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尾草

多年生草本。一根莖粗壯發達,直徑約4毫米,具紙質鱗片。稈直立,高1-1.8米,直徑3-5毫米,節上常有白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束尾草(原變種)
  • 拉丁學名:Phacelurus latifolius (Steud.) Ohwi var. latifoliu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束尾草屬
  • :束尾草(原變種)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鞘無毛;葉舌厚膜質,長約3毫米,兩側有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質稍硬,長可達40厘米,寬1.5-3厘米,無毛。總狀花序4-10枚,直徑約4毫米,指狀排列於稈頂;總狀花序軸節間及小穗柄均等長於或稍短於無柄小穗。無柄小穗披針形,長8-10毫米,嵌生於總狀花序軸節間與小穗柄之間;第一穎革質,背部扁或稍下凹,邊緣內折,兩脊上緣疏生細刺;第二穎舟形,脊上部亦有細刺,各小花之內外稃均為膜質,稍短於穎;第一小花雄性,雄蕊3;第二小花兩性。有柄小穗稍短於無柄小穗,兩側壓扁。穎果披針形,長約4毫米,無腹溝。花果期夏秋季。
束尾草束尾草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生長環境

多成片生長在河流、海濱潮濕岸灘。

分布範圍

產於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沿海地區;日本、朝鮮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本種根莖發達,且節上極易生根,在崇明島及長興島一帶屬一種惡性雜草,稈葉可供蓋草屋、作燃料。
--中國水生維管束植物圖譜資料庫--
Id
86
門中文名
門拉丁名
Angiospermae
綱中文名
綱拉丁名
Monocotyledoneae
科中文名
科拉丁名
Gramineae
種中文名
束尾草
種拉丁名
Phacelurus latifolius(Steud.)Ohwi—Rottboellia latifolia Steud.
種別名
鳥秋,蘆秋(江蘇)
生長環境
生於河邊濕地及海濱。
花期果期
花果期夏秋季 (江蘇)。
國內分布
分布浙江,江蘇,山東,河北。
國外分布
朝鮮,日本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