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織造紀念館

杭州織造紀念館

杭州織造紀念館 位於杭州市西湖區花港觀魚公園內魏廬,面積約1000平方米。2015年6月15日開館。

三個主題館:杭州織造歷史文化館裡,有杭州織造的文物史料。《紅樓夢》絲綢密碼主題館,講述杭州織造和紅樓夢淵源。杭州織造非遺蹟展示館,呈現杭紡絕技和匠心技藝傳承。

紀念館宗旨

組織開展杭州織造歷史的調查研究、發掘再現活動,重現杭州織造的歷史架構。

組織舉辦各種形式的絲綢文化研討,促進絲綢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組織開展對古代絲綢藝術的研究,開展絲綢藝術的收藏鑑賞活動,促進絲綢藝術的發展;

組織絲綢文物展覽,宣揚傳統杭州絲綢文化,普及絲綢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杭州織造紀念館
  • 外文名稱:Hangzhou weaving Memorial
  • 地理位置:杭州市西湖區花港觀魚公園內
  • 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10:00-16:00
  • 景點級別:5A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紅魚池
    魏廬
  • 隸屬單位:萬事利集團
織造紀年簡介,杭州織造歷史文化館,杭州織造非遺蹟展示館,《紅樓夢》絲綢密碼主題館,紅門局的秘密,杭州織造最終的命運,參觀路線,

織造紀年簡介


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首設官營絲綢織造工場——織室。
杭州織造紀念館
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杭州設“織務”,管理織造事務。
南宋定都杭州北方政府的綾錦院、染院、文繡院、裁造院、織染局、文錦局、織造署等與織造有關的場院、官署南遷至杭州。文錦局和織染局為官營絲綢織造工場。織造署是織造管理機構,位於城隍山前的太平坊。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設“東西織染局於蘇杭”。
明洪武二年(1369)建織造局城南隅鳳山門裡朱家橋,明由提督織造太監主管。專門生產供皇室使用的絲綢布帛、鳳冠霞帔、朝笏朝靴等用品,一時成為杭州官營絲綢生產機構駐地,響遍全城。明代織造府址於當時的布政司東、旗纛廟西,左為東府,右為西府,建築壯觀。
永樂二年(1404)為解決泛水潮濕便又在靠近涌金門的舊御史台址,另建新局。新局東至西河街(三橋址河下),西旁運司河街(今勞動路),南及藩司牆,北臨台後橋河(永安橋,原涌金路一帶),規模宏大。有正廳三間,上懸“天章首煥”的橫額,加上通道、穿堂、廂房、東西二庫等共七十餘間,圍牆立中門,內有房百二十餘間,分織、羅二作,“金丹漆藻繪”,極富氣派。
杭州織造紀念館
清代順治四年(1647)復開由戶部派人管理。旋仍歸宦官的十三衙門。康熙二年(1663),改由內務府派官久任(正五品員外郎)清代是杭州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織造局由東府、西府、織染、總織四個部門組成,其中東府為管理和駐禮用,其餘三處皆是織染工場,見於史載的織造官員就達80餘人。乾(隆)嘉(慶)年間產量最高,平均年產4683匹,居全國三織造局(江寧、蘇州)之首。
1911辛亥革命成功,最後一任織造官 聯榮 被革命軍捕獲杭州織造終結。

杭州織造歷史文化館

杭州織造分設有織造衙門和織染局。
杭州織造紀念館
織造衙門是官吏駐守管理織造行政事物的官署。
織染局內分為若干堂或號,每局設頭目三人管理名為所官、之下有總高手、高手、管工等技術和事務管理人員,負責督率工匠,從事織造。
織造局之下分設三個機房,即供應機房、倭緞機房和誥帛機房,技術分工較細,按工序由染色和刷紗經匠、搖紡匠、牽經匠、打線匠和織挽匠等各類工匠操作,具有工場手工生產組織形式的特點。
在織局生產編制下,由於清代廢除了明代匠戶制度,採取雇募工匠制。食糧官匠雇募到局應差後,如不被革除,不僅終身從業,並且子孫世襲。
織造局還招收工匠的子侄為幼匠學藝,然後升正匠,即所謂長成工。
此外,織局還用承值應差和領機給帖等方式,占用民間絲經整染織業各行手工業工匠的勞動,作為使用雇募工匠的補充形式。
在“領機給帖”方式下,民間大批機戶機匠隸屬於織局,往往淪為“官匠”,即“機戶名隸官籍”。所謂“領機給帖”,指由織造局揀選民間熟諳織務的殷實機戶機匠承領屬官局所有的織機,同時將承領者的姓名、年貌、籍貫造冊存案,並發給官機執照,這些機戶機匠從此即成為織局的機匠,又稱“官匠”。他們從官局領取原料和工銀,僱工進局使用官機織挽,保證了官局織造任務的順利完成。同時,他們又大多自有織機。領帖替官局當差後,還可自營織業,遂具有“官匠”和“民戶”的雙重身分。

