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英

李炳英

李炳英(1889年5月15日-1969)原名李江靈,化名為李紹白,字蔚芬,四川中江人,著名學者、愛國民主人士,同盟會會員,日本東京宏文學院畢業,曾任天津《民意報》編輯,四川督軍署(府)、四川討袁軍總司令部秘書,四川省參議會參議員,成都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教授兼成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川北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四川師範學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49年任川北區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1954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著有《孟子選注》、《莊子補註》、《史記附錄稿本》等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炳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中江縣傑興鄉人
  • 出生日期:1889年
  • 逝世日期:1969年
  • 畢業院校:上海中國公學
人物生平,學術成就,誨人不倦,

人物生平

1889年5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中江縣傑興鄉人。
1904年,時年15歲考入上海中國公學,1907年畢業。
1908年,李炳英把他在中國公學譯成的《大代數》的著作權一次性地賣給商務印書館,得稿費200元,作為路費、學費,斷然去了日本。時年19歲。 赴日後首先考入東京宏文學院,後又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兩年後考取官費留學生,在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門下受業,成為太炎先生的列名弟子,聽他講《莊子》、《說文解字》、《楚辭》等。
1911年初,經章太炎、鐘正懋介紹,加入了同盟會。 辛亥革命爆發後,祖父懷著為國效力的心情,急切地回到中國。
1911年12月,受同盟會總部派遣,從上海護送一批槍械彈藥到天津。不久,創辦京津同盟會機關報《民意報》並出任主筆兼編輯。
1913年,在《民意報》上撰文揭露、抨擊袁世凱專制獨裁、背叛共和的種種罪惡行徑。袁世凱惱羞成怒,下令查封《民意報》並通緝,遂被迫離津南下,化名李紹白,先後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任學監主任、在萬縣第四師範學校任主任教員。
1918年3月,孫中山以大元帥的身份任命祖父的好友熊克武任四川督軍。熊即約請祖父擔任督軍府秘書。當時,與劉伯承、吳玉章等過從甚密,關係極為友好。
1921年,被委派為南充縣知事,任職期間,夙興夜寐,勤於政事,秉公執正,絕不營私徇情,在任上還與張瀾先生相識,在南充的政績頗為張瀾先生稱道,彼此都很敬重。1922年,任嘉陵道尹公署秘書長,張秀熟曾撰文稱讚他是當時“很進步的人物”。
1926年,經好友、留日同窗李植(培甫)介紹,轉入教育界,講授中國語言文學。先後在成都公學、成都縣中(後來的成都七中)、石室中學任教,講授國文,有時也兼講《史記》、《莊子》,教學效果顯著,備受學生歡迎,在成都教育界名望日隆。
1932年,國立成都大學、國立成都師範大學與公立四川大學合併,定名為國立四川大學。合併後的四川大學由王兆榮(宏實)任校長,李植任中文系主任,聘李炳英為中文系教授。
1935年8月,王兆榮辭去川大校長職務,由我國著名化學家任鴻雋(叔永)接任,張頤(真如)任川大文學院院長。
1937年6月,任鴻雋辭職,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張頤為四川大學代理校長。張任代理校長後,聘朱光潛任文學院院長,聘李炳英為中文系主任。
1944年,離開川大,任華西大學中文系教授,同時在協進中學兼課。1946年,祖父和龐石帚等人參與創辦了成都光華大學(後改名為成華大學)。成華大學由王兆榮任校長,李炳英任文學院院長兼教授,在成華大學任教至1949年底。後王兆榮被聘為川北大學校長,又被王聘為川北大學中文系主任兼教授。
新中國成立後,川北大學從三台遷往川北區首府南充,仍任中文系主任兼教授,並參加當時的各項社會活動,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擔任川北區土改委員會委員(主任為中共川北區黨委第二書記趙林)、川北區一級暨南充市一級機關三反聯合人民法庭審判員(審判長為川北行署副主任秦仲方)。1951年,參加了民盟、民革,並擔任民革川北區分部籌委會委員。
1952年9月,川北大學更名為四川師範學院,任中語系主任兼教授。1953年後,先後被選為南充市人大代表、南充市人民委員會委員、省人大代表、南充市政協副主席、省政協委員、民革南充市主任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委員、民革中央團結委員會委員。1954年,被省政府任命為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經省上同意仍留居南充)。1956年底,中共南充地委常委會議決定祖父任南充地區專員公署副專員,並報請省上;但省上尚未批覆,即因積勞成疾,於1957年6月28日不幸病故,未能履任,終年68歲。

