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杜平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漢族,出生年月1946年6月,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平甫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曲阜市董莊鄉杜家村
  • 出生日期:1946.6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山東藝術學院
  • 主要成就:山東省新聞美術家協會、山東省新聞評審委員會一等獎
    1980年,3次獲大眾日報優秀創作員獎 
  • 代表作品:《紅管家》,《聖賢圖》,《童趣》,《石門覽勝》 等
人生經歷,主要作品,作品賞析,

人生經歷

杜平甫,1985年至1987年,在山東藝術學院進修。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
17歲始,在山東省民眾藝術雜誌發表作品《紅管家》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畫報、山東文藝等多種中央、省、市報刊發表作品近千幅。國畫長卷《聖賢圖》由全國政協委員溥傑題字並在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農村版》刊登長篇文章予以介紹,對其作品綜合評述。長篇連環畫《好軍嫂》在大眾日報《農村版》連載。獲山東省新聞美術家協會、山東省新聞評審委員會一等獎。1972年、1974年、1980年,3次獲大眾日報優秀創作員獎。版畫《牛》獲山東省團省委、山東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藝術界聯合會、山東省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省青年美展二等獎。1986年《童趣》入選華東地區美展,1988年《杏壇》入選周恩來誕辰90周年全國畫展,1990年入選中國畫研究院藝術家資料庫,1991年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家大辭典,1992年《石門高隱圖》入選國際中國畫展,1993年《石泉遠愈響,山鳥時一喧》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並作介紹。1994年《石門古寺》入選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獲銅獎。1994年《石門覽勝》入選澳門東方國際名家教授書畫大展,1995年《墨竹壽石圖》入選當代百家書林散文詩作書畫展,2000年《春雨雙燕》入選台北迎春畫展,2001年《三人行必有我師》入選文化部中華魂書畫邀請展。其作品被中南海、釣魚台國賓館、文化部、周恩來紀念館、茅盾紀念館等及省市美術館、畫院及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友人收藏。
2002年國際孔子文化節期間,他舉辦個人畫展,並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杜平甫畫集》,畫集的出版得到著名書畫家王學仲先生的讚揚,稱之“墨韻好、有生活”。中國美術館美術理論研究部主任劉曦林先生回信說墨氣靈動、頗富特色。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單應桂教授對其作品評價說,筆墨熟練、有生活氣息、不落俗套、一氣呵成、畫得放鬆,樹名、人物、建築比較協調,還列舉了最喜歡的幾幅作品。山東美協副主席、省新聞美術家協會主席劉曉崗先生說他的山水畫得大氣、筆墨豪放、嫻熟、富有生活情趣。
青年時期,他生活在農村,深知勞動人民的疾苦,畫了大量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勤勞作的場景,大部分發表在大眾日報上。
中年後,他著意外出寫生,尼山的雨、石門山的雪、九仙山的雲,它們的氣象,幾乎都可以在他的畫作中明顯或隱約可見。
意境的形成是藝術創造的結晶,而這種創造需要藝術家具有堅實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才能奏效。杜平甫以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精神氣質,堅持對中國繪畫的傳統技巧進行深入的研究,勤于思考、勇於探索、刻意求新,對每幅作品反覆推敲,充分發揮筆、墨的技巧和巧妙運用水的效果,使蒼健老辣的用筆與淋漓酣暢的運墨渾然一體,其小幅作品尤為精到。
50歲後他喜陶淵明田園詩,更喜歡田園山水。從他大量的田園山水畫中可以看出他不好仕途,親近自然,來往于田園林舍,百姓農家。他虛靜恬淡,安貧守賤。也許在他的後半生里,田園山水在他的筆下,有新的創造,新的突破。

主要作品

《紅管家》《聖賢圖》《好軍嫂》《牛》《童趣》《杏壇》《石門高隱圖》《石泉遠愈響,山鳥時一喧》《石門古寺》《墨竹壽石圖》《春雨雙燕》《三人行必有我師》《杜平甫畫集》等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