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宣古道

杭宣古道

位於餘杭百丈鎮半山村的杭宣古道,全長1500米左右,是古時杭州至安徽宣城必經交通要道,寬1.5米左右,始築於唐朝,南宋時期還是南來北往的軍事要道。古道上的獨松關,更因易守難攻,成為古時的兵家必爭之地。全部用小塊石頭鋪就而成,蜿蜒於兩山對峙之間的狹道中,兩旁滿目翠竹,小橋流水,山花爛漫,景色優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杭宣古道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全程68.7公里
人文歷史,景點特色,

人文歷史

寶昌橋取老頭名
杭宣古道杭宣古道
在經由杭宣古道往獨松關的途中,有一座石頭堆砌而成的古橋,名曰“寶昌橋”。這座橋是餘杭與安吉的交界線,這次也得到了修繕加固。其名稱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
傳說從前,這座橋附近有一個看管山的老頭,名叫“寶昌”,人們便稱他“寶昌老頭”。他十分盡心盡責,很用心地看護山上的毛竹、冬筍等資源,防止被他人偷盜。
有一次,有人到山上偷冬筍,被寶昌老頭發現了,便高喊捉賊。小偷將竹子掰開,把寶昌老頭的耳朵夾進掰開的竹子裡。人們知道後,十分氣憤,上告到衙門,小偷 受到了處罰。誰知之後,小偷變本加厲,把老頭吊起,燒毀了他住的茅草棚,寶昌老頭為此吃足了苦頭。事件越鬧越大,後來,朝廷下旨,在此立了石碑,禁挖冬 筍,保護竹林。
寶昌老頭過世後,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這位老人,便將橋命名為“寶昌橋”。
古橋上奮戰日寇
在抗戰時期,在寶昌橋上發生過一場激戰,村中的俞老伯又道出一個故事。
那時,百丈的商業還很薄弱,老百姓用的鹽、米等日常用品,都需要到安吉遞鋪購買。而遞鋪又被日軍侵占,人們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過獨松關去遞鋪買貨。
杭宣古道杭宣古道
有一天,一個叫朱潮法的年輕人,打算從百丈去遞鋪買鹽,正經過寶昌橋一帶,看到前面來了一隊日軍,驚嚇之下他躲進了旁邊的柴山。豈料,這時早已得到情報,埋伏在附近的一支抗戰部隊與日軍戰鬥起來。頓時槍聲大作,子彈紛飛,朱潮法被嚇得魂飛魄散。
戰鬥結束後,朱潮法才從柴山中出來,立即跑回了家。經此嚴重驚嚇後,朱潮法病了一個多月,連眼睛都瞎了,又過不久,便離世了。
再說這場戰鬥,這支抗戰部隊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奮勇殺敵,大獲全勝。部隊在溪口學堂召開了慶功大會,台上兩邊掛了對聯——“擲頭顱,拋骨肉,大家無非為民族”;“依垂楊,埋芳草,吾仁莫忘記忠魂”;橫批為:“還我河山”。
且繁且衰留瑰寶
杭宣古道從獨松關入餘杭境內,途經外半山、彩塢口、百丈、泗溪、古城、白沙、黃湖、雙溪、長樂、老餘杭,至杭城。“獨松關”因有一棵獨立的“針松”而得名,與百丈幽嶺關、鐵嶺關合稱“三關”。
解放後,餘杭各地修起了公路,不少古道遭損。公路交通快速發展,古道的功能和作用逐漸減小,並漸漸被人們淡忘了。在百丈鎮半山村保存的這1500米的古 道,與安吉交界,是為後人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宣杭古道由原始石塊砌成,中間小石塊,兩側鵝卵石。特別是古道上的古橋,全由石頭堆砌,經考證,千餘年來, 紋絲不動。古道路面被路人踩得油光精亮,足以證明行走的人員眾多。
杭宣古道杭宣古道

如今,隨著人們對文化遺產的重視,杭宣古道又一次得以修繕加固保護。千餘年來,這一段古道,且繁,且衰;見證過勝利,也目睹過災難,成為文化遺產瑰寶,更應得到人們的重視和保護。
《新唐書。地理志》載:“唐寶曆二年(826)餘杭縣令瑤築甬道,通西北大陸,高廣徑直百餘里,行旅無山水之患。”《元和郡縣圖志》載,杭宣驛道從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設有驛站。獨松關即為宋、元時期的驛站之一,是古代杭州至南京的陸路捷徑和兵家必爭之地。
文學巨著《水滸》中對獨松關及古驛道獨松嶺的描述。“盧先鋒自從去取獨松關,那關兩邊,都是高山,只中間一條路。山上蓋著關所,關邊有一株大樹,可高數十丈,望得諸處皆見。下面儘是叢叢雜雜松樹-------收入得董平、張清、周通三人屍骸,葬於關上。”
據傳:三國時,東吳大將凌統曾走過獨松嶺古道。
北宋宰相王安石從南京到杭州走獨松嶺古道到釜托寺。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也曾經過獨松關翻越獨松嶺古驛道。
清鹹豐年間(1860),李秀成為解天京之圍,戰關越嶺,直下杭嘉湖平原。
今山寨楊貴妃等在獨松嶺古道留下了一行足跡。

景點特色

杭宣古道從獨松關入餘杭境內,途經外半山、彩塢口、百丈、泗溪、古城、白沙、黃湖、雙溪、長樂、老餘杭,至杭城。“獨松關”因有一棵獨立的“針松”而得名,與百丈幽嶺關、鐵嶺關合稱“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