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營行政村

李管營行政村南隔天爺廟河與國有林場場部相望,北鄰柳元店村,西靠王官營村,東與東明集鎮辦林場接壤。全村293戶、1330人,耕地1980畝。村落低洼,呈正方形,東西南北各長約550米,有南北主街三條,東西主街七條,村西南隅有一大池塘,面積九畝,俗稱“公坑”。東距蘭東公路4公里,西距四馬路4公里,交通便利。北鄰謝寨閘一乾渠,南鄰閆潭閘五乾渠,水利條件良好。土質屬沙質壤土,適宜小麥、玉米、棉花、西瓜等作物生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管營行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東明集鎮
  • 地理位置:縣城南15公里、東明集鎮西北3.5公里處
歷史記載,教育情況,經濟情況,所獲榮譽,

歷史記載

據《陳氏家譜》記載: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掃碑時(即“靖難之役”),在此安下軍戶村,因首領姓李,故村名為李官營。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屬彰德衛,清順治十六年(1660)歸東明縣,由軍籍改為民籍。1911年屬東明縣第七鄉;1933年屬東明縣第一區;1944年屬東垣縣第二區;1947年屬東明縣第八區,1958年至今屬東明集人民公社(鎮)。
村內現有陳、張、錢、閆、馮五姓。陳姓為始遷戶,現有157戶、797人。張姓,建村時隨軍入籍,現有128戶、548人。錢姓,遷入時間地點不詳,15人。閆姓1931年由本鎮劉莊村遷來,現有12人。馮姓,1969年由本縣李千戶砦西大莊村遷來,為陳姓入贅。建村時的李姓和後遷入的郝、王、董、景姓先後消失。1960年以來,該村原居民有17人遷新疆,9人遷湖北,6人遷黑龍江。
李官營人堅強勇敢,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40年秋,在李官營村發生過一次戰鬥。當時國民黨頑軍石友三部的一個團盤踞在李官營駐守。該村周圍柳元店、城子、袁長營、王國營等村,有八路軍部隊駐紮,對其形成包圍之勢。一天夜裡,突然衝鋒號響起,八路軍從四面猛攻頑軍,一時槍炮聲、呼喊聲響成一片,戰鬥異常激烈。八路軍三次衝進村里,雙方傷亡慘重,最終在黎明時攻克,石友三殘部向村東南方向逃走。因為戰鬥發生在夜間,並沒有百姓傷亡,陳雲增家的房頂被炮彈炸塌一角。
1943年李官營槍班、農會相繼建立。槍班由14人組成,閆中琦任班長,張景順任農會長。1945年成立了兒童團,陳蘭坤為兒童團團長。槍班、農會、兒童團相互配合,保護民眾,抗擊日偽,清查黑地,增資倒糧,減租減息,做了大量的工作。1947年農會長張景順因被叛徒出賣,被還鄉團活埋在本縣高官營村。
村里不少人先後參加了革命,其中,閆中琦1944年參加革命,建國後任中南309隊機關行政管理處處長,離休時享受廳級待遇。陳新月,1942年參加革命,任中原野戰軍連長,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英勇犧牲;陳好義,1944年參加革命,任縣一區區公所工作員,1946年在東明縣城犧牲,建國後,二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李官營人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教育情況

