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李永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李永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成都市作家協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永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生命是美麗的》《酒干倘賣嘸》《兩棵樹》《地球還原公司》
個人作品,個人榮譽,相關評論,

個人作品

1987年開始發表小說,已在《北京文學》《文學報》《南方周末》《百花園》等全國各地報刊發表作品200餘篇,其中數十篇被《小說精選》《讀者》《作家文摘》《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等各種報刊轉載,並被收入《中國小小說精選》(英文版)、《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精選》(漢英對照)、《微型小說鑑賞詞典》《小小說300篇》《微型小說新世界》等100餘種選本及國小五年級語文教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等。代表作有:《生命是美麗的》《酒干倘賣嘸》《兩棵樹》《地球還原公司》《紅櫻桃》《將軍樹》《吹氣球遊戲》《小村人》《十二歲出門遠行》《老人與鳥》等。

個人榮譽

多篇作品獲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二等獎、三等獎。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文、俄文。已出版《小村人》《生命是美麗的》《紅櫻逃》三部小說集。

相關評論

四川李永康可稱得上是個地道的“兩棲人”。他是一個執著的辛勞的編輯;亦是一位有自己特色的寫作者。
但是,他與當前中國眾多的“兩棲人”,又決不相同,他的獨特之處在於:
第一,他不是一個一般的報紙編輯。
固然,他在極艱苦的情況下,慘澹經營著一方沃土《微篇文學》,對建立與初學寫作者的聯繫,對促進微型小說事業的發展,稱得上是功不可沒。但是,更值得讚揚的是,他不是簡單地選擇刊載稿件,單純地為完成一個工作流程而已,而是著眼於微型小說事業的發展;他的眼光是宏大的。這表現在他在《微篇文學》上不僅用大量篇幅刊登微型小說理論研討文章,還策劃連載了多期的“訪談錄”,形成了一部“小書”《為了一種新文體——作家訪談》。說它是一部小書,是指它僅有十餘萬字,頁碼也不厚。但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書,每一篇我都認真地看過。無論對創作者,或是評論者,都有很大的收穫。
這本書是一個標誌:告訴我們,永康所致力的,是不斷地,辛勤地探索微型小說的藝術特質,對這種文體進行美學的思考。他從理論研究的高度,從促進中國微型小說走在世界前列的遠大目標出發,來從事自己的工作,這使他與一般的編輯人就有了高下,文野之分。
當然,寫這樣一本書,是十分不易的:一是要對作家的創作主張,特點有深入的了解;二是對國內外微型小說的情況有全局性的把握;三是自身要有很深的理論功底。
書中作家對自己的創作,談到了獨自的體會。不是虛誇,沒有套話,假話,都是真知灼見,因此對年輕的作者有切實的幫助。難能可貴的是,永康對訪問者,不論其成就如何,對他們的觀點不是盲從,而是敢於提出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這樣有助於給讀者提出不同的參照,提供不同的思路,以求有更全面的認識。
永康訪談的是今天,思考的是微型小說的明天。提出的許多問題,都十分重大,切中了要害。
例如微型小說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文體,關於名稱的爭議問題,立意在小說中的地位,我國與東南亞歐洲微型小說相比優勢與不足是什麼等等,都是值得很好研究和有一定理論深度的課題。
但是,他清醒地認識到並尖銳地提出,當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中國微型小說的整體水平。中國大陸的微型小說,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發展時刻。目前的現實是,許多報紙的副刊登載的微型小說像小品文、雜文。專門性的雜誌因定戶在銳減,便迎合讀者口味而選稿(作者也迎合編輯口味而寫作),失去了引領潮流的藝術品格。不少人都有同感:一本雜誌,幾十篇小說,可看的極少;能留下印象的微乎其微。從頭讀下來,只有乏味的感覺。微型小說在中國發展了二十多年,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容易,我們都為它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我們不能看著這樣一個蓬勃的事業,毀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呼喚精品,便成了所有人的強烈意識。但什麼是精品,每個人的看法不盡一樣。對獲得精品的方式,意見也各有差異。
