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石油工業部煉化司副司長)

李風,女。1918年生,山東省青州市人。青島山東大學生物系肄業。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中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大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風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青州市
  • 出生日期:1918年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
  • 主要成就:第一屆中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
個人經歷,經歷事件,投身革命洪流,組建淮安縣委,培訓地方幹部,開始抗日鬥爭,發動借糧鬥爭,

個人經歷

曾任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第一梯隊教導隊教導員,蘇北淮海地委,鹽阜地委宣傳部長,淮安縣委書記。1946年調往東北,歷任突泉中心縣委副書記,齊齊哈爾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錦西化工廠廠長,大連石油七廠廠長。1954年調北京,任石油學院副教務長、常委副書記、副院長,中共中央華北局科學處副處長,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煉化組副組長;石油工業部煉化司副司長。1983年離休。

經歷事件

投身革命洪流


李風同志於1940年5月,隨八路軍第一梯隊南下來到蘇北,創建抗日根據地。開始,任中共淮海地委宣傳部長《當時楊純同志任地委書記)。李風同志工作積極,進步很快,同年10月,她被調任中共淮安縣委書記。
李風同志中等身材,頭剪短髮,北方口音,講話柔中有剛,遇事多謀善斷。當
時是二十來歲的姑娘,真不愧為一位英姿颯爽的巾幗書記!
李風同志是山東諸城縣人,祖輩住在農村。1936年,考入青島國立山東大學生物系。193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華北告急,中華民族處於危亡之際,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有這些,震撼著她的心靈,使她不能安靜地坐在教室里讀書了!熱血沸騰的李風毅然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她開始在青島鄉下,和農民一起組織了抗日游擊隊,後又組成山東第一巡迴宣傳隊,積極進行抗日宣傳活動。

組建淮安縣委


李風同志來到淮安後,第一件事是組建中共淮安縣委員會。1940年10月一天,秋高氣爽,野菊爛熳。橫溝寺里聚集著各區的區委以上的黨員幹部,中共淮安縣委員會成立大會就在這裡召開。
事前,李風同志通過實地考察,民主協商,提出縣委成員名單。經地委領導批准,中共淮安縣委員會正式成立。李風任書記,郝渠任組織部長,許邦儀任宣傳部長,周興任民運部長,俞臻任縣委秘書。縣委下設三個區。全縣共有11個黨支部,70多名黨員,主要分布在宋集、橫溝、謝盪等地。
淮安縣委成立後,首要任務就是迅速發展黨員,擴大黨的組織。李風同志說:“我們發展黨員首先是為了抗日,黨員越多越好。既要積極發展工農分子入黨,又要注意發展知識分子入黨。”
發展黨員,李風同志總要親自審查批准。在李風同志和縣委一班人努力下,全縣建黨工作進展較快。到1942年夏季,全縣已有黨員1400多人。不僅根據地中心地區有黨的組織,而且游擊區也有黨的組織,在敵占區也有了地下黨員。不僅在農村普遍地建立黨的支部,而且在民主政府、抗日部隊、學校都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並形成各級黨的核心領導。這就形成了淮安抗日的核心力量!

培訓地方幹部


1941年春天,淮安在建黨建政初期,外來的幹部是很少的,李風等縣委領導同志,為學習班講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革命》、《論持久戰》,和“大搞民眾運動,把民眾組織起來,共同抗日”專題報告。
1941年下半年,學習班就改為黨訓班。每期,李風書記都來講課。她口齒清楚,語言流利,感情飽滿。當她講到日軍在中國的滔天罪行時,大家都是義憤填膺,恨不能立即上戰場,痛殺日本鬼子;當她分析到中國人民抗戰必勝時,大家部歡欣鼓舞,對勝利充滿了信心。

