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範大學泥炭沼澤研究所

東北師範大學泥炭沼澤研究所是全國最早以泥炭沼澤為主要研究領域的研究機構。1958年按照國家地學研究的地域分工,在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成立沼澤研究室,承擔沼澤研究工作。1960年4月教育部和吉林省正式批准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成立沼澤研究室,並創建沼澤水文專業,成為全國最早的以沼澤泥炭為研究領域的研究機構。1986年更名為泥炭沼澤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北師範大學泥炭沼澤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58年
  • 研究領域:泥炭沼澤為主
  • 成立地點: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
一、研究方向,二、研究隊伍,三、學術研究,四、實驗室建設,五、科研交流,

一、研究方向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泥炭沼澤研究所目前已形成穩定的三個研究方向:濕地生態和保護、環境演化和泥炭資源利用。濕地生態和保護方向主要從事濕地生態過程,濕地資源環境效應及濕地保護的研究;環境演化方向開展以泥炭為信息載體的全新世環境變遷研究;泥炭資源利用方向開展泥炭在工業、農業、環境保護、醫藥和化工等方面的合理利用研究。

二、研究隊伍

泥炭沼澤研究所現有7名具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指導培養在讀研究生12名(2013年)。現任所長為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委員會委員王升忠教授。

三、學術研究

1960年成立之初,泥炭沼澤研究所翻譯編輯外文資料70萬字,分成《沼澤學基本理論》、《沼澤方法論和調查報告》和《東北區沼澤研究》三大部分印刷成冊,填補國內沼澤泥炭研究空白。後又責成黃錫疇、金樹仁編譯《沼澤學參考資料》二輯、《沼澤水文學》、《森林沼澤學》等譯著。在柴岫的主持下,與13個單位協作,進行了大團隊的東北及內蒙古東部沼澤野外普查工作,初步查清了該區的沼澤類型、特徵及分布規律。
1961年,在中科院的委託下,由郎惠卿擔任隊長,與來自東北師大、中科院等10餘個單位的科研人員開展了“南水北調若爾蓋沼澤考察”,全面調查了若爾蓋沼澤的沼澤類型、植被特徵、水文過程等,在北京向中科院院長竺可楨及地學部幾位委員匯報工作,受到高度評價。
1962年,由柴岫帶隊,研究所與其他3個單位再次組成考察隊繼續進行若爾蓋高原沼澤調查與泥炭資源勘測,年末完成了該區沼澤與泥炭資源的調查報告:《若爾蓋沼澤區泥炭資源及其評價(絕密)》,12月,柴岫在成都由西南局科委與科學院綜考會聯合召開“雲南及西南地區考查成果匯報會”上做了匯報,調查資料受到西南局和四川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1963-1966年,研究所在總結前期科研成果的同時,還承擔了5項國家科委科研項目,其中主持項目有①國家林業科學技術發展計畫項目“森林沼澤形成、發展及分布規律的研究”;②國家水利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項目“沼澤地形成、發展與分布規律研究”。③中國科學院地學部1963-1972年地學學科規劃研究項目“沼澤的發生髮展與改造利用”等。
1963年柴岫、金樹仁等發表了《地理學報》上的第一篇沼澤學論文;1964年郎惠卿等發表了《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上第一篇沼澤植被論文;1965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柴岫、郎惠卿等撰寫的我國第一部沼澤學專著——《若爾蓋高原的沼澤》。至此,基本填補了沼澤學研究的空白,從而確立了泥炭沼澤研究所在我國沼澤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和優勢地位。
1978年,研究所的《泥炭綜合利用》獲得全國首屆科學大會獎,柴岫代表研究室出席了大會。同年,由張則有帶隊完成了煤炭部的黃淮五省泥炭資源調查任務,寫成了《黃淮五省泥炭資源調查報告》,呈交煤炭部。
1979-1980年,研究所接受煤炭部研究任務,先後對江西省和廣東湛江埋藏泥炭進行了系統研究。
1981-1983年,研究所承擔國家經委和煤炭部下達的研究任務,對雲南省泥炭資源與重點礦進行勘探調查。
1985-1986年,研究所承擔地質礦產部的研究任務,對我國貧營養泥炭沼澤分布最為廣泛的大小興安嶺泥炭地進行詳細勘察。這一階段,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以高鳳岐為帶頭人的泥炭地質研究方向逐漸形成。對於泥炭成礦類型、第四紀泥炭成炭期的劃分,泥炭層系對於氣候環境變化的指示意義,泥炭層柱環境代用指標都有較為深入的探討。