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反對重複、反對雷同化。
書中,通過作家的討論,提出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造成我們當前小說雷同化的原因在於,一是深入生活不夠;二是缺乏創造,缺乏想像,缺乏飛翔。
由於我們不再深入現實生活,浮在表面上,很難獲得生動新鮮活潑的素材和細節。因此,小說缺乏生活氣息,缺乏感人的力量。當我們遠離現實,我們的作品不能反映普通民眾的心聲,不去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時,無法產生深深的共鳴,就不難理解了。
微型小說的作者必須緊密地關注社會前進的動態,敏銳地捕捉反映時代變遷的新事,敢於反映變革中需要解決的深層矛盾,表達億萬民眾的迫切願望。民眾關注的是他們身邊的事情。魯迅先生曾形象地指出,百姓是不關心火星上的張王趙五打架的,鄰居打架倒是要管的。多注意我們身邊的凡人小事,它和我們親近;多反映他們艱難的生活狀況。這樣的小說,才能使人激奮,讓我們的頭腦清醒:我們的人民真正擺脫貧困,還要走很遠很遠的路,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地奮鬥。
對於書中討論的問題,我很有同感。我作為中國微型小說學會舉辦的全國徵文大賽的總評審,多年來,一直期盼著出現深刻反映現實生活,大膽揭露矛盾,能夠震撼心靈的好作品。但總感這樣的作品實在太少,微型小說如果拿不出能與短,中篇小說相匹敵的標誌性的高水準的作品,它在文壇就總直不起腰,引不起世人的注意,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微型小說雖小,也不能只有小草,而沒有頂天立地的大樹。不能總在自己家裡自吹自擂,武藝是否高強,要拿出去與他人比試。“訪談錄”談到的量與質的爭論問題,我以為,當前限制微型小說發展的瓶頸,不是量而是質。我們的許多作家已創作了二十多年,他們作品的數量已足夠多了。現在需要他們帶個頭,沉下心來,多多打磨,創造出一批為中外讀者矚目的藝術精品,以顯示中國微型小說的實力。
其次,微型小說要有大的發展,必須有大膽的變革,如魯迅先生早年呼籲的,文壇要有幾個兇猛的闖將。書中提出的問題打中了我們的要害:中國的微型小說,安於寫實性的手法,基本是“走”,而且多年沒有大的變化。“訪談錄”中謝志強提出的“飛翔”問題,非常重要。石鳴也提出了我國小說在創造性上與國外小說的差距,值得深思。
老跟在別人後邊,不敢創新,就不會有大的成就。
這么多年,我國的短篇小說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究其原因,是有一大批作家不怕失敗,敢吃螃蟹,結果就吃出了味道,吃出了水平。先是王蒙的“意識流”小說的探索,到以後引進西方現代派的許多手法,五花八門,不一而足。有的雖然只是曇花一現,很快銷聲匿跡;有的探索可說是徹底失敗了。但畢竟打破了沉悶的局面,推動了我國的小說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短篇小說的成功探索,應該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我們的微型小說作者,能不能試探著用人們從未見過的情節結構方式來寫作呢?能不能放下過去常用的熟悉的筆法,而改用新的方式呢?
小說僅僅停留在故事的層面,缺乏大膽的想像,就永遠達不到藝術品的高度。誠如石鳴深刻指出的:“如果只是單純以講一個故事為目標(甚至刻意追求故事的離奇),或者認為微型小說只有講故事這一個面貌,而不考慮作品的韻味,不考慮作品的審美意趣,那么小說最終會落到食之無味的地步。”
繼承傳統的寫作手法是必要的;但它不能成為創新的束縛。要形成多種手法並用,百花齊放的態勢。
說了這么多,“訪談錄”中有一句重要的話做了高屋建瓴的總結:關鍵是觀念的改變。
書里做了語重心長的鼓勵:我們不僅期待而且要付出代價和做出艱苦的努力,使中國真正能成為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的中心。
這本書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地顯現出來。
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讓我們走進這個“兩棲人”的特別的心靈,了解他特殊的情懷,獨特的追求。
第二,永康的微型小說創作,也有自己的特色。
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微型小說集《生命是美麗的》,來了解他與眾不同的藝術追求。
