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設定
第一版
重要新聞 第二版 綜合新聞
第三版 綜合新聞
第四版 黎明湖文藝
編輯部成員:
總編輯: 張智勇
責任編輯:劉嘉城
一版重要新聞主編:劉嘉城
二版綜合新聞主編:趙秀波
三版綜合新聞主編:宋鐵君
四版黎明湖校園文藝主編:程偉
記者:任艷秋 王永航 宋鐵君 趙秀波 宋建申
通訊員:劉恆宇 王東明 等各二級院團委書記
報頭設計
報頭題字設計:楊中華
字型:毛澤東行書字型
相關簡介
學校簡歷
東北石油大學【N 東北石油大學校徽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東油”原名東北石油學院、大慶
石油學院,位於黑龍江省大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所經教育部批准的全國重點高等院校。學校創建於1960年5月,是大慶石油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1961年3月定名為東北石油學院,1961年9月7日正式開學,1975年7月更為大慶石油學院,1978年10月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高等院校,2010年4月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校標誌
大學精神: 德識並重,求是創新 慎思篤行,和諧進步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質量立校,特色創優
校 訓: 艱苦創業,嚴謹治學
校 風: 嚴謹,樸實,勤奮,創新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
質量立校
特色創優
學校發展
辦學50年來,大慶精神作為學校建設和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和不竭動力,大慶精神辦學育人和全方位多層次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優良傳統,不斷激勵石油學院人艱苦創業、嚴謹治學、投身基層、建功立業,形成了“堅持用大慶精神辦學育人,培養嚴謹務實、投身基層、無私奉獻、報效祖國的優秀人才”和“植根大慶,發揮優勢,全方位多層次產學研合作提升辦學水平”鮮明的辦學特色。
在教學上,堅持全面育人、質量為本,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一體兩翼”教學特色。在全國大學生外語統考、黑龍江省計算機統考中,大慶石油院的成績一直居於石油高校和省內高校前列;近10年來,獲省部級以上優秀教學成果獎76項。建校以來為國家和石油工業培養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因綜合素質高、工作作風硬、外語和計算機套用能力強而受到社會好評,其中多數已經成為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戰線的骨幹、專家,有些已經走上各級重要領導崗位。
在科研上,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出了“立足大慶,面向石油和石化工業,服務區域經濟”的科研特色。在三次採油、新能源研究等12個研究領域形成了相對穩定、獨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九五”以來,學院共承擔各級科研課題1700多項,累計獲得科技經費近4億元,有400餘項科研成果獲得各級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級5項,省部級200餘項。有40餘項成果申請了國家專利。特別是 “石油水平井鑽井配套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煤成油的形成環境與成烴機理”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這也是90年代以來國內地學界唯一一項自然科學獎。出版科技專著181部,發表科技論文3500多篇,其中進入國家統計源1623篇,並有105篇被國際三大檢索機構檢索。
在國際交往上,致力於廣交流,多合作。先後與加拿大、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英國、烏克蘭、韓國等20多個國家的許多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關係並簽署了學術交流協定。派出 300多人(次)出國深造、訪問、考察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國外訪問學者來訪 100多人(次),聘請外籍專家、教師70多人(次)來校任教,學校在校留學生33人。
學校出版有《東北石油大學學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研究》和《東北石油大學報》等報刊雜誌,並與全國三百多所高校進行交流。
學校辦學過程中受到黨和國家領導、省部領導、企事業單位領導的重視和媒體的廣泛關注。黨和國家領導、省部領導、企事業單位領導在前來學校視察和指導工作過程中都對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李鵬同志題詞“用大慶精神育人,培養跨世紀人才”; 2005年,教育部部長周濟視察學校時,也對學校47年的辦學成就給予了充分肯定。1991年到2006年間,中組部、中宣部、國家教委出版的《加強高等學校黨的建設》書刊、《中國高等教育》雜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每日電訊》、《中國教育報》、《黑龍江日報》、中央電視台等數十家媒體先後報導了學校《用大慶精神哺育獻身石油事業的一代新人》、《發揚大慶精神,辦一流石油高校》、《我為祖國獻石油—記大慶石油學院畢業生在鐵人精神感召下投身基層的故事 》等教育教學改革、建設和發展所取得的成績。學校辦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