杭州織造非遺蹟展示館

杭羅
杭州織造紀念館
由純桑蠶絲以平紋和紗羅組織聯合構成,有橫羅和直羅兩種,具有等距規律的直條形或橫條形紗孔,孔眼清晰,穿著舒適涼快。在杭羅上刺繡的方法稱為戳紗或者挑羅。杭州的杭羅因與江蘇的雲錦、蘇緞並稱為中國的“東南三寶”而馳名中外。“杭羅織造技藝”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中的重要代表性項目,已於2009年9月30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蟬翼紗
杭州織造紀念館
紗的一種,質地輕軟,常用作窗紗,因輕薄如蟬翼,故名蟬翼紗。著名織工蔣昆醜在獅虎橋旁的江山弄,織出了薄如蟬翼的皓紗,名滿江南。曹雪芹在《紅樓夢》里,還給取了兩個好聽的名字,軟羅煙和霞影紗。林黛玉瀟湘館裡的窗紗用的就是這種杭州產的“軟羅煙

《紅樓夢》絲綢密碼主題館

王熙鳳是杭州人?
杭州織造紀念館
李建華:為什麼說王熙鳳家族的原型是杭州織造府呢?這可是王熙鳳自己說的。
賈璉剛和王熙鳳說起元妃要來省親的事。一旁的趙嬤嬤便誇耀起自己曾見過的奢華接駕。烈性子的王熙鳳哪裡肯示弱。
《紅樓夢》有這樣的一段——趙嬤嬤道:“唉喲喲,那可是千載希逢的!那時候我才記事兒,咱們賈府正在姑蘇揚州一帶監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鳳姐忙接道:“我們王府也預備過一次。那時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摘自《紅樓夢》第十六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康熙四十五年到雍正六年,有位在杭州做了22年的織造官孫文成,正是曹雪芹的爺爺曹寅推薦給康熙的,他也是曹寅母親孫氏(康熙奶媽)的娘家人。在此之前,據清《粵海關志》記載,孫文成曾在廣州做過一年的粵海關監督(相當於今天廣州海關的關長)。孫文成上任第一件大事,是為康熙南巡做接駕準備。為了讓康熙能從織造府直接乘船遊玩西湖,孫文成還專門開闢了一條河,連線西湖和杭州織造,但第二年,康熙皇帝南巡,並沒有住在杭州織造府,而住到了西湖的孤山行宮。這就吻合了王熙鳳的說法,只是有過一次預備,而不是正式接駕。《杭州府志》卷五十三《水利一》記載:“織造孫文成,啟涌金水門,引水入城內,河廣五尺,深八尺,至三橋轉南,又折而東至,織造府前而止,備南巡御舟出入。”
別小看一個小小絲綢機構的“織造官”,在康熙朝時,那可是官場中最肥的肥缺。康熙六次南巡,排場甚大,那個開支浩繁,正像《紅樓夢》描寫賈府接駕的情景那樣:“把銀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但只要皇帝高興,“別講銀子成了糞土,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了。”
康熙駕崩後,1723年,雍正繼位。江寧織造曹雪芹家和蘇州織造李煦家先後被查抄,孫文成也被革去了杭州織造的職務,全家搬到了北京。江南三大織造家族從此從繁盛走向了衰敗。他們也為曹雪芹後來創作《紅樓夢》提供了大量的人物和故事原型。
杭州織造紀念館