當前,中國的微型小說作者不可勝數,要想脫穎而出,必須獨闢蹊徑。永康的小說,從散文中汲取了有益的營養,創造出一種新的體式。我把它稱為散文詩式的小說,如《十二歲出門遠行》、《小村人》、《紅櫻桃》、《生命是美麗的》、《老人和鳥》、《將軍樹》等,這類作品占了他小說中的大多數,表現了作者一種新的探求。
首先,這種小說的特點是,不講求情節的奇曲,而是注重情感的抒發。作者在現實生活中,對人或事物有了一種獨特的體驗,一種人生的感悟,於是,借微型小說這個噴口,噴發了出來。他的小說不同於其它的小說的樣式: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情節發展的鏈條,多截取生活的一個斷片,或者只是一個場景,表現一種情致,一種心態。讀者通過閱讀,不是被曲折的事件吸引,而是體味小說中自然流露的那種真摯,那種淳樸,那份深情。
《英雄》中老軍人對戰友的誠摯懷念,《小村人》中淳樸動人的民風,《二十年之約》里至死不變的情感,讓人讀了,感慨萬千。讀者從小說中沛然流露的真情獲得審美的愉悅。
散文詩式的小說第二個特點是,注重意境的構建。
意境是中國古代詩歌的最高境界。永康的小說,也追求意境的營造。他善於用詩一樣的語言,縱筆描寫事件發生的環境。並在景物的細描中,融注作者的情感。他的小說,故事還未發生,就讓你感到了那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字裡行間,透露著襲人的悲情,從而達到了“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同時,他會把人物的情感與景物緊緊結合起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他的小說,有小說的外型,詩的神韻。
三是用精心選取極具感染力的細節來打動讀者。
例如,《十二歲出門遠行》中媽媽從褲襠里扯出一個布袋裝錢——這是一個貧困又極小心謹慎的農村婦女特有的行為方式——沒有深刻的觀察,沒有切實的生活體驗,是寫不出來的。也正是這個很獨特的細節,無需更多的語言,人物的心理,個性便躍然紙上。再如“我”——一個僅十二的小孩第一次出遠門,心中最想的是什麼?作者選了三個細節:窩頭(沒吃的走不動路):爸爸的地址(丟了找不到人);不敢跑(怕的是褲襠里的錢丟了)。這幾個細節寫出了一個頭次出遠門的孩子獨有的心理狀態,讓人可感,可見,可親。
再如《路》中“我”高考落榜後,到磚窯拉土巴的情,將人物的感覺,心情,動作,作者的旁白議論揉和在一起,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微型小說的細節至關重要,它是留給讀者強烈印象的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的許多作品,之所以缺少生動感人的細節,一是沒有深入地觀察生活。作家都有深刻的體會:故事可以編造,細節卻無法創造。二是囿於篇幅的限制,往往採用概寫的方法,結果只能給人浮光掠影的感覺。
當然,運用散文的筆法來寫微型小說,信筆所致,感情雖得到了充分的抒發,但隨之也會帶來了結構的鬆散,語言的不夠簡練,不能給人以足夠的心靈刺激,對讀者的閱讀情趣也是一種消磨。這是永康在今後的創作中要注意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永康的小說有些不好歸類,如《二胡的悲劇》,這篇小說運用陡轉十分成功。在前半部,做了充分的鋪墊和蓄勢:先寫“梅”:對“我”拉胡琴的知音——從情感的角度,拉近讀者與人物的距離;次寫“梅”送“我”急需的二胡——說明“梅”對人的體貼入微;三寫“我”因二胡實現了理想——強化二胡的重要性;四寫“梅”一直沒有給“我”來信——“我”認為是鼓勵自己更加努力,實際是為結尾的陡轉打下伏筆;五寫“我”因為這把二胡獲得了特等獎——再次突出二胡的重要意義。在前半部用了這么多的筆墨,使人對“梅”和這把二胡產生強烈的嚮往——迫切要知道“梅”的下落。結果卻是出人意料:“梅”為了我,因一把二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是一把含有生命意義的二胡!結尾給讀者的驚訝和心靈的震撼是難以訴盡的!《二胡的悲劇》是一篇屬於有深刻內涵,具有揭示人性深度,又構思精巧的作品。
再如,永康還創作具有探索性質的另類小說。《探監》、《誤讀》、《關於小小說的小小說》、《一場將起未起的官司》的寫法很怪,基本沒有情節(有的是由已發表的小說構成情節),主要篇幅是由“我”與讀者的對話組成。這種小說的奇特在於,它融和了“訪談錄”與某些綜藝節目的手法,形成一種新的格局。它不以故事的引人入勝作為寫作的宗旨,而是提供了對一些問題的思考。這類小說具有開放性的特色。不管這種小說能否吸引讀者,是否得到大眾的認同,作者敢於大膽創新,就值得讚揚!對新樣式的探索不要先考慮失敗與否,不計它的得失。即使失敗了,不一定是壞事,失敗是成功之母。人類的歷史,就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歷史。
(原載《作家文匯報2007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