1985年,柴岫主持了教育部重點項目《泥炭沼澤的發生、演化與生態系統及其開發利用研究》,對我國沼澤類型和分布規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1986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成立的當年,李漢鼎主持的“有機碳(泥炭樣品C)年代可靠性綜合研究”得到基金資助,確定了泥炭樣品採樣、測試和計算中等因素影響的C年齡誤差大小,從理論上探討了提高泥炭C測年的精確性的可能性。
1986-1988年,柴岫與中科院長春地理研究所共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沼澤的類型特徵、形成演化及其保護利用”,對我國典型地區的沼澤濕地的生態特徵和基本生態過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
1988年,受日本文部省資助,與日本北海道大學合作,完成了“中國典型泥炭地生態特徵研究”,對若爾蓋沼澤生態結構和演化過程進行了實驗觀測研究,將觀測結果與60年代的沼澤生態特徵進行了對比研究,確定了若爾蓋沼澤25年間的生態變化及其驅動力。
1986-1993年,張則有主持吉林省科委“泥炭吸油材料淨化海上漂浮油研究”、“炭塑複合材料”、“水煤漿添加劑”等項目。其中水煤漿添加劑通過省級鑑定後,轉讓企業生產。
1986-1995年,陳淑雲主持國家科委重大項目“泥炭作飼料試驗研究”、“用泥炭制燃料磚的套用研究”、“泥炭生物肥料的研究”、“泥炭硅藻土多功能保溫材料系列產品的研究”。
1988-1996年,郎惠卿主持的“小興安嶺沼澤植物與泥炭的營養物質交換過程”研究連續三次獲得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通過對湯紅嶺更新山和湯北等地的貧營養沼澤連續8年的定位觀測,揭示了不同類型沼澤中的優勢植物與基底(泥炭)之間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和微量元素之間的交換過程,闡明了貧營養沼澤自然演替和人工排水干擾演替的過程。
1993-1995年,白光潤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泥炭形成的水熱系統模型與全球成炭氣候模式”。論證了泥炭形成和積累過程中微環境條件與地帶性氣候之間的耦合關係,確定了泥炭形成的水熱系統指數,在理論上深入探討了泥炭積累的地帶性規律。
1994-1996年,張則有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白俄羅斯和中國東北泥炭沼澤特性的對比研究”。對歐亞大陸不同氣候類型區的泥炭沼澤的生態特徵進行了對比研究,揭示了環境背景對泥炭沼澤生態功能的作用。
2007年以來,研究所主持完成了“三江平原濕地系統雙向演替下的結構、功能變化與生態效應——濕地凍融作用驅動的水文地貌過程與濕地演替”、“長白山泥炭蘚豐富度偏峰分布格局的植物相互作用調控機理”、“東北地區泥炭地有殼變形蟲——環境因子轉換函式模型研究”等二十餘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完成了“泥炭蘚在城市大氣重金屬污染生態監測上的套用研究”、“甘肅省甘南地區年產30萬噸綠色環保肥料”、“俄羅斯生物質資源調查報告”、“松遼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評估查乾湖水生態系統評價、公眾參與項目”、“人參專用型育苗基質”等四十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
在這些高層次科研項目的支持下,先後出版了《中國沼澤》(郎惠卿主編,1983)、《泥炭的鑑別與利用》(郎惠卿主編,1988)、《泥炭地學》(柴岫主編,1990)、《中國北方沿海泥炭與環境》(李漢鼎主編,1995)、《中國泥炭》(陳淑雲編著,1998)、《中國濕地研究與保護》(郎惠卿,1998)和《中國濕地植被》(郎惠卿,1999)、《泥炭資源的開發利用》(張則有主編,2000)等專著。參與出版了《中國濕地與濕地研究》、《吉林省生態環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濕地生態系統觀測方法》、《吉林省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分析》、《吉林植被》、《長白山地理系統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貌圖集》和《土地生態學》等著作。獲批國家發明專利15項。榮獲教育部提名國家進步獎、吉林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水利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其它各項獎勵8項。

