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冶鎮(山西省五台縣下轄鎮)

東冶鎮(山西省五台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冶鎮是山西省五台縣第一大鎮,相傳因古為冶煉銅鐵之地而得名。它位於五台縣境西南,南臨滹沱河,西傍小銀河,與定襄、原平僅一山之隔,是太原、忻州至五台山和阜平的必經之處,故一向為縣境門戶、交通樞紐、貨物集散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冶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
  • 電話區號:035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晉H
鄉鎮簡介,行政區劃,經濟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資源,鄉鎮文化,鄉鎮發展,鄉鎮建設,菜籃子產業鏈,

鄉鎮簡介

東冶鎮占地約5平方公里,分東南西北4街,鎮下轄村21個,人口近4萬,歷來為原四區區公所駐地、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在明清之際,鎮上的主要街區即店鋪林立,每逢二、五、八日趕集之時,更是萬人云集,摩肩接踵,熱鬧非常。
東冶鎮東冶鎮

行政區劃

140922105201 122 北街村委會
140922105202 122 西街村委會
140922105203 122 東街村委會
140922105204 121 南街村委會
140922105205 122 五級村委會
140922105206 122 槐蔭村委會
140922105207 220 北大興一村委會
140922105208 220 北大興二村委會
140922105209 220 北大興三村委會
140922105210 122 南大興村委會
140922105211 220 望景崗村委會
140922105212 220 永安村委會
140922105213 220 永興村委會
140922105214 220 文興村委會
140922105215 220 石村委會
140922105216 220 前堡村委會
140922105217 220 大朴村委會
140922105218 220 山底村委會
140922105219 220 南橫嶺村委會
140922105220 220 新堡村委會
140922105221 220 曲家屯村委會
140922105222 122 西河村委會
山西省五台縣東冶鎮

經濟建設

現在的東冶鎮,建有機械廠、地毯廠、塑膠廠、乳膠廠、鞋廠、皮革社、木業社等多個廠社,設有銀行、醫院、郵局、書店及百貨紡織交電日雜蔬菜食品等各類商店,再加上個體經營的店鋪和攤點,更顯得市場繁榮,購銷兩旺,從多方面適應了廣大民眾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的需要。
徐帥故居徐帥故居

交通運輸

隨著國家公路、鐵路建設的發展,東冶鎮的交通已較前更加方便。汽車站位於鎮北,每天有班車開往忻州、太原及五台山等各地。鎮東南有新建的朔黃鐵路永安車站,可乘車直達晉北及河北省的沿線各地。

農業資源

東冶鎮南面、西面的大片耕地十分肥沃,水渠縱橫,一向以種植蔬菜為主,是五台縣的蔬菜主要產區。蔬菜之外多種小麥,小麥收割後復播穀子或玉米,年年長勢喜人,金秋時節,一片金黃,故稱“東冶秋黃”,是五台古八景之一。東冶鎮的饃饃蒸得相當出色,所以當地有“東冶的饃饃大興的糕,槐蔭的閨女不用挑”之說。

鄉鎮文化

東冶鎮及其附近各村,素以人傑地靈、文化發達著稱,因而從古至今湧現過不少傑出人物。如清代的徐潤弟、徐繼畲,父子皆為進士,是東冶鎮東街人。徐繼畲撰寫的《瀛環志略》,因影響深遠被譽為“正眼看世界第一人”。新中國開國元勛之一的徐向前元帥是東冶鎮永安村人,現在的“徐向前故居”,已成為廣大人民瞻仰參觀的重要場所。清光緒年間即興辦的沱陽學校,校址在東冶鎮西門外,是五台縣首屈一指的名校,曾先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其中擔任我國省軍級要職的幹部及卓有成就的學者專家均為數不少。
東冶鎮東冶鎮

鄉鎮發展

東冶鎮緊緊圍繞興鎮富民達小康的主題,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開放引進,創優環境,抓城建、建市場、辦企業、興節水、硬化路、蓋溫室、保穩定、促發展,逐漸形成了農業穩鎮、民企強鎮、商貿活鎮、科技興鎮、德法治鎮的五大發展戰略,形成了經濟要發展、人民要富裕、社會要穩定、環境要文明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三豐收,加快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步伐,在五台縣、忻州市率先成為基本達小康鎮。1998年以來,連續3次被省文明委命名為省級文明鄉鎮。

