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飛蝗

東亞飛蝗

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1835),飛蝗科飛蝗屬飛蝗的一個亞種。別名螞蚱、蝗蟲,為遷飛性“雜食性大害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東亞飛蝗
  • 拉丁學名: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 1835)
  • 別稱:螞蚱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
  • :直翅目Orthoptera
  • 亞目:蝗亞目
  • :飛蝗科
  • :飛蝗屬Locusta Linnaeus
  • :飛蝗
  • 亞種:東亞飛蝗
簡介,體態特徵,生活習性,營養價值,繁殖,分布,食用,危害記錄,防治方法,

簡介

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別名螞蚱、蝗蟲,為遷飛性“雜食性大害蟲。東亞飛蝗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計,蝗總科共有223個屬,859種。東亞飛蝗在自然氣溫條件下生長,一年為兩代,第一代稱為夏蝗,第二代為秋蝗。飛蝗有六條腿;驅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翅,前翅為角質,後翅為膜質。體黃褐色,雄蟲在交尾期呈現鮮黃色。雌蝗體長39.5~51.2毫米,雄蝗體長33.0~41.5毫米。成蟲善跳,善飛。
蝗蟲是直翅目蝗亞目蝗總科昆蟲的統稱,中國有600多種,危害性大的有東亞飛蝗和亞洲飛蝗。學名manilensis(Meyen)屬直翅目,蝗總科。分布在中國北起河北、山西、陝西,南至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東達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肅南部。黃淮海地區常發。小麥、玉米、高粱、粟、水稻、稷等多種禾本科植物。也可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成、若蟲咬食植物的葉片和莖,大發生時成群遷飛,把成片的農作物吃成光稈。中國史籍中的蝗災,主要是東亞飛蝗。先後發生過800多次。
東亞飛蝗東亞飛蝗

體態特徵

雄成蟲體長33~48毫米,雌成蟲體長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間型 三種類型,體灰黃褐色(群居型)或頭、胸、後足帶綠色(散居型)。頭頂圓。顏面平直,觸角 絲狀,前胸背板中降線發達,沿中線兩側有黑色帶紋。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點翅長超過後足股節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長而密的細絨毛,後足股節內側基 半部在上、下降線之間呈黑色。胸足的類型為跳躍足腿節特別發達脛節細長,適於跳躍。卵囊圓柱形,長53~67毫米,每塊有卵40~80餘粒,卵粒長筒形,長4.5~6.5毫米,黃色。第五齡蝗蝻體長26~40毫米,觸角22~23節,翅節長達第四五腹節,群居型體長紅褐色,散居型體色較淺,在綠色植物多的地方為綠色。

生活習性

飛蝗密度小時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後,個體間相互接觸,可逐漸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飛蝗有遠距離遷飛的習性,遷飛多發生在羽化後5—10天、性器官成熟之前。遷飛時可在空中持續1—3天。至於散居型飛蝗,當每平方米有蟲多於10隻時,有時也會出現遷飛現象。群居型飛蝗體內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動力強,但卵巢管數少,產卵量低。而散居型則相反。飛蝗喜歡棲息在地勢低洼、易澇易旱或水位不穩定的海灘或湖灘及大面積荒灘或耕作粗放的夾荒地上、生有低矮蘆葦、茅草或鹽篙、莎草等嗜食的植物。遇有乾旱年份,這種荒地隨天氣乾旱水面縮小而增大時,利於蝗蟲生育,宜蝗面積增加,容易釀成蝗災,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蟲。天敵有寄生蜂、寄生蠅、鳥類、蛙類等。喜食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雜草,飢餓時也取食大豆等闊葉作物。地形低洼、沿海鹽鹼荒地、 泛區、內澇區都易成為飛蝗的繁殖基地。
東亞飛蝗東亞飛蝗

營養價值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營養的需求,雞,鴨,魚,肉不再是餐桌上的奢侈品。野味昆蟲日益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菜餚,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被廣大消費者青睞。昆蟲資源成為當今人類開發利用的極其豐富的寶貴資源。被譽為“上帝留給人類的最後一塊蛋糕”。其中東亞飛蝗(螞蚱)是昆蟲中可食用尤其是提取蛋白質的主要資源之一,被列為“21世紀安全綠色食品”。
蝗蟲體內含有豐富的-----甲殼素,它被譽為繼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之後人體生命的第六要素,甲殼素能使人體內毒素得以排除,達到排毒養顏之功效,被女性朋友所歡迎,是理想的高營養保健食品。蝗蟲營養結構合理: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低;
在泰國“油炸飛蝦”(油炸螞蚱)的大名無人不知,浪漫的法國人把蝗蟲作為消閒食品,天津,北京兩地也有著吃蝗蟲的悠久歷史,被民間稱為“旱蝦” “飛蝦” “蝗米”營養價值極高。
藥用價值:蝗蟲除了作為營養食品外,還有藥用價值,它有止咳平喘.解毒透疹等功能,可用於治療百日咳 支氣管哮喘 心腦血管等疾病。此外蝗蟲對降“三高”、降低膽固醇有輔助治療作用。如:治療破傷風小兒驚風,百日咳,支氣管炎,哮喘,氣急,息內風,止痙攣的等。久食可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可謂一食多得。
科學家預測:昆蟲蛋白代替肉質蛋白人類140歲健步如飛
美麗昆蟲千百萬種:在物種燦爛的地球上,有一個美麗的昆蟲世界。昆蟲種類有近100萬種,占整個動物界4/5,其中已知可食用的昆蟲就達3650餘種。它們生命力極強、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繁殖快,是生物界最大的動物群體,也是人類垂涎百年的健康寶藏。昆蟲對人類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價值有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益處。
昆蟲蛋白世界矚目:因為在現有的大自然中,規模大、分布廣、營養豐富、最易開發而又欠開發力度的資源,首先是昆蟲源。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讓生物成果走向市場,正成為許多人努力的方向。比如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基因技術研製開發昆蟲食品、藥品等。
巨大價值人類共享:昆蟲活性蛋白是一種“優質蛋白”,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營養結構合理,肉質纖維少,又易於吸收,明顯優於植物蛋白和肉質蛋白。同時一些昆蟲活性蛋白還富含具有特殊作用的幾丁質抗菌肽、外源性凝集素防禦素等,對防治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提高免疫、預防腫瘤有著很好的作用。上海市食療中心臨床觀察證實;昆蟲蛋白對人體免疫功能低下的調節作用顯著,代加工蝗蟲膠囊,東亞飛蝗膠囊深加工其中包括易感疲勞、體弱多病、流感、睡眠失調、神經衰弱、關節酸痛、頭痛、便秘、腹脹、肝炎、肺炎、皮炎和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多發性口腔潰瘍及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因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症狀,昆蟲蛋白的食療改善的結果分別為90%、96.99%、83%和92%。

