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王、托爾斯泰和弄人

李爾王、托爾斯泰和弄人

《李爾王、托爾斯泰和弄人》是198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喬·奧威爾。

基本介紹

  • 書名:李爾王、托爾斯泰和弄人
  • 作者:〔英〕喬·奧威爾
  • 譯者:趙一凡
  • 類別:非虛構 / 中篇
  • 出版時間:1988年
導言
撇開奧威爾一時難有定評的政治小說不論,他在散文和文論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視的。至1950年他病逝前,他已結集發表了《鯨內集》(1940)、《獅與獨角獸》(1941)、《本納姆與管理革命》(1946)、《評論集》(1946)、《英國人民》(1947)、《射象》(1950)等六個單行本,廣泛涉獵政論、文學批評、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多重領域。這些文章和他未及發表的手稿書信不久也由後人整理編訂,匯總成四卷本的《奧威爾文論、報評與書信集》(1968)。其中的一些名篇,如《政治與英國語言》、《英國、你的英國》、《好壞書》、《文學的妨礙》等,已被譯成數十種文字,或選入教材。
奧威爾的文學評論中最受專家重視的長文計有三篇,分別是《查爾斯·狄更斯》(1939)、《鯨內》(1940)與《李爾王、托爾斯泰和弄人》(1947)。在這些文章中,奧威爾批評了狄更斯與托爾斯泰,指出前者感情深沉而薄于思想建樹,而後者囿於偏見,忽略莎翁作品中以小丑弄人口吻對社會作出的諷諭性批判。至於他本人的批評立場及他那個時代的文學傾向,奧威爾在《鯨內》一文中有所自析。總的說來,他認為英國文學應當打碎語言的桎梏,恢復其“思想明澈性”,而他終生追求的目標則是竭力“將評論變為一門藝術”。
奧威爾原名艾瑞克·布萊爾(Eric Blair),出生在孟加拉一個英國殖民官吏家庭。14歲他以優異成績考獲獎學金,回本土伊頓公學讀書,受到貴族傳統教育和自由主義學術薰陶。畢業後,因家境艱難,被迫去緬甸英國警察機關供職謀生。因目睹種種奴役暴行,萌生出強烈的、左右其終生的個人自由與反專制思想(見其《在緬甸的日子》,1943)。
20年代末,奧威爾返回歐洲,在顛沛流離中了解到底層人民的疾苦,同時受社會主義革命感召開始了寫作生涯,陸續發表《巴黎倫敦落難記》(1933)、《牧師的女兒》(1935)、《通向威根堤之路》(1937)等一系列以貧困與社會不公正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以他鮮明生動的文風承接狄更斯、吉辛與哈代的現實主義傳統,進而成為W. H. 奧登那一代才華橫溢的左翼作家中的佼佼者。
1937年,奧威爾以進步作者身份前往西班牙採訪,旋即投入與法西斯激戰,並在炮火中身負重傷。可是,他所在的部隊不久遭到了清洗,他本人也差點被當作托派分子處決。這段慘痛經歷(見其《向卡塔盧尼亞致敬》,1938)劇烈地震撼了奧威爾的思想,將他由革命同路人變為日趨保守疑懼、對東西方政治均持批評態度的“民主社會主義者”。他所謂的社會主義,既有悖於國際共運又不屬費邊派改良主義。如其小說《掙扎喘息》(1939)所示,它實際上反映了作者力圖擺脫噩夢或窒息狀態、尋求精神自由的一種個人心理意向。
二次大戰爆發,奧威爾再度從軍,先後為英國廣播公司和幾家大報采編戰況、評論時事。空前的戰爭浩劫加重了他的悲觀情緒 ,驅使他回顧眷念歷史,日益憂慮人類命運的可怖前景。在嚴重肺病的折磨下,奧威爾以他“天啟式”的想像力寫出了《動物莊園》(1945)和《1984年》(1949)這樣驚世駭俗的諷刺寓言和“反烏托邦小說”。對此,幾十年來論爭不斷:有人渲染其中的反蘇政治傾向,有人追究奧威爾預言所蘊含的普遍性及超現實意義,也有人藉此探索烏托邦文學傳統、艾略特“荒原”意識在現代背景下的複雜思想異變。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是本世紀著名的英國作家和批評家。他一生經歷坎坷,著述繁多,傾向亦較複雜。既因其政治寓言和社會幻想小說爭議於世,在歐美思想史上享有斯威夫特與托馬斯·莫爾式的名聲,又是個風格獨秀,糅合了現代精神和歷史傳統的文論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