鄉鎮建設

五台東冶鎮二億元打造小城鎮
被列為“山西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的五台縣東冶鎮,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依託區域優勢,始終遵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商業策劃、市場運作”的原則,四年投資2.13億元,重點實施了街道開發、商貿建設、社會化多功能服務、綠化美化、特色產業等工程。在小城鎮中長期規劃建設和綜合整治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走出了一條“高起點規劃,多渠道融資,全方位開發”的小城鎮建設新路子。
東冶鎮大白菜東冶鎮大白菜
——“動手術”為小城鎮整容。東冶鎮素稱五台“南大門”,與原平、定襄接壤。全鎮有4.22萬口人,日流動人口5萬餘人,為全市第一農業大鎮。2002年以來,鎮黨委書記張樹成一班人,在認真確立了《東冶鎮小城鎮建設中長期規劃》和《小城鎮建設街道環境綜合整治方案》等大政方針後,就聘請專家對小城鎮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和科學論證。在鎮政府所在地規劃出一條長2158米,平均寬25米的主街道,分區劃段全面鋪開建設工程。硬性拆除障礙建築物846間,總計1.29萬平方米。在往日雜亂無章、街道小巷不分的人口密集區和商貿集散地,開發出一條“黃金通道”。並以此為主幹線,以村村通為目標,投資1800萬元,在21個行政村完成通村公路120公里。其中,有12個村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並用優惠政策,引入西龍池蓄能電站投入移民資金4686萬元建起了新西河村。那一橫三豎的主街道上,拔地崛起小二樓120套、平房52套,家家戶戶家門口鋪上了水泥路。村民韓都保說:“村裡的街道不比那太原市的差,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商貿城支撐小城鎮。以東勝開發區為“龍頭”,占地面積6萬餘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的商貿開發區,已由陽泉市義井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五台分公司承建。建築面積5萬餘平方米,整體規劃20幢5層大樓。主街道兩旁又擬建二層商業用樓1萬餘平方米,新增商業網點140家、住宅360套,可供3000人經營居住。已完成開發區街道建設,二層商業樓正緊張施工。與開發區銜接的主街道兩側已新建了五層糧貿大樓、五層百貨大樓、三層供銷樓、六層綜合商貿樓等10餘幢樓舍,融資方式採取了公開拍賣、股份投資、集體籌資、資產轉換等多種形式。使一幢幢高樓如期竣工,形成了能夠支撐城鎮框架、別具現代建築藝術風格的商貿城。
東冶鎮東冶鎮
——多功能服務小城鎮。鎮辦光纜傳輸電視台擁有固定資產近300萬元,能同時播放20餘套節目。自己設有采編室,擁有先進的錄音錄像播放設備。自辟欄目有:農業科技、法制教育、計畫生育、時事政治等。可覆蓋19個村,有8000餘用戶受益。這裡又是鎮辦電視黨校,30餘個黨支部的900餘名黨員坐在家裡就能接受電化教育。鎮黨委還在徐向前元帥的故鄉永安村設有德育教育、國防教育、紅色教育基地。僅2012年就免費接待來自全國各地參加先進性教育的黨員幹部1.51萬人。該鎮投資500餘萬元,建起了5800平方米的沱陽教學樓,學校由8軌提升為12軌,擁有學生1986名。據統計,全鎮擁有程控電話1萬門,手機1.13萬部。鎮黨委、鎮政府成立了城建辦、重點工程辦、社會事務辦、監察大隊、環衛隊等14個服務小城鎮建設的職能部門,全面完善了服務功能。
——特色產業綠染小城鎮。在東冶鎮的萬畝節水園區、萬畝制種基地、百畝蔬菜大棚中,還培育了8000畝自然蔬菜科技示範區,培育出18類120個蔬菜品種。這裡三季有花,四季常綠。一片片、一塊塊燦若鋪錦,花香四溢,年產蔬菜1.8億公斤。在此建成的蔬菜批發市場,年銷售蔬菜金額達1.5億元。中央電視台第七套節目每天定時向全國報價,被農業部指定為國家農產品定點市場。該鎮在園區外圍的忻台旅遊線、國防路兩側新建花池800個,綠化景點3處,栽植花卉2萬餘株,側柏5萬株。在第一山脊線以內綠化荒山1000畝,與街道綠化、亮化、美化的城鎮格局融為一體,構成了綠意盎然的和諧環境。
正像鎮黨委書記張樹成所說:“東冶鎮已初步達到了三化、四全、五通、五配套。形成了以城鎮建設為主體,以商貿經濟為支撐,以民營經濟為依託,以綠色產業為特色,多功能服務小城鎮的現代化新格局”。它直接拉動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上升到1.3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404元。看來,濃筆重彩繪就的小城鎮建設立體圖已定格在徐向前元帥的故鄉。
東冶鎮東冶鎮

