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古代史

東南亞古代史

《東南亞古代史》是201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志明 , 李謀 , 楊保筠。

基本介紹

  • 作者:梁志明 , 李謀 , 楊保筠
  • ISBN:9787301218518
  • 頁數:693
  • 定價:120.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3
  • 副標題:上古至16世紀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前言,第一編 史前時期的東南亞,第二編 東南亞的早期國家,第三編 東南亞中央集權王國的興起與更迭,

內容介紹

東南亞地區自古就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當代,更是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但由於該地區民族眾多,語言、宗教、文化和社會多樣複雜,研究起來難度頗大,因此關於這一地區的歷史,目前並沒有全面的、專門的、系統的論述。本書即填補了這一空白。作者們都是多年從事這一領域研究與教學的專家和學者,在本書中收集和使用了豐富多樣的史料,綜合論述了東南亞各國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政治、文化、社會、宗教以及與中國的關係等問題。在仔細梳理東南亞古代史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少頗具啟發性的創見。

作者介紹

梁志明,1935年生,湖南省長沙市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東南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學術顧問。著有《東南亞歷史文化與現代化》、《東南亞近現代史》(合著)、《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主編)等。李謀,1935年11月生,河北唐山人。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東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大東南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東方文學、東南亞歷史與文化、緬甸歷史與文化的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1983)、《東方文學詞典》(1992)等大型圖書有關部分或章節的執筆者;《緬漢詞典》(1990)等書的主要編輯和撰稿人。楊保筠 1950年生,河南盂縣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亞非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獲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東方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東南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從事東南亞及華僑華人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著有《越南南方阮氏割據政權史研究》(法文版)、《中國文化在東南亞》;合著《<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東南亞近現代史》、《中國東南亞學研究:動態與發展趨勢》等,參編《東南亞歷史詞典》、《世界華僑華人詞典》、《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人物卷》(主編)等。

作品目錄

前言

緒論
一、東南亞地理環境及其影響
二、中外學術界關於古代東南亞的研究
三、古代東南亞歷史的分期問題

第一編 史前時期的東南亞

(上古至公元前1世紀)
引 言
第一章 東南亞史前人類遺蹟與舊石器時代文化
第一節 東南亞原始人類遺蹟的發現
第二節 東南亞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第三節 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和平文化
第二章 東南亞新石器時代文化
第一節 東南亞新石器時代的開端:北山文化
第二節 中南半島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第三節 東南亞海島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第四節 新石器時代革命與東南亞農業起源
第五節 東南亞的原始藝術——史前岩畫
第三章 東南亞的青銅時代文化
第一節 東南亞青銅時代文化遺蹟
第二節 越南的青銅文化遺址:東山文化
第三節 東南亞古代銅鼓文化:源流、分布與特徵
第四節 東南亞的巨石文化
第四章 東南亞民族的形成與分布
第一節 東南亞的原始居民——尼格利陀人
第二節 首先徙入東南亞地區的南島語系族群
第三節 南亞語系族群的徙入與分布
第四節 漢藏語系民族的徙入及分布
結語 東南亞史前時期的社會文化特徵
一 栽培農業基礎上形成的稻作文化
二 婦女和母系世系占有重要地位
三 以太陽崇拜為主的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與祖先崇拜
四 東南亞史前文化與中國南方原始文化的密切關係

第二編 東南亞的早期國家

(公元初至10世紀前後)
引 言
第五章 東南亞的早期國家(一)
第一節 早期國家的建立與分布
第二節 高棉人的古國——扶南、真臘
第三節 占婆古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六章 東南亞的早期國家(二)
第一節 孟人的古國——金鄰、墮羅缽底
第二節 驃人的古國——驃國
第三節 若開人的古國——維沙里
第七章 東南亞的早期國家(三)
第一節 馬來群島的早期國家
第二節 巴朗蓋:菲律賓群島古代國家的雛形
第八章 印度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
第一節 印度與東南亞的早期接觸:時間與途徑
第二節 婆羅門教的傳人與影響
第三節 大乘佛教與東南亞
第九章 中國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與影響
第一節 以儒釋道為中心的中國文化在東南亞的傳播
第二節 郡縣時期的交趾、安南
結語 東南亞早期國家時期的社會文化特徵
一 水稻種植與產品交換:東南亞早期國家發展的物質基礎
二 村社:東南亞早期國家基層單位的廣泛存在和持續發展
三 曼陀羅制與神性國王:東南亞古代早期國家的政權體制
四 廟宇網路:東南亞早期國家的社會控制和管理系統
五 多元文化形態:印度宗教與本地原始宗教信仰的交織
六 承前啟後:東南亞早期國家對中央集權王國建立的貢獻

第三編 東南亞中央集權王國的興起與更迭

(10世紀前後至16世紀初)
引 言
第十章 吳哥王朝的歷史與文化
第一節 吳哥王朝的興衰
第二節 吳哥王朝的政治與經濟
第三節 吳哥王朝的宗教與文化
第四節 吳哥王朝的對外關係
第五節 吳哥王朝的衰亡
第十一章 越南自主國家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越南自主國家的建立與初期發展
第二節 越南中央集權國家——李朝的建立與發展
第三節 陳朝的興衰與胡季□改革
第四節 明屬安南時期與後黎朝初期
第五節 後黎王朝的衰微與南北的分裂
第十二章 占城王國的發展及其衰落
第一節 10世紀後占城佛逝王朝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佛逝王朝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
第三節 占城與明朝的經濟文化交流
第四節 越南南進步伐的加速和占城國的衰亡
第十三章 緬甸第一個統一王朝的創建與分合
第一節 蒲甘王朝的建立與阿奴律陀的功績
第二節 蒲甘王朝的盛世和輝煌的蒲甘文化
第三節 王朝分立與群雄爭霸的戰國時期
第四節 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
第十四章 泰人王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泰人古國——蘭那泰
第二節 素可泰王朝的興起與發展
第三節 阿瑜陀耶王朝前期
第十五章 寮國的瀾滄王國
第一節 瀾滄王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瀾滄王國的政治制度
第三節 瀾滄王國的社會與文化
第四節 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第十六章 馬來群島商業貿易王國的興替
第一節 10世紀後的海上商業帝國室利佛逝
第二節 10世紀後的爪哇諸王國
第三節 新柯沙里王國的興衰
第四節 麻若巴歇王國:海島地區的商業帝國
第五節 10世紀至16世紀初的渤泥王國
第十七章 10世紀後菲律賓群島出現的古國
第一節 有關菲律賓群島古代歷史的外國文獻與史料
第二節 菲律賓群島上的古國
第三節 菲律賓古國所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第四節 10世紀以後形成的菲律賓古代文化
第十八章 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與馬六甲王國的興衰
第一節 伊斯蘭教在東南亞的傳播
第二節 馬六甲王國
第十九章 10世紀至16世紀國中國與東南亞諸國
第一節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邦交關係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中國與東南亞鄰國的和平交往與戰爭衝突
第三節 10—16世紀國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關係
第四節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思想文化交流與互動
第五節 華僑與古代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結語 東南亞中央集權王國時期的社會文化特徵
一 採用本土特色的政法體制
二 重視栽培農業與貿易地位的提升
三 多元的宗教文化
四 民族文字的形成與民族文學的成熟
五 長期融合而成東南亞民族相似的民俗文化
終章 古代東南亞歷史發展的基本特徵和歷史地位
東南亞古代史大事記
中英文名詞對照表
參考文獻
索 引
參編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