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中藥)

杜衡(中藥)

杜衡,中藥名。為馬兜鈴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和小葉馬蹄香Asarum ichangense C.Y.Cheng et C.S.Yang的全草、根莖或根。杜衡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小葉馬蹄香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祛風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寒濕痹,跌打損傷,頭痛,齒痛,胃痛,痧氣腹痛,瘰癧,腫毒,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杜衡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馬兜鈴目
  • :馬兜鈴科
  • :細辛屬
  • :杜衡、小葉馬蹄香
  • 採收時間:4-6月
  • 毒性:小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貯藏,形態特徵,杜衡,小葉馬蹄香,生長環境,杜衡,小葉馬蹄香,性狀鑑別,藥材性狀,飲片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懷、蘅、薇香、杜、土鹵、楚蘅、土杏、馬蹄香、杜衡葵、杜細辛、鈸兒草、 杜葵、土細辛、土辛、馬辛、馬蹄細辛、南細辛、泥里花、土裡開花

入藥部位

全草、根莖或根。

性味

味辛,性溫,小毒。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

主治

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寒濕痹,跌打損傷,頭痛,齒痛,胃痛,痧氣腹痛,瘰癧,腫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風寒頭痛,傷風傷寒,頭痛、發熱初覺者:馬蹄香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少頃飲熱茶一碗,催之出汗。(《杏林摘要》香汗散)
2、治哮呴:馬蹄香,焙乾,研為細末,每服二、三錢。如正發時,用淡醋調下,少時吐出痰涎為效。(《普濟方》黑馬蹄香散)
3、治噎食膈氣:馬蹄香四兩,為末,好酒三升,熬膏,每服二匙,好酒調下,日三服。(《孫氏集效方》)
4、治產後血暈:杜衡、牙皂等分,上研末,㗜入鼻孔。(《文堂集驗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g;研末,0.6-3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吹鼻;或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體虛多汗、咳嗽咯血患者及孕婦禁服。大量服用可引起頭痛、嘔吐、黃疸、血壓升高、煩躁、痙攣等中毒等症狀,嚴重的可導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炮製

採集加工

4-6月採挖,洗淨,曬乾。

炮製方法

《品匯精要》載:“去蘆梗葉,並洗去土,銼用。”現行,取原藥材,揀去雜質、泥屑,洗淨,稍潤後切段,低溫乾燥。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形態特徵

杜衡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根叢生,稍肉質,直徑1-2毫米。葉片闊心形至腎心形,長和寬各為3-8厘米,先端鈍或圓,基部心形,兩側裂片長1-3厘米,寬1.5-3.5厘米,葉面深綠色,中脈兩旁有白色雲斑,脈上及其近邊緣有短毛,葉背淺綠色;葉柄長3-15厘米;芽苞葉腎心形或倒卵形,長和寬各約1厘米,邊緣有睫毛。花暗紫色,花梗長1-2厘米;花被管鐘狀或圓筒狀,長1-1.5厘米,直徑8-10毫米,喉部不縊縮,喉孔直徑4-6毫米,膜環極窄,寬不足1毫米,內壁具明顯格狀網眼,花被裂片直立,卵形,長5-7毫米,寬和長近相等,平滑、無乳突皺褶;藥隔稍伸出;子房半下位,花柱離生,頂端2淺裂,柱頭卵狀,側生。花期4-5月。

小葉馬蹄香

又名宜昌細辛。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根稍肉質,直徑1-2毫米。葉心形、卵心形、稀近戟形,長3-6厘米,寬3.5-7.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心形,兩側裂片長2-4厘米,寬2.5-6厘米,葉面通常深綠色,有時在中脈兩旁有白色雲斑,在脈上或近邊緣處有短毛,葉背淺綠色,或初呈紫色而逐漸消退,或紫色,無毛;葉柄長3-15厘米;芽苞葉卵形或長卵形,長約10毫米,寬7毫米,邊緣有睫毛。花紫色;花梗長約1厘米,有時向下彎垂;花被管球狀,直徑約1厘米,喉部強度縊縮,膜環寬約1毫米,內壁有格狀網眼,花被裂片三角卵形,長1-1.4厘米,寬8-10毫米,基部有乳突皺褶區;藥隔伸出,圓形,中央微內凹;子房近上位,花柱6,柱頭卵狀,頂生。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杜衡

生於林下或溝邊陰濕地。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小葉馬蹄香

生於林下草叢或溪邊陰濕處。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

1、杜衡:常捲曲成團。根莖圓柱形,長約1cm,直徑2-3mm,表面淺棕色或灰黃色,粗糙,節間長1-9mm。根細圓柱形,長7cm,直徑1-2mm,表面灰白色或淺棕色,斷面黃白色或類白色。葉片展平後呈寬心形腎狀心形,長寬均為3-8cm,先端鈍或圓,上面主脈兩側可見雲斑,脈上及近葉緣有短毛。偶見花,1-2朵腋生,鐘狀,紫褐色。氣芳香,有濃烈辛辣味,有麻舌感。
2、小葉馬蹄香:根莖短。根直徑l-2mm,灰黃色,斷面灰白色。完整葉展開後呈心形、卵狀心形,長3-6cm,寬3.5-7.5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心形,上面主脈兩側時有雲斑,脈上及邊緣有短毛;葉柄長3-15cm。氣芳香,味麻辣,略麻舌。以根多、香氣濃者為佳。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小段,根、根莖及葉相混合。根莖呈圓柱形小段,長約1cm,外皮灰棕色或淡棕色,粗糙。根有縱紋,切面黃白色或類白色。葉呈灰綠色小片。氣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藥理作用

1、鎮靜作用。
2、抗驚厥作用。
3、鎮痛作用。
4、降脂作用。
5、抗過敏作用。
6、體內過程:口服吸收快,分布迅速、廣泛,消除較緩慢。
7、毒性。

相關論述

蘇頌:“(細辛)今人多以杜衡當之,杜衡吐人,用時須細辨耳。(《本草圖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