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太企業集團

東太企業從1994年創業,經過18年的發展,已發展形成以農業、酒店、房地產、物流為四大支柱產業的集團化企業。企業旗下有公司12家,主要有貴州東太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康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貴州梵錦茶業有限公司、銅仁市東太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貴州縱橫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銅仁市佛倫貝斯連鎖酒店有限公司等。企業旗下公司註冊資金總額1.5億,總資產7億多元。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東太企業集團
  • 總部地點:貴州省
  • 成立時間:1994年
  • 企業董事長:姜流
貴州東太企業集團簡介,農業,酒店(餐飲)業,房地產業,物流業——清鎮東太國際物流城項目,產品品牌,發展歷史,

貴州東太企業集團簡介

企業創始人姜流,男,1966年出生於貴州省江口縣,現為企業董事長。姜流1989貴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銅仁行署從事秘書工作。1994年,姜流辭去公職,開始創辦東太企業。 2001年,姜流完成東南大學經管院系統工程碩士課程,2007年獲得河海大學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博士學位。
至2012年初,東太已形成以農業、酒店、房地產、物流為主的產業實體。

農業

東太企業一直醉心於農業開發,1994年,姜流董事長創業的第一個項目——黔東藥園場就是農業項目。1995年9月,東太在銅仁市六龍山種植天麻,因洪澇幾乎顆粒無收。1995年12月,企業移師江口縣太平鄉、銅仁市雲場坪,種植4500畝梵杉、杜仲、黃柏基地,至今已為成材林。2001年10月,東太建設1350噸低乙稀氣調保鮮庫,成為全省建設速度最快、技術最先進的氣調庫之一。2006年11月,企業圍繞1350噸氣調保鮮庫,建設面積20000多平方米的東太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從2008年起,東太再度涉入農業開發,一氣開發了以下幾個項目:
1、萬畝茶園基地
從2008年開始建設茶園基地,現有茶園10500畝,其中:思南縣張家寨3000畝,松桃縣正大鄉包家村3000畝,瓦窯村3500畝,印江梵淨山茶場1000畝。除印江梵淨山茶場有400畝老茶園外,其餘全是1—3年的新茶園。
為確保茶園的無公害,提升茶葉品質,東太萬畝茶園主要採用有機肥料,採購有機肥共投入資金200萬元。
2、松桃萬噸茶葉加工廠
架構圖架構圖
東太萬噸茶葉加工廠位於松桃縣正大鄉包家坪村,總投資4988萬元,占地164畝,建築面積23700平方米,於2011年4月建成投產。投產後,公司明確了以黑茶為主的生產路線,其中,黑茶又分為“三磚三尖一花捲”。三磚即“花磚、黑磚和茯磚”,三尖即天尖、生尖、貢尖。花捲茶又分為十兩茶、百兩茶、千兩茶三種。2011年共生產黑茶550噸。
為了使銅仁茶葉實現高端展示,在全國乃至世界性平台上亮相。東太企業不惜投資210萬元,參加2011年5月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博覽會上,東太企業打造的“康茶”品牌系列產品高調亮相併獲得各方青睞,為本屆茶博會指定綠茶與紅茶,“黑茶教父”、“梵淨毛峰”、“金黔紅”三類產品一舉奪得一金兩銀三項大獎,在茶業界產業巨大影響,可謂一炮而紅。2011年6月10日,銅仁地區農業委員會召開“梵錦康茶,走出黔城天下香”主題新聞發布會,向全區新聞單位及業界隆重推介“康茶”品牌及系列產品。2011年7月8日,梵錦茶業牽手寶馬轎車,亮相“2011貴陽國際綠茶博覽會”,在貴陽高調亮相併獲得好評。這一系列推廣活動,使得梵錦茶業在短時間內打出了旗號,樹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行銷方面,現正在貴陽、銅仁市等地開展市場行銷,銷售渠道主要有貼牌銷售、百貨超市、自設直營店、企事業單位團購、酒店餐飲場所直銷、電子商務等,並計畫把具有收藏價值的千兩茶作為投資理財產品進行銷售。
3、松桃萬頭野豬養殖場
從2009年起,即在銅仁市水晶閣等地試養野豬。2010年始開始建設萬頭野豬養殖場,當年12月建成投產。養殖場有現代化圈舍33棟,其中育肥10棟,生長2棟,保育5棟,產房7棟,分娩4棟,種公豬2棟,待配3棟。
養殖場有現代化辦公大樓一棟,現正配套建設一個800立方米的沼氣池,下步將配套建設一個飼料廠及野豬博士樓(研究所)。
在行銷方面,在活豬批發和百貨超市上已初步打開市場,2011年共批發600多頭活豬到廣州市場,野豬臘肉系列產品已進駐貴陽市、銅仁市的各大超市和商場。
東太農業在短短几年內的快速崛起,得到了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高度重視,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到萬噸生態茶葉加工廠考察,對東太發展茶產業給予高度評價並寄以殷切厚望。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到松桃縣正大鄉茶葉種植基地考察時,品嘗了東太生產的“康茶”,對茶葉品質給予了高度評價。