繁殖

北京、渤海灣、黃河下游、長江流域年生2代,少數年份發生3代;廣西、廣東、台灣年生3代,海南可發生4代。東亞飛蝗無滯育現象,全國各地均以卵在土中越冬。山東、安徽、江蘇等二代區,越冬卵於4月底一5月上中旬孵化為夏蝗,經35—40天羽化,羽化後經10天交尾7天后產卵,卵期15—20天,7月上中旬進入產卵盛期,孵出若蟲稱為秋蛹,又經25—30天羽化為秋蝗。生活l5—20天又開始交尾產卵,9月份進入產卵盛期後開始越冬。個別高溫乾旱的年份,於8月下一9月下旬又孵出3代蝗蛹,多在冬季凍死,僅有個別能羽化為成蟲產卵越冬。成蟲產卵時對地形、土壤 性狀、土面堅實度、植被等有明顯的選擇性。每隻雌蝗一般產4、5個卵塊,每卵塊均含卵約65粒,飛蝗成蟲幾乎全天取食。

分布

在中國大致分布在北緯42。以南的沖積平原地帶,北起河北,陝西以南,西至四川、甘肅南部 以南均有發生為害。

食用

亞飛蝗身體粗壯,採食範圍廣,適應性強,從孵化成幼蝗後,經35天的飼養過程即可為成蟲,50天左右肥壯後即可銷售,所以時間短、回報快。飼養1萬隻東亞飛蝗成蟲可達20公斤,其經濟效益是可觀的,並且購種只一次。自繁數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復始,多年飼養,不斷賣錢,一隻雌蝗一次可產卵35~90多粒。飛蝗之所以受人青睞,是由於它肉質鬆軟,鮮嫩,營養豐富。經專家分析測定,其蛋白質含量高達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並含18種胺基酸及多種活性物質。

危害記錄

新中國成立初期,東亞飛蝗發生面積約521萬hm2,經過貫徹“依靠民眾,勤儉治蝗,改治並舉,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針,1951~1997年間,全國已累計淨改造蝗區面積367.8萬hm2,使蝗區面積比新中國成立初期減少70.6%。現有蝗區縣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28個減少到151個,取得了世界治蝗史上引人注目的成就。
東亞飛蝗成群東亞飛蝗成群
80年代以來,受全球異常氣候變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興建不當以及農業生態與環境突變的影響,東亞飛蝗在黃淮海地區和海南島西南部頻繁發生,每年發生面積約100~150萬hm2,設計9省(市)的100多個縣,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威脅。1985~1996年的12年間,東亞飛蝗在黃河灘海南島、天津等蝗區連年大發生。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東亞飛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將10多萬畝葦葉和幾百畝玉米穗葉吃光後,於9月20日中午起飛南遷,蝗群東西約寬30餘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滄縣黃驊海興鹽山孟村5個縣和中捷大港兩個農場,波及面積達250萬畝。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群居型東亞飛蝗第一次跨省遷飛。
1998年,東亞飛蝗的夏蝗在山東、河南、河北和天津等8省(市)發生在80萬hm2以上。1999年,東亞飛蝗的夏蝗在山東、河南、河北和天津等9省(市)又發生80萬hm2以上

防治方法

①興修水利,穩定湖河水位,大面積墾荒種植,減少蝗蟲發生基地。
②植 樹造林,改善蝗區小氣候,消滅飛蝗產卵繁殖場所。
③因地制宜飛蝗不食的作物,如甘薯、 馬鈴薯、麻類等,斷絕飛蝗的食物來源。
④藥劑防治要根據發生的面積和密度,做好飛機防 治與地面機械防治相結合,全面掃殘與重點挑治相結合,夏蝗重治與秋蝗掃殘相結合,準確 掌握蝗情,殲滅蝗蝻於3齡以前,每公頃用50%馬拉硫磷乳油900~1350毫升或40%樂果乳油 750~1050毫升,或25%敵馬乳油2250~3000毫升,也可每分頃用4%敵馬粉劑30千克,噴粉 防治。採用微量噴霧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