紅門局的秘密

李建華教授說:從順治四年(1647)重建杭州織造到辛亥革命(1911)年杭州織造局的存續幾乎貫穿清王朝之始終由於杭州織造多系皇帝親信。
杭州織造紀念館
織造負責上用(皇帝所用)、官用(官員所用)、賞賜以及祭祀禮儀等所需絲綢的督織解送,都是欽工要件,地位重要,責任重大。同時,織造還擁有密折特權,向皇帝直接稟報錢糧、吏治、營務、緝盜、平亂、薦舉、參劾、收成、糧價、士人活動以及民情風俗等江南地方情形。
江南三織造嗅覺靈敏,密報各種地方情形:康熙五十年江南科場案,江寧織造曹寅先後6次、蘇州織造李煦總共14次密折匯報會審情形和江南的民情輿論;康熙後期,江南盜案屢發,織造一一稟報;被勒令閒居在家的戶部尚書王鴻緒不慎“亂言”,李煦兩次舉報;大學士事吏部尚書熊賜履退休,家居生病,飲食起居,病情變化,所用何藥等,曹寅無不詳細密報;康熙誤聽兩江總督阿山謗言,要殺蘇州知府陳鵬年,曹寅奏報實際情形,為其開脫,免了陳鵬年一死;李煦與杭州織造孫文成,秉承主子旨意,派遣織造府烏林達穆爾森前往日本打探訊息,為開海貿易作了準備;江南的氣候、收成、糧價以及民情動向,三織造按旬按年及時上報。
《養吉齋叢錄》記載,杭州織造署有菩提樹八株,惟一株桔子,此聖祖(康熙)遺愛也。世宗(雍正)嘗諭織造孫文成加意培養,毋令損。
杭州織造紀念館

孫文成是當時的杭州織造。凡對《紅樓夢》感興趣的人,都應知曉這部書和三大織造的爭論。有個說法孫成和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是本家姊妹,兩家來往頗多,所以曹雪芹才會在《紅樓夢》里出現“十來只雞才能配出”的茄鯗,而鯗是浙江獨有的方言,即是乾鹹魚。據說,康熙南巡杭州時,就在吳山腳下的杭州織造府即紅門局建有一處行宮,俗稱“內行宮”,而孤山行宮則又稱“外行宮”。
吳山紅門局“內行宮”因在“吳山大觀”景區內,故《紅樓夢》中以“吳山大觀”來命名書中的“大觀園”和“大觀樓”;而孤山“外行宮”位於“蓬萊仙境”,“外行宮”的意思與“別墅”可以通假,“外”者“別”也,因此《石頭記》書中要稱其為“省親別墅”。

杭州織造最終的命運

杭州織造後來毀於太平軍戰火中,連遺蹟都蕩然無存,唯有地名保留了下來。民國年間,這裡逐漸變為民居,蓋起了大量富有情調的花園洋樓別墅,也是名流聚居之地。如國畫大師潘天壽、吳茀之、吳山明,武術大師鞏成祥、八卦拳師王卓誠等等,都曾居住在紅門局石庫門裡弄。
今天,當年大師們居住過的民國洋樓早已不見蹤影。唯一保留下的只有紅門局65號一棟三層磚木結構的花園別墅。這幢極具西方古典主義城堡風格的洋房建於1935年。1946年,杭州第一紗廠總經理張文魁以黃金420兩買進。著名民主人士、曾任杭州市副市長的余文森也住過此樓。後來,收歸國有。2004年5月,紅門局65號被杭州市政府列入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單,以文物的形式存活了下來
另據光緒末年,廣東南海知縣裴景福的《河海崑崙錄》一書第五卷記錄,杭州紅門局曾被太平天國某王充作府第,該王爺在清兵圍城期間病逝,不能歸葬故鄉,於是,家人就將他就地葬於局中。紅門局南院有十幾株椿樹,王爺的墳就安在椿樹邊上。挖墳的雜役說,穴深六米,四壁用磚石密砌,放進三口棺材,中間一口裝屍體,邊上兩口則裝滿了“金珠重寶”。挖穴用工總計三十餘人,在封穴那一天,全被“戮而閉之”。講故事的雜役當日恰好出外辦事,逃過此劫。杭州被清兵收復後,他向官府報告此事,請將窖金挖出。官府不知出於何種考量,不敢開挖。外邊聽得風聲的人,悄悄盜墓者全都暴病身亡。於是,織造局窖金的事,漸漸消停。《清史稿》記錄,太平軍占領杭州期間,常駐城中的有“偽聽王陳炳文、偽歸王鄧光明、偽享王劉裕鳩”。其中,最熟悉的聽王府在如今的小營巷,但總之都不在紅門局。不過,太平天國晚期封王多達200多個,史料有遺漏的也未可知。

參觀路線

地圖路線:西湖區花港觀魚公園內西側 東門緊靠蘇堤,西門鄰近楊公堤路10號 南出口鄰近蘇堤路公交站
公交路線:蘇堤公交站 4路 31路 51路 52路 87路 315路 334路 514b路
浴鵠灣公交站 51路 52路 194路 197路 318路 游2路
自駕游: 楊公堤路10號花港觀魚西門停車場 太子灣北門停車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