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叛亂

李筠叛亂

李筠叛亂是北宋初年由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為反對宋太祖趙匡胤而發動的叛亂。959年,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病逝,不久,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建立北宋。昭義軍(澤潞)節度使李筠和淮南(治所在今江蘇揚州)的節度使李重進共同舉起了反宋的大旗。然而,趙匡胤沒多久,就平定了李筠的叛亂,李筠兵敗後自焚而死。

基本介紹

  • 本名:李筠
  • 別稱:李榮
  • 所處時代:五代時後周
  • 出生地:太原
  • 出生時間:未詳
  • 去世時間:北宋太相建隆元年( 960年)
  • 主要成就:太尉
李筠簡介,叛亂經過和失敗原因,歷史記載,

李筠簡介

李筠,生年未詳,卒於北宋太相建隆元年( 960年),初名李榮,避周世宗柴榮諱,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五代時後周大將。
李筠李筠
李筠因為周太祖郭威建立了戰功,被郭威提升為昭義軍節度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後周世宗柴榮即位後,柴榮屢次與北漢用兵。李筠駐潞州,以奇兵屢破支援晉陽(北漢)的遼軍,因功加封兼待中。從顯德二年到六年(955——959年),李筠連年與北漢作戰,先後攻克遼州(今山西左權縣)與長清寨等,俘獲刺史、大將數百名。周世宗即位後,李筠因功榮進太尉。
然而,959年,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廢黜了周恭帝柴宗訓,建立宋朝,遣使加兼中書令,喻示李筠入朝。李筠當時想拒絕受命,但被左右苦苦勸阻,不得已勉強下拜。等到使者升階,排酒奏樂,李筠卻突然把後周太祖的畫像掛在牆上,痛哭流涕。不久,他就派遣牙將劉繼沖等向北漢睿宗劉鈞稱臣,睿宗以蠟丸封書約李筠聯合伐宋。李筠在北漢的支持下,與趙匡胤公然決裂,發動叛亂。

叛亂經過和失敗原因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李筠在北漢的支持下,公然與趙匡胤決裂,發動叛亂。李筠表面歸附宋朝,實際上一心準備伐宋以報答後周。不久,李筠就派人殺死宋朝澤州刺使張福,占據了澤州城(今山西晉城市)。進一步擴充了自己的實力。
李筠手下有一個從事閭丘仲卿,他這樣勸諫李筠:“公孤軍舉事,其勢甚危,雖倚河東之援,恐亦不得其力。大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懷、孟,塞虎牢,據洛邑,東向而爭天下,計之上也。”意思是李筠孤軍起兵,面對這趙匡胤的大軍,顯然李筠和趙匡胤差的太遠,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正面交鋒必然失敗。閭丘仲卿還建議李筠西下太行山,先出兵占據孟州(今河南焦作孟州市)和懷州(今河南沁陽縣),然後渡過黃河占領洛陽。占領了今天的豫西(河南西部)地區後,就可以一舉虎視開封,與趙匡胤爭奪天下。然而李筠剛愎自用,根本不聽從閭丘仲卿的策略。
平定李筠叛亂的宋太祖趙匡胤平定李筠叛亂的宋太祖趙匡胤
李筠叛亂後不久,趙匡胤派遣昭化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彰德軍節度使王全斌在東線出兵,與北宋大將石守信一起討伐李筠。不久,石守信在長平(今山西高平)打敗李筠。李筠派自己的兒子李守節鎮守潞州(今山西長治市),而自己則轉移到澤州。不久,趙匡胤命令諸路大軍征討李筠,他自己還御駕親征,與石守信會師。宋軍又在澤州以南打敗李筠的三萬主力部隊,而宋將石守信、高懷德又大敗李筠於澤州城外,生擒了偽節度使范守圖,還殺了北漢的援兵數千人。李筠被迫退守澤州城中。然後,六月,宋太祖親自督戰,攻下澤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李守節在父親死後,也不為自己的父親守節了,他被迫在潞州(今山西長治市)投降了趙匡胤。就這樣,李筠叛亂才持續了2個月就被趙匡胤速戰速決,就被平定。
李筠叛亂後不久,揚州的李重進也叛亂,李重進的叛亂也被趙匡胤平定。
李筠不聽部下意見,與趙匡胤正面交鋒,無異於以卵擊石(用雞蛋碰石頭)。再加上李筠與北漢的聯合也有不當之處,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歷史記載

《宋史·本紀第一 太祖一》這樣記載李筠叛亂:“癸巳,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叛,遣歸德軍節度使石守信討之。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庚子,遣昭化軍節度使慕容延釗、彰德軍節度使王全斌將兵出東道,與守信會討李筠。壬寅,竇儼上太廟舞曲名。癸卯,石守信敗李筠於長平。甲辰,命諸道進討。丙午,幸魏仁浦第視疾。己酉,西京作周六廟成,遣官奉遷。丁巳,詔親征,以樞密使吳廷祚留守上都,都虞候光義為大內都點檢,命天平軍節度使韓令坤屯兵河陽。己未,發京師。丁卯,石守信、高懷德破筠眾於澤州,禽偽節度范守圖,殺北漢援兵之降者數千人,筠遁入澤州。戊辰,王師圍之。六月癸酉,有星赤色,出心。辛未,拔澤州,筠赴火死,命埋胔骼。釋河東相衛融,禁剽掠。甲申,免澤州租。有星赤色,出太微垣,歷上相。乙酉,伐上黨。丁亥,筠子守節以城降,赦之。上如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