學術成就

李炳英一生都嚴格遵循太炎先生的治學道路,提倡實事求是的樸學。他無論教大學或中學,都能對教學內容作透闢的講述,邏輯性既強,知識面也廣闊而紮實。祖父除對中國古代文學、史學、哲學刻苦鑽研、卓有成就外,還對釋典不斷地進行探討,又通曉英語、日語。祖父在大學裡長期講授諸子概論及《史記》、《莊子》兩部專書研究課程,並曾接替向宗魯教《淮南子》,新中國成立後講授中國古代散文選。祖父曾寫《史記講義》(川大鉛印本)、《莊子補註》,又翻譯日本學者武風義雄的《諸子概說》,並從日本龍川龜太郎的《史記會注考證》中輯出《史記正義佚文纂錄》(以上兩書均有川大鉛印本)。這些著作都是祖父在教學實踐中完成,又用於教學實踐中。《史記講義》搜采清儒研究《史記》的豐富資料,並有祖父的心得。
現在還存有祖父遺留的近20冊16開本的線裝《史記》,書中幾乎每頁都密密麻麻地寫滿各種眉批、旁批。著名學者、原四川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趙呂甫先生上世紀80年代曾看過這些批語,認為只要系統地整理出來,便是一部學術價值極高的專著。祖父寫的《莊子補註》以《莊子》釋《莊子》,貫穿全書,精義迭出。新中國成立後,祖父選注了《孟子文選》,1957年10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後曾多次重印,香港也有出版社在港發行;2003年又作為國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定書目,被列入《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再次印行。祖父選注的《孟子文選》以新的觀點、方法整理古籍,內容正確,材料紮實,極受學術界的重視和海內外學者的好評。祖父還計畫選注《莊子文選》,選目已定,注文也寫了一部分,終因疾病纏身,未能完成。
祖父在新中國成立前後長期主持教學行政工作,極重視網羅、選拔人才。祖父在川大任中文系主任時,重教禮賢,廣攬人才,禮聘名師。中文系聘有林思進、向楚、龔道耕、蕭仲倫、祝屺懷、趙少鹹、李培甫、龐石帚、路金波、周岸登、彭雲生、李思純等先生。祖父還特別在重慶禮聘了向宗魯先生。宗魯先生單身到成都,祖父便邀之入槐樹街寓宅同住,幾年間一直待以上賓之禮。後來川大疏散到峨眉,許多老先生不能前往,祖父又從中央大學延聘了殷孟倫,在重慶延聘了陳季皋。在川大中文系任教的還有曾宇康、蕭滌非、戴明揚等。祖父這種求賢若渴、虛懷禮士、謙恭下人的作風,師生無不稱讚。當時的川大中文系,名師宿儒,濟濟一堂,陣容極為可觀。
祖父多年來由於學術研究和教學的需要,購置了大量的圖書典籍,其中不乏善本、孤本,藏書極其豐富,可謂汗牛充棟。祖父平時對書籍非常愛惜,絕不允許我們碰他心愛的書。然而,新中國剛一成立,他卻把大量珍貴典籍捐獻給中江縣圖書館。四川師範學院剛成立時,圖書很缺,祖父又把許多善本書刊,包括百納本《史記》、《古逸叢書》、《全唐詩》等不下千卷捐贈給川師圖書館。
祖父還很重視獎掖後進,大膽選拔、任用青年教師。祖父在川大任系主任時,選30歲左右的胡芷藩(芳屏)作助教(當時繫上只有一名助教,實際上是系主任的助手)。後來胡芷藩升任講師,祖父又讓年僅28歲的屈守元接替。在成華大學時期,擔任文學院院長的祖父和他的好友、中文系主任龐石帚先生同心協力,大量選拔、重用年輕的後進。當時都只三十幾歲的屈守元、胡芷藩、王利器、周虛白、郭君恕、姜叔武、白梅崦、雷履平等皆相繼受聘,承擔講授。在那時的大學校里,以這樣多的青年教師作為教學骨幹是不多見的。這種毓秀傳葩的胸懷,許多他教過的學生都深有感受。

誨人不倦


李炳英不僅自己學而不厭,對學生也是誨人不倦。除課堂教學外,對一些登門求教、刻苦用功的優秀學生還耐心進行個別指導。我麼公李江景回憶說,1937年至1938年間,他在成都讀書時住在祖父家中,親眼看見胡芷藩、屈守元、王利器周虛白等學生經常向祖父請教,祖父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予指導答疑,務使他們解惑釋疑,滿意而去。胡、屈、王、周諸先生均為祖父的得意門生。他們經祖父毫無保留地悉心指導,加上後來自己又不斷地刻苦攻讀,學問與日俱進,在學術上均卓有建樹,終於成為一代名家。其中王利器、屈守元、楊明照與周虛白在上世紀40年代並稱為“川大中文系四大才子”。王利器、屈守元在上世紀80、90年代則已是著作等身、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學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