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林戰役

杜普林戰役,是指1332年發生在巴里奧家族復辟軍和蘇格蘭布魯斯王朝之間的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杜普林戰役
  • 地點:俄恩河畔
  • 時間:1332年
  • 參戰方:巴里奧家族復辟軍;蘇格蘭布魯斯王朝
  • 結果:巴里奧軍獲勝
  • 主要指揮官愛德華·巴里奧,亨利·博蒙特,亞歷山大·莫布雷,大衛·斯坦斯伯格
  • 主要指揮官:馬爾伯爵
背景,過程,後續,

背景

儘管在國內日漸孤立,對抗羅伯特·布魯斯的戰場上也繼續失利,愛德華二世依然緊咬牙關,就是拒絕放棄對蘇格蘭的領主權。就在52歲的蘇格蘭之獅眼看要熬不到革命勝利就閉眼時,愛德華二世那精悍的王后——“法國母狼”(She-wolf of France)伊莎貝拉[伊莎貝拉王后]發動軍事政變,廢黜了死硬的愛德華二世,給14歲的王子戴上英格蘭王冠,愛德華三世的時代開始了。
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
鑒於國王年少,自己和情夫羅傑·莫蒂默(Mortimer,1st Earl of March)掌握的攝政會議根基也不穩固,伊莎貝拉和病勢日重的羅伯特.布魯斯在1328年罷兵言和,簽訂《愛丁堡協約》(Treaty of Edinburgh),正式承認蘇格蘭王國的完全獨立。了卻遺願的蘇格蘭之獅在次年6月瞑目而去,享年54歲,傳王位於7歲的幼子大衛(David Ⅱ)。
1330年,英格蘭王室再次發生政變,17歲的愛德華三世將母親趕下台,開始親政。和爺爺一樣極富侵略性的愛德華三世,一直以來就對母親強加給自己的那份協約十分不滿,不過自己畢竟剛剛親政,第一要務是鞏固執政根基,就在愛德華三世強忍惡氣以圖後效的時候,復仇的機會自己送上了門來。

過程

讓蘇格蘭人與法國人飽嘗痛苦的愛德華三世讓蘇格蘭人與法國人飽嘗痛苦的愛德華三世
1332年,以愛德華·巴里奧(Edward Balliol)為首的蘇格蘭流亡領主,在少數英格蘭領主的回響下,糾集起一支包括500名重騎兵和1500名弓箭手的軍隊,揚言打回蘇格蘭,奪回合法地位和世襲領地。愛德華三世雖沒有對他們抱過大的期望,但顯然很樂意藉此噁心蘇格蘭佬,他一方面狡詐地表示自己還是忠於協約的,英格蘭軍隊絕不越過特維德(Tweed)河,另一方面卻接受了愛德華·巴里奧的效忠,為其活動大開方便之門。
同年7月,愛德華·巴里奧的迷你遠征軍從約克郡的數個港口揚帆出航,繞過特維德河口,登入法伊夫(Fife),進而向珀斯(Perth)進發。在珀斯南方的俄恩河畔(River Earn),“還鄉團”發現對岸沼澤的高地上,蘇格蘭攝政馬爾伯爵(Earl of Mar)率領的一萬多王室軍隊,已經擺開陣勢,擋住了去路。更糟訊息隨後傳來,頓巴伯爵(Earl of Dunbar)麾下的另一支王軍,正向他們背後開來。“還鄉團”瞬間陷入了絕望和互相指責,蘇格蘭軍則坐等友軍趕到瓮中捉鱉。
可惜,“還鄉團”雖然不乏徒有其表的老爺,卻也有著亨利·博蒙特(Henry de Beaumont,4th Earl of Buchan)這樣從福爾柯克會戰一路闖過來的老將,看出蘇格蘭人麻痹大意,8月10日晚,他派出亞歷山大·莫布雷爵士(Sir Alexander Mowbray )的一小隊人馬,偷渡過河,突襲蘇格蘭軍營地。“還鄉團”主力趁亂渡河,迅速搶占了蘇格蘭軍側翼俯瞰沼澤隘路的小丘。
一支船隊與一個小分隊組成的復辟軍團經常出現在英國歷史上一支船隊與一個小分隊組成的復辟軍團經常出現在英國歷史上
這下輪到蘇格蘭王軍內部吵開鍋了,以老國王私生子羅伯特·布魯斯為首的一些領主,指責馬爾伯爵無能、怯懦、叛國,在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面前,謹慎持重的馬爾伯爵只能同意立即發起正面攻擊。
11日剛剛天明,急躁的蘇格蘭人就拔營推進。一方面地形不利於騎兵衝擊,一方面忌憚英格蘭弓箭手的矢鋒,蘇格蘭領主們也下馬加入方陣的行伍之中,開向被“還鄉團”占據的小丘。小丘之上,面對徐徐逼近的一個個方陣,亨利·博蒙特和大衛·斯坦斯伯格(David Strathbogue,3rd Earl of Atholl)指揮“還鄉團”擺開了一個下馬重騎兵居中堵住通道,弓箭手分居兩翼向前展開的標準“鶴翼”陣,開始向進入射程的蘇軍傾瀉箭雨。
憑藉前列騎士領主們精良的盔甲和方陣的密集防禦,蘇格蘭王軍突破箭雨,和“還鄉團”重步兵激烈對刺砍殺,自知無路可退的“還鄉團”拚死抵抗,終於成功遏制了對方的衝勁。乘著戰況一時膠著,很可能一度後撤暫避鋒芒的弓箭手再次突前,從兩翼近距離上猛烈射擊蘇格蘭王軍暴露的側翼。白刃和箭矢雙重打擊之下,蘇格蘭前方接戰的方陣很快死傷枕籍:
屍體堆疊成堆,幾近一支長矛之高。
——《拉納科斯特編年史(Lanercost Chronicle)》
而後方不明就裡的戰友還在不斷向前推擠,試圖加入戰團,蘇格蘭人的攻勢很快陷入徹底混亂,在“還鄉團”步步緊逼的攻擊下,開始互相推慫踐踏,並在重新上馬衝擊的“還鄉團”重騎兵打擊下,化為徹底的潰逃。此戰“還鄉團”一方只有30多人戰死,而蘇格蘭王軍的損失則可能達到了驚人的2000多,憑藉此輝煌勝利,“還鄉團”大搖大擺推進到斯特林,把他們的頭子愛德華·巴里奧拱上了王座。

後續

可惜的是,這位新王和他被廢黜的父親一樣不受歡迎,“還鄉團”發現他們繼續受到一致的孤立和敵視,12月,更在安南(Annan)遭到依然忠於布魯斯家族的勢力夜襲,損失慘重,不得不逃過特威德河尋求英格蘭人庇護。
蘇格蘭人在與英軍的碰撞中損失慘重蘇格蘭人在與英軍的碰撞中損失慘重
愛德華三世因此親自援助愛德華·巴里奧,遂引發了之後的哈利頓山戰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