四、實驗室建設

泥炭沼澤研究所的實驗室的建立與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設備、功能逐漸趨於完善,為本科、碩士研究生教學和科研工作做出了貢獻。特別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實驗室在陳淑雲、祖文辰等老師的努力下得以進一步發展。郎惠卿、金樹仁開闢了泥炭殘體與孢粉鑑定分析室,測試項目逐步增多,成為比較完善的泥炭理化測試中心,完成了全國各地的大批泥炭普查理化數據測試任務;此外,由李漢鼎主持,在原草炭廠舊址建立了C年代測定實驗室,開展了對我國泥炭沼澤的斷代工作,完成了幾十個剖面的數百個年齡數據的測試任務;於濟章等在泥炭利用溫室先後完成了以泥炭為培養基或添加劑的營養型花土、君子蘭栽培以及食用菌栽培等多項科研試驗工作。同時,泥炭理化分析實驗室和泥炭綜合利用實驗廠,也為各方面研究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撐作用。

五、科研交流

1980年,柴岫在美國德魯斯出席了第六屆國際泥炭大會,並發表了“Peat in China”的論文,這是我國首次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上介紹中國的泥炭和沼澤資源及其研究狀況,引起國際泥炭科學界的廣泛關注,我國被吸收為國際泥炭學會國家級會員。會議期間,柴岫教授與加拿大、美國、芬蘭、日本等國家的泥炭科技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自此開始了泥炭沼澤研究所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
1981-1985年,研究所多次接待來自芬蘭、瑞典、蘇聯、日本等國家的泥炭科技訪問,並同日本北海道大學合作進行兩國泥炭地的調查研究,柴岫代表出席全日36屆生態會議,展出並宣讀了論文。
1981年,為了查清我國泥炭資源儲量,確定利用途徑和方式,地質礦產部責成泥炭沼澤研究所舉辦泥炭資源及其調查研究培訓班,為全國各省地質部門培訓泥炭資源研究人才,以便開展全國性的大規模的泥炭資源調查研究。來自全國地質部門的30餘名地質工作者參加了培訓,由泥碳沼澤研究所和地理系有關專業的教師授課,主要課程有“沼澤學概論”、“泥炭地質學”、“沼澤植被”、“泥炭化學”,聘請了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的周昆叔研究員專門講授《孢粉學概論》。1982年我校在南京師院舉辦第三批全國地質部門泥炭地質人才培訓班,由郎慧卿、陳淑雲講授“沼澤植被與泥炭植物殘體”和“泥炭化學”課程
1991年,張則有與吉林省外國專家局、中科院長春地理研究所黃錫疇研究員、東北電力學院孫鍵教授組成泥炭考察團赴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考察、訪問,從而建立了與東歐國家泥炭科技交流關係。1992年5月,張則有應邀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辦的熱帶泥炭會議。1994年,再次赴馬來西亞進行熱帶泥炭考察及學術交流。
1991-1992年,陳淑云為主同莫斯科泥炭研究所專家互訪,出席芬蘭召開的第九屆國際泥炭大會。
1994-1996年,研究所與白俄羅斯科學院自然資源與生態問題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泥炭利用研究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研究大大加強,國內外學術影響進一步加大。在此期間,張則有、白艷、李宜垠等去白俄羅斯科學院進行合作研究。
1994年,郎惠卿出席林業部在湖南嶽陽主持召開的全國濕地保護研討會,並在大會上作了主題發言,在政府管理部門和學術界引起廣泛的影響。會後,在國家教委科技司的高度重視下,1995年元月於我校召開了中國高校濕地保護研討會,會上多名高校專家建議成立中國高校濕地研究中心,引起國家教委科技司的高度重視。在1995年,召開了中國高校濕地保護研討會,中國高校濕地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並掛靠在東北師範大學。由郎惠卿教授擔任主任,廈門大學林鵬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陸健健擔任副主任。1997年,中國高校濕地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將國內11所重點大學的濕地研究力量整合集中,開始了中國濕地研究與保護工作。
2004年8月27-30日,由德國世界級泥炭專家Michael Succow,國際泥炭組織秘書長、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大學教授漢斯·約斯騰(Hans Joosten)帶隊的國外專家一行,來東北師範大學就泥炭地的保護與恢復與泥炭沼澤研究所進行交流與合作,同時對吉林省東部山區的泥炭地進行了考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