑難雜症(這只不過說明馬仁在當地影響更大)。但不管怎樣,甘寧王、馬仁公在當地百姓心中皆有深厚影響。
就這樣,兩位將軍的高大形象和勇猛豪爽性格永久定格在當地百姓心中。時至今日,無論何人,一旦遠遊或到他鄉異地開基創業,臨行前都胸掛神像,懷揣香火到永興宮,祈求甘寧、馬仁兩位神明保庇護佑,以彰神光。
每年農曆九月十三節日,輔順將軍馬仁,南宋紹興年間,宋高宗詔賜敕封馬仁輔順將軍,隔日十四走路去進香,去回五 六公里走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