李官營村人崇尚文化,人才輩出。僅明清時期,陳姓出秀才26人,其中武舉人1人,張姓出秀才32人,其中張紹英為副舉人(1801年科)。據《張氏家譜》記載:明清至民國期間,有多人開辦私塾,其中以清光緒年間,張書賢、張書升二兄弟開辦私塾最為有名。私塾在自家庭院開辦,每年辦一班收學生十至二十幾人,人稱哥哥張書賢為“大老師”,稱弟弟張書升為“二老師”,私塾規模雖然不大,但前來求學的學生卻遍及蘭封(今蘭考縣)、長垣等方圓幾百里,兩人從教二十餘年,先後教出36位舉人,生員無數。聽老人講,民國時期,東明縣24位官員中,有19位出自兩位先生門下。當時“犯事”的人,只要避進“張家胡同”,捕快也不敢輕易抓人。兩人謝世時,學生們分別為他們立碑紀念,唱戲三天。學生從墓前經過,離一里地下馬,祭拜後步行一里地才上馬,墳前的墓碑1958年燒石灰時被毀。1975年該村開辦完小一至五年級,新建校舍9間,有民師3人。1977年又辦起了全縣第一所村辦國中,學制二年,每年招一個班,40餘人。學校教學質量上乘。
為了解決辦學經費困難,學校辦了校辦農場、校辦蠟燭加工廠、廣播喇叭安裝廠,研製生產教學用的“六用機”,勤工儉學搞得轟轟烈烈,有聲有色。1979年該校榮獲山東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的稱號。不僅解決了教學經費和學生學費,還有不少節餘。1978年10月《大眾日報》專題報導了該校的事跡。1983年全縣合校並點,國中部併入東明集公社聯中。1985年,村里自籌資金3萬元,新建校舍10間,李官營國小成為全縣出名的花園式國小。幾十年來,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副主任醫師張天祥、陳從法,中學高級教師張明軒,高級工程師陳永亮、陳桂生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官營村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20世紀50年代村裡有大平調和二夾弦兩台戲班子,張栓良、陳同安、張留青都是主要演奏人員,參與演出者多達40餘人。大平調常演的劇目有《二進宮》、《點將》、《罵殿》等;二夾弦常演的劇目有《王林休妻》、《呂蒙正叩窯》等。不僅活躍了本村文娛生活,而且常在十里八鄉農村演出。還有由張麥仲帶領的高蹺隊,在周圍村莊也都贏得好評。20世紀70年代,村里盛行墜子書,好多人都能哼上一段,其中以陳金譜、陳懷林最有名氣,他們常年有幾個月在外巡迴演出,陳金譜還在全縣人民公社宣傳隊匯演中獲過獎。
該村的書法也遠近聞名。20世紀40年代,張鴻鈞的書法造詣較深,至今縣莊子書畫院還收藏著他的作品。20世紀60年代張景瑞的書法享譽全縣,他尤其擅長寫酒盅大小的正楷顏體字。如今李官營的書法仍小有名氣,被譽為該村有“寫家”,張天翔、張晉卿都是縣書法協會會員。1997年該村在村委會大院舉辦了一次全村書法作品展,展出軟硬筆書法112幅,受到了廣泛好評。

經濟情況

解放前,李官營是個窮村。逃荒要飯的多,外出種地的多,常年在外乞討者達百餘人,給別人種地而在外落戶者,至今仍有20餘戶。該村土地少,地質差,再加上各種自然災害,村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1929年,遭受蝗災,飛蝗滿田遍野,遮天蔽日,飛蝗過後,莊稼幾乎絕收。1933年6月21日,黃河上游龐莊決口,全村一片汪洋,房屋全部倒塌,牛羊不見蹤影,村民數人失蹤。
解放後,村民生活開始有所改善。1953年冬,村里建立了兩個互助組。1965年,掀起了深翻土地,建台田的農田建設高潮,農業生產有了初步發展。糧食畝產由原來的幾十斤提高到二百來斤,民眾生活逐漸好轉。1970年,引進了優良品種“雜交高粱”,並試種成功,畝產達到三四百斤,菏澤地區副專員樊思寶組織全區有關人員在這裡曾召開現場會,推廣李官營的經驗。各生產隊又相繼辦起了土法煉鋁廠、蠟燭廠、毛刷廠、舌簧喇叭廠,以副養農,在村周圍打了四眼機井,部分農田得到澆灌,村民的收入明顯增加,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告別了吃“購糧證”年代,溫飽問題基本解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了農業生產責任制,農民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加上科學管理,精耕細作,糧食產量由原來畝產三四百斤提高到七八百斤。種植結構調整以後,種植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大套行”成效顯著。小麥地里套種西瓜,西瓜地裡間作棉花或花生,變一年兩收為一年三收或四收。全村1980畝耕地,間作套種的就有1900畝,僅種植西瓜一項,畝年均收入都在800元以上。村民逐漸富裕起來,僅1995年,村里就相繼建起了兩座小洋樓。

所獲榮譽

李官營村1985年建起了村部和黨員活動室。1985、1986連續兩年獲菏澤地區文明單位稱號,1990年獲省先進黨員活動室稱號,多次獲縣級榮譽稱號。1996年在上級支持下,由民眾集資,鋪修了一條3里長的水泥路。1997年在村東修建了調水渠,2001年在上級扶持下,實行了大規模黃河“澄沙”,使620畝澇窪地變成良田。2004年以來,全村每年勞務輸出400餘人,極大地增加了村民經濟收入。2006年村里舖起了一道長1公里的南北水泥路,使村裡的主要街道連線起來;抬高生產路面八條,挖排水溝近萬米,實現溝溝相通,使農田旱能澆、澇能排,農業生產連年豐收。如今的李官營在新農村建設中,各項工作都,走在全鎮前列,被鎮政府評為“文明村莊”,到處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新氣象,明天的李官營村會建設得更加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