開始抗日鬥爭


1940年12月一天,李風同志在縣委擴大會議上說:“農民占中國人口大多數,他們受壓迫最重,受苦難最深。只有把農民組織起來,才能有效地開展抗日鬥爭。農民組織起來了,抗日民主政權就會得到鞏固,農民自己開展翻身解放鬥爭,就會產生偉大的力量。一系列的民主改革,才能順利地進行。”
接著,她提出當前從縣、區到鄉、村,都要成立農救會(即農民救國會)、工救會、婦救會、青救會、兒童團,人人(地富分子和漢奸除外)都有自己的組織。兩三個月內,這些民眾組織,全部成立了。1941年4月上旬一天,十二區在吉墩(現屬順河鄉)召開全區農救會代表大會,到會代表有三、四百人,鑼鼓喧天,歌聲陣陣。顏士庭同志被選為區農救會會長。縣委書記李風、縣長趙心權都在會上講了話。
同年6月,為了加強領導,又建立全縣民眾組織統一領導機構——縣聯救會,縣委書記李風同志兼任主任。淮安抗日根據地農民民眾普遍組織起來了,抗日活動和民主改革運動都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
這一時期,李書記經常深入區鄉,召開小型的基層幹部會,聽取匯報,指導工作。她先後到過十二區的李碼、宋集、三里等鄉,十一區的張橋、徐楊、馬廠等鄉,四區的復興、埋倭、任橋等鄉。她不僅到中心地區檢查工作,還到游擊區檢查工作。她雖是個大姑娘,但不是一般溫柔膽怯的女性,她富有強烈的愛國愛民的思想,確是一位胸襟廣闊、足智多謀、神鬼不怕的好書記!

發動借糧鬥爭


1941年,淮安、阜寧一帶春荒嚴重,農村中的貧僱農和部份中農,缺糧斷炊者很多。李風同志針對這一情況,隨即召開縣委會議研究解決方案,並請示中共鹽阜區黨委的批准。
中共淮安縣委於2月一天,在李家大沖子(屬阜寧縣)召開了鄉支部書記以上的幹部會議,李風對借糧鬥爭作了全面布置。李風指出:“我們要充分發動民眾,向地主、富農開展有理有節的借糧鬥爭。要注意一個‘借’字,但也要有鬥爭。這種鬥爭,不能強逼。各地領導要掌握分寸。總之,要為農民撐腰,為農救會出謀獻策。我們的軍隊、政府,也要開展宣傳,在輿論上支持農民的借糧鬥爭。” 還編寫了《開明地主主動借糧》的話劇,在根據地演出,廣大農民受到啟發和鼓舞!
1942年春天,李風同志在縣委擴大會上全面推廣了古驛鄉的經驗,各地借糧鬥爭便轟轟烈烈地開展了。這年春天,總共借糧753900斤,山芋乾1800斤,法幣300元。在借糧過程中,有的地方錯誤地認為:“一定有借無還。”但是,縣委在當年秋天,召開會議,布置還糧。全縣共還糧693680多斤,占春天借糧總數92%。這時地主富農滿意地說:“共產黨說話真算數,確實做到有借有還。”由於秋季還糧工作做得好,有利於團結各界人士共同抗日。在借糧鬥爭開始前,李風書記與趙心權縣長曾召開部份地主、紳士及社會知名人士會議,與他們協商,動員他們主動借糧。有個地主,農會向他借糧,他沉默,思想不通,來找李書記訴苦。李書記從抗日的大局上出發,以熱情的態度接待他,以婉轉的語言說服他。李書記對他說:“農民向你借糧,因為他們現在餓著肚子。廣大農民沒飯吃,怎么能抗日呢?農民借糧,不會影響你家生活,秋天還要照數還的。不然,日本鬼子下鄉到你們莊上燒殺搶一次,那個損失就難估計了。你是淮北鄉方圓幾十里有名之士,開明一些,在春荒當頭之際,借些糧出來,不僅是支持廣大農民,而且是支持抗日。現在外侮入侵,山河破碎,凡我國人,均應同舟共濟。此舉關係抗日大局,務望先生明智而為。”這位紳士連連點頭,經過李風書記說服開導後,終於轉變了認識,帶頭借了糧,他還對人說:“共產黨偉大,共產黨有人才。在共產黨領導下,抗日戰爭一定會勝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