酒店(餐飲)業

現運營的有梵淨山棲溪度假酒店、思南白鷺洲酒店、銅仁市佛倫貝斯酒店、自由空間咖啡會所(餐飲),運營狀況良好,均有盈利。
其中,梵淨山棲溪度假酒店於2011年10月開業,集住宿、餐飲、會議於一體,是梵淨山景區的重要配套項目之一,開業至今,已參與過2011梵淨山國際旅遊節等重大接待。

房地產業

東太房地產開發從1997年起步,至今已有15年發展歷程,已開發的項目有:銅仁市東太建材市場、銅仁市東太金碼頭副食百貨批發市場、銅仁市東太御風錦江純住宅小區、東太凱旋春天一期項目。
正在開發的房開項目有:
(1)思南東太鷺洲住宅小區及思南白鷺洲國際大酒店:位於思南縣城,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於2010年底開工,現住宅小區B棟已建至24層,C棟建至18層,白鷺洲國際大酒店已建至4層。
(2)銅仁市金鱗半島項目:位於銅仁市政府旁,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於2011年10月開工,現已完成基礎孔樁工程。
(3)銅仁市凱旋春天項目二期:位於銅仁市開發區,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於2011年初開工,現已建至11層。
(4)梵淨山國際旅遊度假村項目:位於梵淨山黑灣河風雨橋頭,建築面積約59000㎡。項目將規劃建設6000㎡園林式酒店一座,13000㎡五星級山水酒店一座和40000㎡的別墅式旅遊度假區。項目一期工程——園林式酒店已完工,二期工程已於年初開工建設。

物流業——清鎮東太國際物流城項目

項目預計總投資約9.5億人民幣,占地面積1000畝,計畫三年內建成包括茶葉物流園、農副產品物流園、旅遊商品物流園等專業物流園區,並配套建設電子交易中心、倉儲保鮮庫等服務設施。在總體布局上,將建設科教研發中心、物流綜合管理中心、茶文化交流中心三個中心,一座五千噸保鮮庫,形成集倉儲區、交易區、加工配送區、信息管理區、電子結算區、貨運中轉區、產品展示區、物流辦公區八大功能區於一體的全面物流功能區,最終將成為貴州省最大的農產品資源和信息的超大中轉站。
在綜合管理方面,東太企業制度建設相對完善,公司管理進入正常化軌道,人力資源結構合理,員工能力和穩定性較強,財務管理規範,企業內部關係和諧,團隊戰鬥力強,整個企業呈現出篷勃向上的發展勢頭。

產品品牌

東太已形成以農業、酒店、房地產、物流為主的產業實體。

發展歷史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的30年。改革開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無數有志之士曾經激昂鬥志,指點江山,在波瀾壯闊的創業大潮中前赴後繼,實現了過去幾代人都無法實現的創業夢想。我也有幸成為這一大潮的一葉小舟,經歷了從國家公務員到企業家15年的摸爬滾打。回思往昔,禁不住感慨萬千。
我於1989年大學畢業,分到銅仁行署從事秘書工作。那時,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廣州等地不斷傳來一個個的經濟捷報和創業傳奇,我們雖然身在內地,但心中也禁不住時時湧起陣陣激情。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國家明確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再也按捺不住的我,於1993年請假一周,自費到沿海城市深圳、廣州、福州等地考察。鱗次櫛比的高樓,成排的工廠,快速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都讓我感到改革開放的氣息非常真切地迎面撲來。沿海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青人,管理的資產價值竟達到千萬甚至過億,這是身在內地的人們難以想像的,我第一次強烈地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和驚人魅力!可以說,這一次考察點燃了我心中埋藏已久的創業激情。但另一方面,也使我陷入矛盾之中——如果下海創業,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家人也會反對;但如果不下海,又可能與改革開放的黃金時期失之交臂。在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我得出一個理性的答案——在這樣大形勢下,一個年輕人要有所作為,就應當把自己的事業與當下的主題——經濟建設結合起來,個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長和煅煉。而我對自已的個性和特長進行一番判斷之後,對創業之路也很有信心。1994年,我決定辭去公職,毅然“下海”,籌資100萬元,創建貴州南巨藥業有限公司。當時有很多親戚朋友替我捏了把汗,家人也有反對的聲音,說我把端著的鐵飯碗丟掉,去冒經商這樣的大風險,但我還是堅決地邁出了這一步。
1994年,在一無經驗,二無資金的情況下,我走上了一條創業的“不歸路”。通過鹽業公司擔保,我在農行貸款100萬元,帶著30多人來到銅仁六龍山種植天麻。冬日的六龍山,氣候十分寒冷,我們挖樹窩、斬荊棘、運菌柴,吃的是南瓜湯,睡的是門板床、稻草窩。經過100多個日日夜夜,我們種下了5000多窩天麻,而我的體重也減了十來公斤。一季下來,出現了事與願違的結果——由於氣候反常,加上天麻種植的技術要求高,天麻顆粒無收。失敗帶來的心痛和沮喪困擾著我,償貸的壓力也同時襲來,怎么辦?在充分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我決定移師銅仁雲場坪和江口太平鄉,轉向技術要求不高的梵杉、杜仲、銀杏、黃柏種植,共建設基地4500畝。初次創業的失敗與及時的補救,使我明白了創業的不易,而我也似乎實在和成熟了許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