菜籃子產業鏈

東冶鎮的菜籃子產業鏈
2006年春節將至,記者在五台縣東冶鎮南大興村白憲華的兩個蔬菜大棚里看到,他忙得不可開交,正在深耕、澆水、育苗,把農肥擔到地里……白憲華對記者說,只等棚內溫度適宜就開始種菜。談話中,記者了解到,他家的西紅柿出土後40天就上市,一年兩茬還要種生菜,2005年收入超過2萬元。
到2005年底,東冶鎮蔬菜種植面積已增加到7200畝,並建成了100座高科技蔬菜日光溫棚和年銷蔬菜1.8億公斤的批發市場,被農業部指定為“全國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中央電視七台向全國定時報價。該鎮7200畝的蔬菜基地和100畝的蔬菜大棚已成了農民的“搖錢樹”,年產蔬菜約3800萬公斤,並形成了以“菜籃子”工程為主體的農業產業鏈。
東冶鎮位於忻台旅遊沿線,龍山山脈呈扇形環抱其中。一條小艮河與滹沱河穿流直過,這片土地,土壤中含量很高。全鎮3.36萬名農民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帶領下,他們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擂響了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戰鼓。該鎮以“兩河”為依託,開發萬畝節水園區為目標,成立了蔬菜協會,蔬菜科技培訓中心,並聘請省、市農技專家進農家、到菜園,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培訓菜農1.4萬餘人,發展科技示範戶1800戶,擁有科技轉化園圃50畝,推廣了18類88個蔬菜品種。土專家趙旺盛培育出西紅柿“佛地艷紅”等8個品種,優良菜籽除供銷本地外,遠銷山東、河南、河北等7個省市。
蔬菜生產基地的建成,也拉動了蔬菜批發市場,一個占地105畝的蔬菜批發市場建起來了。該市場擁有4萬平方米的商業樓350家,遮陽蔬菜交易大棚1600平方米,蔬菜保鮮庫400平方米,市場內水、電、路暢通,郵電、通訊、網際網路俱全。以東冶鎮16個村的蔬菜生產基地為源地,吸引了周邊三縣一市,以及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蔬菜批發商1400餘家。高峰期約有300餘輛機動車出入市場,常年上市的蔬菜有120多個品種,年銷售蔬菜、瓜果、土特產等1.8億公斤,年銷售額高達1.5億元。
東冶鎮東冶鎮
這項菜籃子工程使參與蔬菜批發交易的10餘萬農民致富。而首屈一指的當數固定經營戶趙家三姐弟。趙三保先於哥哥、姐姐進市場,2002年的收入就達7萬元。他經營的品種有30多個,主要是“大家菜”。特點是:同等質量低價格,同等價格高質量。“鮮”字當先,“利”字在後,勤進快銷,周轉期短,資金運作頻率高。而姐姐、哥哥的收入也不錯,人均年收入1萬元。
東冶鎮“菜籃子”工程,已構成了菜農連基地、基地連市場、市場連全國的農業產業鏈。該鎮已建成1萬畝節水園區,1萬畝制種基地、1百座日光蔬菜大棚,1個農產品批發市場。這“四個一工程”已直接拉動了該鎮農村經濟年收入上升到1.34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2404元的驕人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