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堡

李潤堡

古地名。一作李潤鎮。在今陝西大荔北。十六國姚秦時為鎮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曾置華山郡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李潤堡
  • 地理位置:陝西大荔北
  • 歷史:十六國姚秦
  • 別稱:李潤鎮
歷史記載,歷史傳說,歷史考證,考古進展,

歷史記載

李潤堡具體所在,史冊鮮有明確記載。《晉書》言其在澄城縣西南,《同州府志》言其在大荔縣北,權威工具書《辭海》(2010年版)條注為“李潤堡,亦作李潤鎮。古地名,在今陝西大荔北。”這些記載,只是說明了李潤堡的大體方位。近年,亦有學者將李潤堡定位於澄城縣北及蒲城縣東北等地,均缺乏充足的論據支持,不足以信。
年初,悉心翻閱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熊兆麟所纂《大荔縣誌》,倒是頗有收穫。熊志輯錄有“北魏華州治圖”,圖右下方注文云:“太和十年改臨晉縣為華陰。十一年廢馮翊郡置華山郡,更置華州於華陰縣東北四十里之李潤堡。華陰縣治即今大荔治也。”圖示:在華陰(今大荔)縣城北偏東5—10度方向,纏鐮山、傍流泉,“華州治李潤堡”赫然在目。
眾所周知,古代華州在今華縣境內。其實華州最早並不在華縣。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孝文帝置華州於李潤堡。景明初,元燮任華州刺史,建議遷移州治。隨後,華州由李潤堡遷往馮翊古城(今大荔縣)。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改華州為同州,華州才移至今華縣境內。李潤堡作為北魏華州治所,歷時近20年,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重要。那么李潤堡為何會成為北魏華州治所?其位置究竟位於何處?

歷史傳說

說到李潤堡,不能不說羌族在關中的活動。羌族世居甘肅,西晉永嘉(公元307—313年)年間,羌族部落的一支由姚弋仲率領,從今甘肅隴西縣遷徙到今陝西千陽縣,開始在關中活動。東晉鹹和八年(公元333年),姚弋仲率數萬羌族部屬,隨石虎遷往今河北棗強。姚弋仲死後,其子姚襄率羌眾返回關中,李潤堡便成為羌族聚居地。東晉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姚萇在長安(今西安)建立後秦,關中羌、胡十萬餘戶歸附,可見羌族人數之眾。東晉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後秦鎮東將軍姚漢鎮守李潤堡。東晉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姚萇臥病在床,仍掛念李潤堡的安全,命姚碩德鎮守李潤堡。後秦姚興執政期間(公元394—415年),曾遷徙李潤堡羌族三千戶到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境內)。姚興去世後,羌酋黨容率部叛亂,姚泓派撫軍將軍姚贊收降眾羌,將酋豪遷往長安,其餘遣還李潤堡。此時,姚宣鎮守李潤堡,參軍韋宗建議其趁姚泓新立,王位未穩,南保邢望,以圖霸業。姚宣聽從韋宗建議,率羌眾三萬八千戶,棄李潤堡,南保邢望。後秦東平公姚紹征討李潤堡叛羌,並殺姚宣。北魏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太武帝拓跋燾占領關中。隨後,在羌族聚居的李潤堡設李潤鎮,實行軍事統治,李潤堡成為北魏在關中的軍事重鎮。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關中爆發蓋吳起義。蓋吳率起義主力軍東進,攻打李潤堡。北魏太武帝鎮壓蓋吳起義後,從長安返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又特地分兵去李潤堡,屠殺羌族居民。北魏對關中統治逐步穩固後,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將李潤鎮改為澄城郡。正因為李潤堡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設定華州時,自然將其設在李潤堡。另外,李潤堡羌族人王遇在其中所起作用也不可低估。《魏書·王遇傳》記載:王遇,字慶時,馮翊李潤鎮羌人,與雷、黨、不蒙具為羌中強族。王遇為馮太后的寵臣,曾任吏部尚書,封爵宕昌公。後設定華州,出為安西將軍、華州刺史,加散騎常侍。王遇身為朝廷重臣,設定華州時,將治所放在其故鄉李潤堡,也在情理之中。

歷史考證

李潤堡作為北魏華州治所,雖只有近二十年時間,但作為羌族聚居的重鎮,長達百餘年時間,其具體位置究竟位於何處,歷來眾說紛紜。《辭海》(1999版)記載:“李潤堡:古地名。一作李潤鎮。在今陝西大荔北。”《陝西省志·建置志》記載:李潤堡“故址在蒲城縣洛河東岸永豐鄉境內”。《渭南地區志》記載:“於華陰縣李潤堡(今大荔縣東北)置華州”。這些記載,有的僅說明了李潤堡的大體方位,有的距歷史事實相去較遠。據筆者考證,1996年,省文物保護中心和市文物局考古發掘的良周遺址就是北魏華州治所李潤堡,具體位置在澄城縣劉家窪鄉良周村一帶。具體理由有三:
第一,其地理環境符合元燮遷華州治所奏文中所述情況。《魏書·元燮傳》所錄奏文說:“謹惟州治李潤堡,雖是少梁舊地,晉芮錫壤,然胡夷內附,遂為戎落。城非舊邑先代之名,爰自國初,護羌小戍。及改鎮立郡,依岳立州,未刊名實。竊見馮翊古城,羌魏兩民之交,許洛水陸之際,先漢之左輔,皇魏之右翼,形勝名都,實為西蕃奧府。今州之所在,豈唯非舊,至乃居岡飲澗,井谷穢雜,升降劬勞,往還數里。”奏文中說的“少梁舊地,晉芮錫壤”,春秋時,良周村一帶屬晉國管轄,晉在南部設有北徵(今蒲城縣洛賓鎮避難堡)。秦穆公十九年(前641年),秦滅梁,在梁國舊地置少梁(今韓城市芝川鎮境內),良周村距少梁直線距離不到50公里,且同屬秦境,說少梁舊地,亦合情理。奏文中說“改鎮立郡,依岳立州”,當指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太武帝鎮壓關中蓋吳起義後,關中形勢趨於穩定,將李潤鎮改為澄城郡。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在此設華州,良周村北靠黃龍山脈,正合依岳立州之說。奏文中說“居岡飲澗,井谷穢雜,升降劬勞,往還數里”,良周村位於山前黃土台塬之上,周圍地形為典型的黃土地貌,溝壑深陡,東有縣西河,西北1公里外有良輔河,兩河均為下切數十米深的溝壑,河中取水,往還數里,正合歷史記載。
第二,澄城縣境內發現的《大代宕昌公暉福寺碑》提供了又一證據。《大代宕昌公暉福寺碑》立於北魏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碑文記載了王遇在他的家鄉李潤堡為北魏馮太后和孝文帝祈福,同時為自己父兄子弟消災減難而建造暉福寺三級浮屠的情況。該碑1971年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館。《金石錄》、《寰宇訪碑錄》均記載,該碑在澄城縣內,自北魏至清末,沒有被移動過。民國時期,該碑在澄城縣北寺村被發現。筆者曾在北寺村做過調查,該村蓋房打地基,或村子附近起土,均未發現有歷史建築遺蹟,而北寺村距良周村近20餘里,說明該碑是被人從良周村移到北寺村的。
第三,良周遺址考古發現也提供了確切證據。1994年和1996年,省文物保護中心和市文物局對良周遺址先後組織了兩次文物調查,確定遺址分布範圍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800米,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遺址中心區域呈東西長方形,四周有土溝環繞,其中北側溝寬18米、深2米,東側溝寬14米、深約5米,西側溝寬20米、深4—5米,南側溝因取土僅存陡崖。中心區建築遺蹟、遺物分布密集,東部發現有大型建築基址。遺址分布範圍內發現有“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等文字瓦當,許多瓦當上有“大匠”、“犬亭”等陶文戳記。遺址分布80萬平方米的面積,說明居住人口數量眾多。後秦姚宣鎮守李潤堡時,曾率羌眾38000戶撤離李潤堡,其人數至少在10萬人以上,正與此相符合。遺址中心區周圍有深幾米、寬幾十米的壕溝,明顯屬於軍事防禦設施。李潤堡在後秦時,屬姚萇政權的根據地,曾派重兵守衛。北魏占領關中後,建有李潤鎮,屬軍事重鎮。作為軍事要地,延續了數十年時間,這些軍事防禦設施,正是這個時期所建。筆者在良周村調查時,發現村民至今仍然稱遺址附近的一大塊耕地為“校場地”。遺址中發現的“與天無極”、“千秋萬歲”文字瓦當,應屬後秦姚萇政權建築所用。“大匠”、“犬亭”等陶文戳記,應屬北魏時期建築所用。《魏書·王遇傳》記載,其在“世宗初,兼將作大匠”。“將作大匠”是北魏負責建築的官,其官位為右第三品。王遇在其建築材料上用“大匠”,亦屬名實相符。

考古進展

2002年4月,省考古研究所和市文物局考古工作人員對良周遺址再次進行考古發掘,在遺址西約1公里發現了古墓群,墓葬總數130多座,清理墓室57座,發現骨架遺骸80餘具。葬式除少數單人葬外,多數為合葬墓。合葬墓中,有的合葬者頭相向,有的呈“丁”字狀排列,有的則出現多人疊壓一棺的情況,並有少數葬者肢體彎曲。這種埋葬方式,明顯是經過戰爭,或者大屠殺後集體埋葬的狀況。這和李潤堡經過多次戰事,特別是北魏太武帝鎮壓蓋吳起義後,返回平城途中,分兵去李潤堡屠殺羌族民眾的事實正相吻合。另外,考古工作人員判斷該墓葬為漢代至北魏時期羌族或鮮卑族墓葬。筆者編撰《渭南市志》“民族”部分志稿時,曾查閱了大量歷史上渭南市少數民族的資料,這個時期,除羌族在李潤堡大規模、長時間聚居外,境內再無別處。筆者在良周村調查時,就良周村村名來歷詢問村民,村民張建明介紹,其爺爺在世時,曾說過,這裡過去曾是“州”。綜上所述,良周遺址屬北魏華州治所李潤堡無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